為珠穆朗瑪峰探測新高度 背後驚險重重?

編輯︰紀小婷
撰文︰戴路雨

  作為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身高」並不是一成不變,隨着地殼運動,珠穆朗瑪峰的高度每隔10至15年就需要重新測量、更新數據2020年12月8日,中國和尼泊爾聯合對外宣布珠穆朗瑪峰的最新高度。69名測繪隊員花了89天一深一淺踩過的冰川、積雪,最終得到最新數據:8,848.86負責測量的測繪隊,更於近期被評為「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 

勇攀珠穆朗瑪峰 每行一步休息半分鐘

  測量隊的全名是中國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成立67年來,測量隊隊員曾經7次為珠穆朗瑪峰「量身高」、39次進駐內蒙古荒原、52次深入高原無人區、52次踏入沙漠腹地,每一次出行,都有可能把生命留在那 

  這一次,測量隊又出征了。2020年3月2日,測量開始基礎測量,5月開始出征峰頂。登頂前一晚,海拔5,200米的珠穆朗瑪峰大本營下了一場大雪。測量大隊副隊長張慶濤記得,「那是到西藏3個月以來,最大的一場雪」。雪整整下了一天,積雪有40厘米厚。 

珠穆朗瑪峰新高度01
為測量珠穆朗瑪峰新高度,中國和尼泊爾測量隊員共同攀上珠峰。(網上圖片)

  珠穆朗瑪峰每年只有5月會出現登山窗口期,2、3次適宜登山的機會,在此之前,他們已經錯過了兩個登頂的窗口期。所以這一次,儘管漫天大雪,測量大隊勢在必得。 

  隊員們背着超過15公斤的物資和測繪工具、穿戴幾公斤重的登山靴,每一都異常艱難。尤其到了珠穆朗瑪峰海拔7,000米以上的地方,每走一步,都要休息半分鐘每次呼吸,喉嚨和胸口都會劇痛。最終,5月27日上午11點,8名測量登山隊員經過9個小時的攀登成功登頂。 

  登山固然艱辛駐守在珠穆朗瑪峰腳下的隊員同樣不輕鬆。駐守西絨點的交會測量隊員程璐,每天醒來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外面有沒有下雪,然後趕緊穿上衣服架儀器,從測距儀里看登山測量隊員攀登的身影。程璐感慨幾個小黑點,離峰頂愈來愈近,一點一點,那會真的覺得,這事成了 

珠穆朗瑪峰新高度02
測量珠穆朗瑪峰高度,不僅要攀山,還要背負很多儀器。(網上圖片)

  延伸閱讀: 中國尼泊爾聯合公布珠穆朗瑪峰新海拔8848.68米

測量珠穆朗瑪峰新高度 北斗發揮大作用

  測量同時參考美國GPS、歐洲伽利略、俄羅斯格洛納斯和中國北斗四大全球導航衛星系統,並以北斗的數據為主。與15年前相比,國產測量設備成為主力,登上了世界之巔。 

  測量珠穆朗瑪峰雖然困難重重,但隊員都覺得十分榮幸。程璐說:「以后新的珠峰高度寫進教科書,我可以驕傲地跟小朋友講,這個數字是爸爸測出來的。」隊員張偉琪則說攀登珠穆朗瑪峰的每一分鐘都是在搏命,要說一點也不怕那是假的但珠峰都攀過了,還有比這更難的事嗎 

  就這樣,一步一步,測量隊已經走過了67個年頭,累積徒步6,000多萬公里。他們用自己的雙腳丈量大地,用血水汗水乃至生命繪出壯美河山。

  延伸閱讀幾度與死神擦肩而過 69歲無腳攀登者征服珠峰

珠穆朗瑪峰新高度03
攀登珠穆朗瑪峰是「拿命來博」,但隊員都覺得很有成就感。(網上圖片)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2025-04-08

運動健兒

挑戰人無類極限 何靜「無氧」登頂14座8000米高峰

2025-04-02

影視巨星

張國榮

念念不忘張國榮 回顧他的人生故事和窩心好事

2025-04-01

時代英雄

王承書 鮮為人知的原子彈女功臣

2025-02-10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2025-03-20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2025-03-17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2025-04-08

運動健兒

挑戰人無類極限 何靜「無氧」登頂14座8000米高峰

2025-04-02

影視巨星

張國榮

念念不忘張國榮 回顧他的人生故事和窩心好事

2025-04-01

時代英雄

王承書 鮮為人知的原子彈女功臣

2025-02-10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2025-03-20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2025-03-17
編輯推薦
1:40

世界名毯之一 加牙藏毯怎樣「活」在現代?

2022-06-29
1:40

讓燃料變身貢品?神奇「非遺」麥稈剪貼

2022-09-11
1:40

從工具到藝術品 油紙傘「撑起」中國風景

2022-08-10
1:40

驚艷世界的非遺「獨竹漂」絕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備?

2022-05-25
1:40

果核變身萬元藝術品 核雕的秘密是「千刀萬剮」?

2022-08-26
1:40

中國風象徵 千年瓷都景德鎮怎樣「復活」?

2022-08-31
1:40

烤鴨變「肯德鴨」?百年北京烤鴨怎樣創新傳承?

2022-08-19
1:40

世界名毯之一 加牙藏毯怎樣「活」在現代?

2022-06-29
1:40

讓燃料變身貢品?神奇「非遺」麥稈剪貼

2022-09-11
1:40

從工具到藝術品 油紙傘「撑起」中國風景

2022-08-10
1:40

驚艷世界的非遺「獨竹漂」絕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備?

2022-05-25
1:40

果核變身萬元藝術品 核雕的秘密是「千刀萬剮」?

2022-08-26
1:40

中國風象徵 千年瓷都景德鎮怎樣「復活」?

2022-08-31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中國經濟
羅思義
羅思義

羅思義看中國經濟問題根源

2025-04-19
新加坡前外長楊榮文談李光耀
楊榮文
楊榮文

楊榮文談李光耀:與人互動 先思考彼此權力關係

2025-04-18
小紅書中美對帳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張維為談中美對帳 最令美國人震驚7件事是?

2025-04-16
1949年4月23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中國海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誕生

「壕」語新解

  在現今網絡世界中,不但有很多新創作出來的潮流用語,而且不少的中文詞語亦被演繹出新的意思,「壕」就是其中一個。

  「壕」,原本的意思是一道溝,有護城河、城壕的意思;在戰場上則有戰壕、壕塹之稱。

  而在網絡世界中,壕的意思就是「土豪」,即把壕字左右部分分拆出來理解。「土豪」指的是一些喜歡炫富的暴發戶,財大氣粗的有錢人。

  現今網絡遊戲流行「課金」,即在遊戲中消費如購買武器道具等,部分玩家花費甚巨添置過多厲害的...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