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馆:香港演唱会地标 地位无可代替

撰文︰黄皓颐

   香港体育馆(又称红磡体育馆),在1983年4月27日开幕后,迅速成为本地流行音乐的重要平台,一众歌手以争取到在红馆开骚为荣,粉丝们则以抢到一张门票为目标。直至今天,红馆依然是我们看演唱会的首选地方,令人不禁叫一声:谁能代替你地位。

去红馆看演唱会 香港人最佳娱乐

当代中国-飞凡香港-红馆=香港演唱会地标谁可改变
红馆的外形上阔下窄,既像一个倒转的金字塔,又像一颗钻石。图中右旁是红磡站,中港铁路的重要枢纽,2000年后不少内地居民会组团来香港看演唱会。(图片来源:Getty)

  1960年代,港府原本想在香港岛兴建一所室内体育馆,但一直找不到合适地方。后来,在当时兴建中红磡火车站旁边有一块地,又邻近香港海底隧道九龙出口,交通枢纽集散地,便决定此选址。因地处红磡,故俗称红馆。

  红馆原本兴建作为符合国际标准室内体育馆,但因为80、90年代香港流行音乐发展蓬勃,阴差阳错下成为了本地歌手开演唱会的热门场地,“去红馆睇骚”是港人最期待的娱乐活动,也盛载了几代人的集体回忆。

  延伸阅读:4月1日逝世18年 忆张国荣念旧重情义

  从远处眺望红馆,上阔下窄像一座倒转的金字塔。场内设有12,500个座位,设计上没有任何支柱,让每位观众的视线都看到场地中央进行的活动,不会受到阻碍。历年来,不少大型体育赛事都在红馆举行,例如90年代起世界女排大奖赛香港站、1999年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2009年东亚运动会、2011年起香港公开羽毛球锦标赛等。

当代中国-飞凡香港-红馆=香港演唱会地标谁可改变
红馆设有12,500个座位,场内的无支柱设计,可以作四面台或三面台安排。此外,可以进行多种球类活动,如图中的排球比赛,亦可以搭建舞台举行演唱会等娱乐和文化活动。 (图片来源:Getty)

歌手争抢红馆期 香港演唱会百花盛放

  不过,数算红馆举办的体育活动的日子却不及歌手举行演唱会为多。

  80年代是本地乐坛的辉煌岁月,许冠杰、徐小凤、谭咏麟、林子祥、罗文、甄妮、陈百强、张国荣、梅艳芳等歌手广受欢迎,为满足更多乐迷一齐看演唱会,逾万座位的香港体育馆逐渐取代湾仔伊利沙伯体育馆、九龙塘大专会堂及铜锣湾利舞台,成为演唱会的主要演出场地。

当代中国-飞凡香港-红馆=香港演唱会地标谁可改变
红馆在1983年4月27日开幕,同年5月5至7日许冠杰举行了三场演唱会,是第一位在红馆开个唱的香港歌手。图为许冠杰于1992年3月在红馆举行41场告别演唱会。(图片来源:Getty)
当代中国-飞凡香港-红馆=香港演唱会地标谁可改变
徐小凤在1992年7月9日举行了43场《金光灿烂徐小凤演唱会》,至今仍然是红馆连续最多场数演唱会的纪录。图为她于2018年举行的红馆演唱会。(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许冠杰是第一位在红馆开演唱会的歌手,他在1983年5月5日至7日举行三场个唱,唱出当时社会现况、讽刺时弊的歌曲。之后,本地歌手陆续登上红馆舞台,亦不断刷新个唱场数纪录,徐小凤在1992年7月9日举行的43场《金光灿烂徐小凤演唱会》,至今仍是红馆连续最多场数纪录;谭咏麟由1984年至2015年,累计在红馆开过192场个人演唱会,是全港歌手之冠。

  1978年改革开放后,香港的影视文化和流行音乐开始流入内地,尤其邻近的深圳、广东省一带,人们都看香港剧、听广东歌,这股文化交流经过多年来的潜移默化,到了2000年中国逐渐富起来,人民生活改善。根据国家统计局2000年的数字,国民生产总值10,800亿美元,国民平均约850美元,人们开始愿意花费换来娱乐享受。乘着中港铁路交通的便利,2000年后不少内地年轻男女组团来港到红馆看演唱会,支持心仪的歌手,往后更成为热潮。

当代中国-飞凡香港-红馆=香港演唱会地标谁可改变
谭咏麟自1984年开始在红馆开演唱会,单计个人演唱会,至今已达192场,是在红馆开个唱最多场数的歌手。图为他于2005年8月25日的《谭咏麟歌者恋歌浓情30年演唱会》中演出。(图片来源:AP)
当代中国-飞凡香港-红馆=香港演唱会地标谁可改变
自2006年起,台湾乐团五月天每年都会来香港在红馆开演唱会,掀起抢飞热潮,更有不少内地粉丝特意来港捧场。(图片来源:Getty)

  延伸阅读:黄霑《沧海一声笑》 歌词是他的写照?

  红馆由体育馆分身成为演唱会场地,为推动香港乐坛发展贡献了一分力,也在无心插柳下,成为香港和内地流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时至今日,红馆的角色已经不能轻易被代替。

香港麦当劳50岁!元旦免费请市民搭天星小轮 回顾半世纪发展

2024-12-31
2:14

写入香港历史的港深马拉松

2021-05-01

【皇都戏院(上)】屹立69年世界唯一露天“飞拱” 见证香港电影文化

2021-04-30
当代中国-飞凡香港-回顾香港“1997”的来由

回顾香港历史“1997”的来由

2021-04-23
1:54
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中国历史-金缕玉衣

1978年前引起全港热话的中国文化展──金缕玉衣

2021-04-22
我要回应

(可输入500字)

回应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代中国立场

1:59
海洋公园港产大熊猫

港产大熊猫|即睇命名比赛懒人包 可不可以沿用“家姐”“细佬”?

2025-02-26

香港茶餐厅|这些港式面包名不副实?鸡尾包由剩食“二次创作”?

2025-03-30
舞狮,启德体育园开幕

舞狮|中国传统表演艺术 由宫廷娱乐到民间演出 走向传承之路

2025-03-22
港铁《牛仔》展

童年回忆|港铁香港站《牛仔》展览 40年来首次展出珍藏手稿

2025-03-21
香港茶餐厅饮品

香港茶餐厅饮品篇|“和尚跳海”是什么?唂咕和热可可有何分别?

2025-03-16
香港赛马会、香港体育学院、香港演艺学院

一文看清香港赛马会行善百年 “体院”演艺学院是谁出资兴建?|马会故事

2025-03-11
启德体育园

启德体育园3月1日开幕 “跨世代”明星 运动员演出 4台电视联播

2025-02-11
林村许愿树

春节|由两棵大榕树到林村许愿节 独有抛宝牒许愿的港式文化

2025-02-04

解构港珠澳大桥香港旅检大楼 节能设计在细节|名建筑师在香港

2025-01-12
WeChat
本网站使用Cookies来改善您的浏览体验, 请确定您同意及接受我们的私隐政策才继续浏览。
同意及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