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为看中国“不可能产生科学革命”论调

  对于“李约瑟之问”,许多学者都给出了自己的回答,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言必称希腊”的回答,也就是说西方文明源于古希腊,这个观点今天实际上是有一些争议的,我们这里姑且不论。

张维为看古希腊不求实用的思想 中国学以致用屡创技术发明

  古希腊有一种不寻求任何实用目的的自由思想的传统,因而产生了古希腊数学公理体系,这种体系又与欧洲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喜欢刨根问底的思辨传统结合,最终产生了17世纪的牛顿力学革命等。那么相比之下,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学以致用的传统,所以中国会有各种各样的技术发明,但不可能产生科学革命。

  一些持这样观点的人进一步论证:我们不能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且必须完全拥抱孕育了近代科学的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核心要素,经历西方启蒙运动,拥抱西方文明代表的科学、理性、民主、现代性等等,最终才能发展起来。

  延伸阅读:张维为看科学革命的密码

张维为看新冠疫情爆发 中西方防控优劣有目共睹

论新冠疫情的抗疫表现,中国远胜欧美各国。张维为指出,由此可见中西方的科学优劣。
新冠疫情冲击全球,当中,中国的抗疫模式有效地治理国家,比欧美国家更佳;中国又向其他国家提供抗疫和医疗物资。相反,欧美各国疫情防控表现差。张维为指出,由此比较中国和西方主要国家的科学、理性等,谁优谁劣是不难分辨。图为2021年6月中,中国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的居民正进行核酸检测。(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当然,今天的中国已经崛起,中国已经是在世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第一方阵。新冠疫情的暴发,让我们看到了西方疫情防控的全面的溃败,西方神话也因此而进一步走下神坛。中国普通老百姓天天都在进行中西方的对比,获得一种我称之为伟大的“心胜”:比较今天的中国和今天的西方主要国家,究竟谁更讲科学?谁更为理性?谁更拥有更高品质的民主政治?谁的国家更具有现代性?

  经过疫情防控的国际比较,多数中国人心中都有了自己的答案。坦率地讲,我们从西方学习了很多东西,现在还在学,以后还要学,但我们非常明确,这是有选择的学习。与此同时,我们的眼光早已超越了西方模式,我们看到了西方政治和社会制度,以及其它制度的许多深层次的问题。

  今天西方应该鼓起勇气,摆脱对中国的傲慢、偏见和愚昧。当然,如果西方选择继续保持这种傲慢、偏见和愚昧。那就如同我经常讲的,我们只能把你们继续留在黑暗中了,非常同情你们,最后后悔的必然是你们,不是中国。

  延伸阅读:张维为:中国全民抗疫成功 打破西方思维谬误

张维为看《科学革命的密码》论证 战争与军事竞赛成科学核心动力

张维为表示,《科学革命的密码》对中国冲破西方话语桎梏,甚有启发性。
张维为表示,《科学革命的密码》一书对中国冲破西方话语桎梏,确立中国人对中国和世界的主流叙事都甚有启发性。(网上图片)

  不久前,文一教授让我为他的新著《科学革命的密码》写几句话。我是这样写的:“这本著作给人带来了优秀的原创性研究成果特有的那种冲击力和震撼力。这本著作解构了西方话语关于文艺复兴和近代科学起源的主流叙事,令人信服地论证了欧洲的社会需求。特别是当时国与国之间长期的战争与军事竞争,才是近代科学发展的核心动力。文一教授旁征博引,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正面回答了“李约瑟之问”。《科学革命的密码》对于中国冲破西方话语桎梏,确立中国人自己对中国和世界的主流叙事都非常有启发。”

  刚写完这段话,我就看到一个当时全网刷屏的一个视频,2021年10月29日,华为公司举行“五大军团组建成立大会”。“五大军团”分别是:煤矿军团、智慧公路军团、海关和港口军团、智能光伏军团、数据中心能源军团。

华为举行“五大军团组建成立大会”,张维为认为该公司将社会需求和科技结合起来。
对于华为举行“五大军团组建成立大会”,张维为认为该公司抓住了中国社会的紧迫需求,并将此等需要与华为的科技紧密结合在一起。(网上图片)

  我意识到华为公司是抓住了中国社会的一系列最紧迫的、最迫切的需求,然后把这些需求与华为的科技强项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必将为华为开辟新的广阔的前景。从一个更广的范围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已经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满足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作为中国科学革命和科技创新的最大的推动力。

  以今天中国的财力、人力、物力、国力,我们具备前所未有的充沛的条件,推动中国的科学革命和科技事业实现跨越式地发展。

  这里我想引用一下,就是当时华为创始人任正非那天对他的“五大军团”出征将士所说的一番话,他讲得很精彩:“我认为和平是打出来的,我们要用艰苦奋斗,英勇牺牲,打出一个未来30年的和平环境,让任何人都不敢再欺负我们,我们在为自己,也在为国家,为国舍命,日月同光,凤凰涅槃,人天共仰!”(二之二)

