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4-06-15
到此为止,中国人花了三千年,试验了大一统,却被卡在大规模国家和秩序的矛盾中,如何能够实现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解决了这个问题。
中国共产党开启伟大“大一统”
首先,中国历史上目前有三次大一统,继商周革命和周秦革命之后,中国共产党是开启了最伟大的一次“大一统”。
但是这次和前两次有一个最大的不同:西周大一统是贵族的天下,是用封建制度把中国像俄罗斯套娃一样一层一层地给套起来,整合起来。秦代的统一,它在形式上已经初步实现了百姓平等,但实际上必然会发展到豪民、世家、士大夫这些精英群体与皇权共同统治人民。
那么只有第三次,也就是中国共产党这一次,通过党的组织构建起人民和国家的血肉联系,使我们这个广土巨族成为一个前所未有的统一有机体。

作为一个有机体,规模有多大,有机体的组织就能够延伸多远,相对就更容易维持规模和秩序之间的平衡,这显然是优于僵硬的传统官僚体制的。更重要的是,这个有机体的整体性是有保障的。
中国文化自古就反对朋党,《尚书》中讲“无偏无党,王道荡荡”。西方的党叫party,它从定义上也是部分利益的代表,甚至是特殊利益的俱乐部。而中国共产党从建立起,立党初心就是要代表人民,代表人民的整体,那么实际上是改变了“党”这个词在古代汉语和现代西方语言中的含义。
党成为中国大一统的筋骨,成为人民整体利益的灵魂。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在前年的建党百年大会上的讲话所说,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
共产党实现空间时间统一性
其次,中国共产党不仅实现了空间性的统一,还保障了时间性的统一。
不同于西方的党,中国共产党不仅是在共时性上代表中国人民的整体,在历时性上,回看过去七十年,也是前后接力,一届一届“接着干”而不是“对着干”,有效保障了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整体性和延续性。回顾新中国七十多年和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目标的长期性和努力的连续性。

会开车的朋友应该知道,新手司机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盯着眼前的路,结果就很容易在马路上“画龙”,老司机他会把眼睛看着远方,自然这个道就走直了。西方的这种政党轮替制度,其实某种程度上就很像是一个新手司机开车。而中国正是因为有了党的领导,可以坚定不移地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在道路上才可以随时地改错纠偏,永远不会偏离这个“大道”。
第三,面对规模和秩序这个矛盾集中反映出来的历史周期律,共产党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第一个答案就是“人民民主”,这是毛泽东主席提出来的,第二个答案是近几年我们提出的“自我革命”。人民民主使人民和国家融为一体,须臾不可分离;而自我革命使党永不懈怠,勇于日新,永葆党和国家机体的健康生机。
共产党解决规模与秩序的矛盾
最后一点,就是中国共产党还实现了“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这个千古难题。
回顾周代的封建大一统和秦的专制大一统,它们都没有能够真的解决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矛盾。顾炎武曾经说过,周的封建,过于多元,叫“其专在下”;秦的郡县,过于统一,叫“其专在上”。这是所有大规模政治制度都面临的一个两难选题,一抓就死,一放就乱。

今天美国的联邦制、欧盟式的这种超国家体制,其实到今天也都没有能够解决好这个问题。新中国同样面临这个问题。比如1956年毛泽东主席的《论十大关系》中就拿出一部分篇幅谈了这样一个问题。有幸的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比如民主集中、统一战线、群众路线等等,这些使我们能够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和高明的政治智慧来不断地解决这样一个问题。
在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家,保持制度不僵化、权力不腐败、阶层不固化、社会不动荡、人民不分裂、文化不堕落,都是非常艰巨的考验。如果做不到这几点,一个国家是不可能实现现代化的。而中国共产党都做到了,正是规模与秩序这个矛盾的解决,奠定了“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第一块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