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1-01-15
60年代中叶,一位黑人母亲带小女儿到美国南部亚拉巴马州的伯明翰市买衣服。一位白人店员挡住了小女儿,不让她进试衣间试穿,傲慢地说:“此试衣间只有白人才能用,你们只能去储藏室里一间专供黑人用的试衣间。”
可是母亲根本不理睬,她冷冰冰地对店员说:“我女儿今天如果不能进这间试衣间,我就去别家服装店购衣!”
女店员为留住生意,只好让她们进了这间试衣间,自己则站在门口把风,生怕有人看到。此情此景,让小女儿感触颇深。
又一次,女儿在一家店里,因摸了摸帽子而受到白人店员的训斥。这位母亲再次一挺身而出:“请不要这样对我的女儿说话。”
对这些歧视和不公,母亲对女儿说:“记住,孩子,这一切都是会改变的。这种不公正不是你的错,你的肤色和您的家庭是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无法改变也没有什么不对。要改变自己低下的社会地位,只有做得比别人更好,你才会有机会。”
从那一刻起,不卑不屈成了女儿受用一生的财富。

她坚信只有教育才能让自己获得知识,做得比别人更好。教育不仅是她自我完善的手段,还是她悍卫自尊和超越平凡的武器!
后来,这位出生在亚拉巴马州伯明翰市种族隔离区的黑丫头,荣登《福布斯》杂志“2004年全世界最有权势女人”的宝座。
她就是赖斯,前任美国国务卿,美国历史上就任此职的第一位女性非裔美国人。
停一停,想一想
赖斯回忆说:“母亲对我说:康蒂,你的人生目标不是从‘白人专用’的店里买到汉堡包。而是,你要有愿景, 并且为之不断奋斗,你就有可能成就任何大事。”
(经作者授权,转载自李焯芬《活在当下》,标题经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