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水稻专家杨华德 用中国技术解决非洲吃饭问题

编辑︰许可

  2024年4月公布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水稻专家杨华德是其中一位。他援助非洲逾10载,用中国的技术和经验,解决当地的吃饭问题。

杨华德:淋过雨 所以想为别人撑伞

杨华德援非超过十年,布隆迪是他的第二站。图为杨华德(左)与专家组成员在一处杂交水稻田考察。(网上图片)

  杨华德1964年出生在四川内江农村。他很记得上世纪70年代,村里的水槄产量一直很低,后来当局派来了农业技术员,为大家解决种植技术问题,那一年大家即实现水稻产量翻倍,往年只半满的柜子装满粮食。

  这次经历让杨华德决心学农,希望能帮助更多人吃上饱饭,“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也想为别人撑伞。”他说。

  杨华德从农业专科学校毕业,又完成研究生课程,此后一直从事农业技术工作,成为水稻专家。2013年,他被农业农村部选派为援非专家,到莫桑比克工作,这是他在非洲的第一站。

  2015年,在莫桑比克工作期满,杨华得没选择回国,他和七位同事一起,主动申请到另一个非洲国家布隆迪,参与中国另一个“硬骨头”援助项目。

饥荒严重 杨华德抵布隆迪感震撼

杨华德希望中国技术能令布隆迪人民都吃得饱;当地农民在中国技术支援下,水稻大幅增产。(网上图片)

  有1,000多万人口的布隆迪是全球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贫穷人口超过六成,当时还是非洲饥荒程度最严重的其中一个国家。

  抵达布隆迪的第一天,作为专家组组长的杨华德,被道路两旁破旧民房和赤脚乞讨的孩子所震撼。他发现,当地大部分乡下人家每天只吃一顿饭或者两顿饭,且只能吃木薯或者玉米,“还吃不饱”。

  此后杨华德和同事克服饮食不适应、卫生条件差等困难,并用了半年时间走遍布隆迪种植水稻省份,了解造成当地作物产量低的原因,并锁定以推广杂交水稻作为援助策略。

  杨华德说:“杂交水稻能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一定能够在布隆迪取得成功。”

亲自示范 杨华德创非洲水稻高产纪录

杨华德帮助当地农业发展,2022年获布隆迪总统颁发荣誉证书。(网上图片)

  推广中国杂交水稻不是一帆风顺,此后不少外国农业专家曾在布隆迪推行增产试验,但都未能成功,所以当地人对这新技术一开始很冷漠。

  当然,杨华德和同事没有气馁,他们又是讲解,又是亲自示范。2016年,他试种的杂交水稻产量达到每亩924公斤,刷新非洲水稻高产纪录,这惊人数字终于让布隆迪人心服口服,自此来自中国的技术广泛推展开去,也有更多当地农民因而吃得饱、生活改善。

  在布隆迪,杨华德还培养了很多当地技术人才,他接受访问时,曾提到一名叫恩达伊克基的“弟子”。

  90后的恩达伊克基原是义务翻译员,杨华德见他聪慧好学,便选定他做青年农民带头人,手把手教他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

  延伸阅读:为中国人吃上饱饭奋斗一生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徒弟感恩杨华德 为儿子取名“Yang”

杨华德为布隆迪培养了不少农业技术人员,图为他在田间讲解。(网上图片)

  恩达伊克基不负期望,他不单靠这些技术致富,还配合中国农业专家们工作,协助示范村的村民丰收脱贫。

  后来恩达伊克基娶妻生子,把第一个孩子的中国名取为“Yang”,也就是杨华德的“杨”。

  自2015年来到布隆迪,杨华德已多次主动申请延期工作,尽力为这个国家“撑伞”。

  他的工作一直很忙碌,“我们几乎每周都出差,经常一个月有20多天都在其他区县的水稻田里工作”;皮肤干涩、双手皴裂,是他和同事的常态。因为工作等原因,他更多次放弃每年一度的回国休假,甚至缺席了独子的婚礼。

  “在布隆迪的生活条件确实比较艰苦,工作任务也颇为繁重。然而自然条件优越,我们有机会为当地居民推广更多农业技术,创造价值,改善民生。即使再辛苦我们也心甘情愿。”

