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4-01-20
还记得小时候乘坐跨境巴士到沙头角口岸过关,再返回潮汕地区探亲的时候,每次途经沙头角,都会忍不住眺望这个神秘的禁区, 暗自希望有天可以逛逛沙头角。
2022年6月沙头角首阶段开放,到了2024年1月1日更进一步解禁,除了中英街外,终于大家可以走入这个禁地寻幽探秘了。
追寻沙头角得名由来 为何会一分为二?

沙头角位于新界北区,与内地深圳盐田接壤。相传沙头角的名字由来,极富诗情画意,有指清代有一位官员到沙头角巡视时,看到太阳从沙咀升起,而月亮就悬挂在海角,从而题诗:“日出沙头,月悬海角”,“沙头角”因此得名。
在香港历史发展中,沙头角可说扮演着一个分量不轻的角色。1898年,中国和英国签署《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新界租借予英国。1899年,两国签订《香港英新租界合同》,重新划定新的界线,以深圳河北岸为限。从此,沙头角划分为“新界沙头角”(英方范围)及“华界沙头角”(中方范围)。

延伸阅读:回顾香港历史“1997”的来由
不过,当时双方只在交通要道设立哨站,进行观察和海关缉私活动,深港边界依然可以让两地民众自由往来出入。
1951年起沙头角被列禁区 港人必先申请“禁区纸”

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正式实施边境管理,就结束了两地自由往来,而沙头角亦在此年开始被列为边境禁区,区外人士必须向政府申请“禁区纸”才可进入,惟不容易获批。
因此,沙头角一直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直至2022年起逐步解禁,才让人有机会一探究竟。
延伸阅读:沙头角解禁 揭开仍是禁区的中英街神秘面纱
沙头角解禁 必逛新楼街、沙头角码头打卡

虽然沙头角尚有中英街未解禁,但区内仍有不少特色建筑或地点,值得一游。
建于1930年代的新楼街,保存了拥有近百年历史的大型广州式骑楼建筑群,充满古色古香的氛围。街道上,一排过22幢相连的两层高平房,地下是各式商店,二楼为民居,虽然现在不少店铺已经结业,但细赏其建筑,仍是极具历史意义。事实上,这个骑楼建筑于2011年,已获评为二级历史经筑。
据知,内地改革开放后,民众经济条件改善,生活水平提高,不少“华界沙头角”居民会前来新楼街买金和名表,曾掀起一阵热潮。直至九七回归后,港府在边界设关卡,限制“新界沙头角”和“华界沙头角”居民的出入,由此,新楼街的店铺生意大大减少,风光不再。
除了新楼街,另一处不得不逛的景点,是全港最长码头的沙头角码头。全长280米,三面环海,对出是沙头角海。沙头角码头是一个街渡码头,是坐船来往吉澳及鸭洲的唯一途径。

旧的沙头角码头建于1960年代,现有的新码头位于旧码头的西面,在2004年开始重建,并于2007年完成启用。在沙头角解禁前,沙头角码头只限禁区居民使用,但在解禁后,已开放周六、日及公众假期给旅行团使用。
虽然沙头角逐步解禁,惟至今中英街依然是“禁区”,期望日后政府可以全面开放沙头角,让大家可以好好地漫游,满足寻幽探秘的好奇心。


延伸阅读:北上消费|深圳南山新商场 前海壹方汇打卡兼逛吃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