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0-12-26
这是一位美国市场调查员讲的故事——我每天的工作是挨家逐户地询问人家一些问题。有些人比较友善,愿意回应我的问题;有些人则送我闭门羹。
“ 早安!您好。我叫罗拔,我们正在这个区做一项市场和用户调查……”
“我没有兴趣!”——“砰”门锁上了。
你无法想像这样的回答我已听过多少次。
一次,我终于抓住机会:“在您用力关上门之前,我想告诉您,我不是卖东西的,我只想问一些有关您个人喜好的问题。”
门内的那个年轻少妇踌躇了一会儿,扬了扬眉毛,耸了耸肩。
“好吧。进来吧,家里很乱,请别介意。”
这所房子是稍稍旧了一点,也许是这个区的低收入居民唯一能够租得起的住房。 看来他们虽然用很少的钱,但却能够把家收拾得看起来又舒适,又好客。
“我希望问几个关于您本人和您的家庭的问题。虽然这听起来也许涉及个人隐私,但我不需要您们的真实姓名。问卷的收集用途是……”
她打断了我: “您想要一杯开水吗?”
“啊,好的!”我急切地说。
就在她端水回来的时候,一个男人从前门走了进来——是她的丈夫。
“乔,这位先生是来这儿做一项调查的。”她站在那里,礼貌地为我做介绍。
乔又高又瘦,脸上的皮肤很粗糙。我猜他只不过30岁出头。他的双手就像皮革一样坚韧,一看就知道是做粗活磨出来的。
她向他倚靠过去,在他的面颊上轻轻地吻了一下。当他们四目相对的时候,你能够看出他们非常恩爱。太太微笑着,将头倚在他的肩膀上,丈夫用双手抚摸着她的脸,轻声说:“我爱您!”
他们也许没有多少物质财富,但他们的心里比我认识的大多数人都更富有。他们的爱情无疑是深厚的,是那种能让人在艰苦的环境下把头抬得高高的爱。
“乔就在这个区工作。”她说。
“您是做什么的?”我问。
“乔是开垃圾车的。”她坦率地回答。
“亲爱的,我相信人家不想听这个。”乔说。
“不,我想听。”我说。
“我认为,乔是这个区里最好的垃圾工人。他往卡车里堆的垃圾比任何人都多。他能把很多的垃圾堆在一辆卡车里,这样工人们就不必跑那么多趟了。”她说这话的时候既自豪又兴奋。
“这样一来,”乔接着说:“我也为这区节约了开支。工人工作的时间缩短了,每辆卡车的运作费用也减少了。”
“真令人难以置信!大多数人都会为这样一份工作抱怨不休的。这份工作当然很难做,但您对工作的积极态度令人感到惊异。”我说。
她走到睡椅旁边的架子前。当他转过身来的时候,她的手里拿着一个里面裱了一张纸的小画框。
“当我们第3个孩子出生的时候,乔又失业了。后来,我们获得了福利救济;条件之一是他要接受工作安排。就这样,有一天,他被送到这里的市政部门进行面试。他们给了他这份收集垃圾的工作。初时,他回家的时候又沮丧又羞愧。实际上,这份工作的工资比我们获得的福利救济要少。”
她踌躇了一会儿,向乔走去。
“我却一直为他打气。我认为不是工作塑造人,而是人塑造工作!”
“为了在这儿工作,我们必须住在这个区,所以,我们租了这所房子。”乔说。
“当我们搬进来的时候,这句名言就挂在前门内的墙壁上。它完全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认为工作很适合乔。”她一边说一边将画框给我。
画纸上写着——
“如果一个人当上街道清工友,那么,他应该像米开朗基罗画画,或者像贝多芬谱曲,或者像莎士比亚作诗一样认真地、敬业地去清扫街道 。他应该把街道打扫得让天上人间所有的生物都会驻足留连,并且会说:这里住着一位工作很出色的街道清扫工——马丁·路德·金。”

“我爱他是因为他这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做,他就会做到最好。我爱我这个当垃圾工人的丈夫!”
说完,她转过头去深情地看着丈夫。乔和太太相视而笑。我看到乔的眼睛里有一种亮晶晶的东西在闪动。
停一停,想一想
纵然生活不易,夫妇俩总是互相鼓励和支持。
在两个人的脸上,展现一种幸福和满足的微笑,一种相濡以沫的人间真爱。
(经作者授权,转载自李焯芬《活在当下》,标题经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