  (转载自《这就是中国》第132集,标题和内文经编辑整理)

相关标签
中国科研

张维为:西方分析中国科学飞速进步的3大关键

2025-03-27
俄罗斯、西方国家

张维为:俄罗斯虽被西方孤立 但西方被非西方世界孤立了

2024-05-08
中国科研

张维为:西方看中国科学崛起 聚焦分析两指标

2025-03-20
中国科技

张维为:中国已成西方眼中科学超级大国

2025-03-13
科学革命

张维为看科学革命的密码

2024-07-25
美国华盛顿的国会大厦

张维为看西方妄想透过叙事战争来恢复往日荣光

2024-06-19
我要回应

(可输入500字)

回应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代中国立场

中国经济-中国上海
罗思义
罗思义

罗思义:只有把中国变成西方 才能阻止中国实现经济增长目标

2025-04-06
外国人游览故宫
杨荣文
杨荣文

杨荣文鼓励西方年轻人到中国 认识中文 建立未来资产

2025-04-04
中国科研
张维为

张维为:比较64项前沿技术 中国53项排名第一 美国仅11项

2025-04-04
5.16中俄联合声明
温铁军

温铁军拆解中俄农业合作的喜与忧

2025-03-06
罗伦斯将军 潮游三国

三国旅游|成都北上三星堆遗址 打边炉遇马岱墓碑!

2025-02-09
狒狒照镜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导航 狒狒照镜的启示

2025-02-05
紫禁城
葛兆光
葛兆光

葛兆光对“天下”的想像:国际秩序总依靠力量和利益

2025-01-12
中国与美国
编辑之选

高志凯:不管谁当总统 中美关系都会经历惊涛骇浪

2024-11-04
天安门广场、白宫
马凯硕

马凯硕:是时候与非西方开展对话了

2024-09-19
香港达德学院是共产党在港建立的一间大专院校。校舍原是泷江别墅,芳园是别墅的别称。
丁新豹

丁新豹回顾达德学院 汇聚共产党专才的香港大专院校

2024-08-01
2021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週,机器人表演
金灿荣

金灿荣看第四次工业革命 中国地位举足轻重

2024-07-03
当代中国 时评

人均寿命不断延长 中国人的“长寿密码”有哪些?

2024-04-02
共同富裕
Qiyuan Lu
卢麒元

卢麒元看共同富裕:中国扩大经济共同体成关键

2024-02-15
中国在智慧科技养老上仍有很大发挥空间
新华网 时评

智慧生活|以智慧技术赋能养老服务

2023-06-13
人民币暂时难以取代美元地位
雷鼎鸣

雷鼎鸣看中国经济|人民币取代美元的障碍

2023-06-07
中西交流
王德峰

王德峰看东西方人生态度大不同 西方哲学不能变成中国思想

2023-06-01
中青时评

“铁路+旅游”激发旅游市场新动能

2023-05-30
中美关系尚未到解冻阶段
环球时报 社评集

中美关系|欢迎中美关系“解冻” 但美国必须来真的

2023-05-27
呼伦贝尔草原
陈万雄

陈万雄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 三次生死大战皆在呼伦贝尔草原

2023-01-06
中国愿意和世界各国落实多边主义
央视快评

中国经济|携手共促开放共享的服务经济

2022-09-17
霞飞宸

霞飞宸解说马远《水图》:取材及手法绝无仅有

2022-08-25
 美元人民币
翟东升

翟东升从日德汇率政策 预示不干预人民币升值利多于弊

2022-08-16
当代中国-林奋强-林奋强的香港情:有实效的选举香港第一次
林奋强

林奋强的香港情:有实效的选举 香港第一次

2021-12-20
当代中国-名家-金一南:新中国给全世界提供精神和物质财富
金一南

金一南:新中国给全世界提供精神和物质财富

2021-12-16
当代中国-名家-樊锦诗:共同守护人类的敦煌莫高窟
樊锦诗

樊锦诗:共同守护人类的敦煌莫高窟

2021-12-07
当代中国-名家-张信刚看中国传统取代西方习俗?
张信刚

张信刚看中国传统取代西方习俗?

2021-11-12
当代中国-名家-莫言给文学创作人的贴士:发个好梦刺激灵感
莫言

莫言给文学创作人的贴士:发个好梦刺激灵感

2021-08-02
当代中国-名家-池田大作追思伟人周恩来病中推动中日友谊永不放弃
池田大作

池田大作追思伟人周恩来 病中推动中日友谊永不放弃

2021-06-17
当代中国-吴家玮-吴家玮穷小子美国发愤苦读成材
吴家玮

吴家玮穷小子 美国发愤苦读成材

2021-03-08
当代中国-李光耀-看中国崛起与中美关系
李光耀

看中国崛起与中美关系

2020-12-28
当代中国-单霁翔-今年故宫600岁
单霁翔

修缮保育 北京故宫迎来600岁生日

2020-12-09
WeChat
本网站使用Cookies来改善您的浏览体验, 请确定您同意及接受我们的私隐政策才继续浏览。
同意及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