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2-12-21
呼伦贝尔草原,类型最多,水草丰美。来到呼伦贝尔的几天,不知天南地北的,跟着内蒙古朋友在各类型草原上闯。为的是认识不同类型的草原与自然生态。
陈万雄忆朋友分享内蒙古草原知识 访鲜卑人遗址了解生活变化
经当地朋友一说,大长知识。欣赏到眼前不同自然生态草原的景观,又明白了哪些草的营养如何?哪些草适合何种畜牧?哪些草,有若草药,牲畜吃了,自我调理身体?甚至哪种畜牧吃草的什么部位?草原的学问可不少。古语说“事事洞明皆学问”,不就是这种意思吗?肯问,敢问,在旅途最能长知识。
据历史可考查的,大兴安岭的狩猎部落首先走出森林,来到草原的是鲜卑族人。他们最初的落脚地点,就是在呼伦贝尔草原。近几十年,在额尔古纳河东岸的草原上,发掘出他们的遗址最多,亦最集中。
我们曾顺着已发掘出来的遗址,一程程地走,加上专家的解说,了解其间鲜卑人生活的变化。时代愈往后,鲜卑人的生活愈倾向草原化,愈见有中原文化的影响。
千年前的呼伦贝尔地区,不像后来,原是河道纵横,满布大小湖泊,到处都是泥泽湿滩,走出森林生活的鲜卑人,其艰难可以想像。最后鲜卑人南向,走到原匈奴人居地的阴山下,前后足足费了100多年的时间。
陈万雄述蒙古人迁徙 种族语言生活文化大蜕变
另一个与鲜卑族同样从大兴安岭森林中走出来,到了呼伦贝尔草原,统一了蒙古高原,再从中国国土,走得更远,征服欧亚大陆的是蒙古人。
蒙古人祖先从大兴安岭走出来,来到的,正是呼伦贝尔草原、额尔古纳河东岸与大兴安岭西坡间的室韦这个地方。真幸运,在这里的室韦镇附近,竟发现了一个完整蒙古武士的墓葬。蒙古先人从森林走到草原,不仅有史著的记载,更有考古实物的凭据。
成吉思汗这一系的蒙古人,从八、九世纪,一直生活在额尔古纳河东面的森林和草原上。额尔古纳河的原蒙古人,最初以狩猎渔获为主,并从事原始农耕,畜牧非主要。所以《魏书》记载,就说室韦“无羊少马”。
如同鲜卑人一样,他们慢慢适应了草原的生活,积蓄了力量。大约在十世纪初才往西迁徙,越过额尔古纳河,来到现今蒙古国鄂嫩河和肯特山的附近。蒙古人进入此地区,开始仍以狩猎渔获耕植为主,看成吉思汗少年生活的描写,就很清楚。
经过300年多的发展,这个从呼伦贝尔迁徙到肯特山的蒙兀室韦人就有明显的蜕变,人种上混合了突厥和铁勒人,繁衍为尼伦蒙古和迭儿勒蒙古诸部。也从过往的农渔狩猎生活,受了突厥的影响,渐转变到游牧生活。语言和生活文化等起了蜕变。
陈万雄述成吉思汗出生于呼伦贝尔草原 难苦奋战成霸主
从民族蜕变而言,九至十二世纪,不同部落的蒙古人其实各自吸纳了突厥、铁勒、契丹、女真和汉人等人口而壮大起来的,成分复杂。铁木真即后来的成吉思汗就在那里出生的。
呼伦贝尔草原,对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重要的。他在呼伦贝尔草原,留下了不少的足迹。
呼伦贝尔草原,是他先祖最先走出森林驻扎的地方。铁木真的母亲诃额俞夫人家,是放牧在呼伦湖海拉尔河流域的翁吉拉部人。现在在海拉尔河流域山坡上,就复制还原了翁吉拉部的营址作为旅游景点。
1170年,铁木真九岁时,他父亲也速该汗带同他到呼伦贝尔湖东南部,跟母舅德薛禅的女儿孛儿帖订婚,并在那里住过一段日子。到铁木真17岁成年,顺着克鲁伦河东行,来到时驻牧于克鲁伦河下游的德薛禅家,与孛儿贴完婚的。
经15年的艰苦的奋战,年29岁时,他在蒙古族人中,崭露头角,集拢起四分五裂已久的蒙古族各部落,并在1189年在现今蒙古国的呼和诺尔湖畔,被选为乞顔蒙古联盟的汗。其后与札木合争蒙古族领导地位,铁木真从斡难河离开札木合,纠合本族,先后移营,最后移到呼伦池。因而避开札木合,日益壮大,人马众多,蓄积了力量,能与蒙古族人的最大竞争者札木合组成的联盟,经过“十三翼之战”,再与“泰赤兀惕部之战”,使铁木真终稳定了他在蒙古高原西北部的领导势力。
铁木真随之要征服的新目标,是争夺蒙古草原东部的呼伦贝尔地区,凭藉呼伦贝尔作基地,最后统一了蒙古高原。(六之五)
(经作者授权,转载自陈万雄《成吉思汗原乡纪游──另一种文明的体验》,标题及分段经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