援助工作进入攻坚期 杨华德延迟退休

援非逾十载,杨华德工作备受各方肯定。图为他获颁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奖。(网上图片)

  2024年,杨华德已届60岁,但因为援助布隆迪的工作正处于攻坚期,他决定延迟退休。

  “经常有人问我是否愿意继续留在布隆迪?我的回答是肯定的。”他说,在这片土地上,生机勃勃的稻田寄托着布隆迪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希望,也饱含着中国农业专家传授技术、共筑友谊的情怀。  

  2024年4月,杨华德当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颁奖词说:“丝绸包裹的种子,来自中国,饱满飘香的稻谷,长在非洲。从一个项目,到一个产业,黄皮肤汉子的执着,让黑皮肤的兄弟,理解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意。稻浪千重,路远情长。”

  延伸阅读:百岁杨振宁的家国情怀

敦煌保育80年|“敦煌痴人”常书鸿 放弃留法回大漠 “为它死也值!”

我要回应

(可输入500字)

回应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代中国立场

时代英雄

朱光亚是核武“众帅之帅” 原子弹首爆时他为何不在观测站?

杰出名人

吴传玉是谁?他是新中国奥运第一人

创新先锋

黑神话:悟空的制作人冯骥

黑神话:悟空|制作人冯骥如何用好作品讲中国故事?

小城大事

烈士纪念日|科技考古追寻尘封历史 文少卿:让无名烈士变有名

运动健儿

2:22
巴黎残奥WH2级单打亚军陈浩源

轮羽二哥」陈浩源再闯残奥 勇夺银牌突破个人成绩

影视巨星

《声生不息.港乐季》叶蒨文

乐坛天后叶蒨文 为何连夺4届女歌星奖仍自觉“没有红过”?

编辑推荐

盘点|中央三次赠港国宝大熊猫 重温可爱瞬间

2:15

“熊脸识别”野生大熊猫 高科技守护中国国宝

四川大熊猫基地

四川“追猫”攻略!盘点3大熊猫基地 邂逅“花花”和它的小伙伴们

边“玩”熊猫边读书?全国首个大熊猫学院正式招生

四川成都熊猫邮局

成都必去!打卡全国最大熊猫邮局 把熊猫“和花”带回家

2:11
新中国成立75年来,经济取得巨大发展。

非凡75年·政经篇|书写奇迹 持续超越 中国经济走过怎样历程?

3:09

非凡75年·政经篇|中国的脱贫奇迹

2:56

非凡75年·政经篇|“一国两制”如何保障港澳繁荣稳定?

2:30
中医药发展历程和成果

非凡75年·文体篇|中医药传承与创新 惠及全球人类 贡献中国智慧

2:47
近年,网剧、网文、网游已成为中国文化出海的“新三样”。

非凡75年·文体篇|中国文化出海“新三样”:网剧 网文 网游

2:27

非凡75年·文体篇|传统文化怎样创意传承?

3:30

非凡75年·环保篇|中国自然保育的5个“第一次”

风筝 女孩 男人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导航 “叔叔,你真棒”滋润人心

中国清朝,上朝
葛兆光
葛兆光

葛兆光忆清帝国皇权太集中 阻碍变革的可能性

中国与美国
编辑之选

高志凯:不管谁当总统 中美关系都会经历惊涛骇浪

2003年12月20日
西铁线

香港西铁线正式通车

白鼻哥是何许人?

  白鼻哥是何许人?  

  白鼻哥,也叫白鼻。原指传统戏曲的丑角(三花脸),因用白粉涂鼻,俗称白鼻哥或白鼻。

  在传统粤剧中,白鼻哥的角色多为反派,例如作为才子的反衬,上京考试而榜上无名,下场时说:“今科不中,明科再来。”

  后来,“白鼻哥陪考”就用来比喻考试失败之人。

  其后,白鼻哥又泛指无能之辈瞎凑热闹,永远是陪衬角色...

9种潮型

    浙江钱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誉,古人所谓「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钱塘江潮不仅气势磅礴,而且形态多变,共9种花款,大家都见过吗?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