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茶餐厅|港式西餐“豉油西餐” 中西合璧的香港饮食文化

编辑︰豆子

  一间小小餐馆,既可以吃到中式的厦门炒米、福建炒饭,亦有机会品尝到东南亚的星州炒米、泰式金边粉、肉骨茶,甚至是西式炒饭、瑞士鸡翼等加入了香港饮食文化的“西式”美食,最重要的是,可以吃到代表香港饮食文化的“菠萝油”、“碟头饭”,以及喝一杯浓滑的“丝袜奶茶”或“鸳鸯”。这间小小的餐馆,就是在香港随处可见、总有一间在左近的“茶记”茶餐厅。

茶餐厅起源自冰室 代表香港饮食文化延续

  茶餐厅是香港饮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家或者都听说过,茶餐厅的前身是上世纪流行的冰室。50年代,香港流行冰室,主要提供冷饮、冰淇淋和沙冰等冰冻食品,当时冰室持有的“小吃牌照”只能售卖三文治、饮品等小吃。当时香港只有西餐厅提供西式食物,但价格昂贵,非平民百姓所能负担。

  延伸阅读:香港戏棚文化 式微传统如何追上新世代的节奏?

当代中国-粤港澳大湾区-香港文化-香港饮食文化-茶餐厅-豉油西餐-1
茶餐厅代表着香港饮食文化,世界各地都有华人开设茶餐厅,只为传承当中的香港人情味。(图片来源:Getty)

加入香港饮食文化的茶餐厅“豉油西餐”

  60年代,香港工业发展蓬勃,为迎合工薪阶层的需求,部分冰室开始改领餐馆牌照,转型为茶餐厅,以平民价钱,提供模仿高级西餐厅食品,但又加入香港饮食文化的港式西餐,亦即中西合璧的“豉油西餐”。

当代中国-粤港澳大湾区-香港文化-香港饮食文化-茶餐厅-豉油西餐-4
早年的西式扒房价格昂贵,茶餐厅提供的廉价铁板牛排餐便成为市民吃西餐的选择,成为一种香港饮食文化。(图片来源:Getty)

  豉油西餐,就是用香港式或中式方法去烹调西方菜式,加起来变独一无二的香港饮食文化,例如,意粉本是西餐食材,加入中式豉油去炒,便成为茶餐厅的香港式美食,瑞士鸡翼亦如是。

  不过,豉油西餐不一定有豉油,餐汤、牛油面包、铁板扒餐以及餐饮,便是其中一种典型港式豉油西餐的组合。总之,看似不中不西,但又中西合璧的菜式,就是香港独有的“豉油西餐”。

  延伸阅读:繁体字手写招牌如何传承香港文化 在变幻中求存?

当代中国-粤港澳大湾区-香港文化-香港饮食文化-茶餐厅-豉油西餐-2
香港的星洲炒米是茶餐厅的午餐和晚餐食品,加入了香港饮食文化元素,和马来西亚的炒米有明显分别。(图片来源:kiki.is.cooking@Instagram)

  至于星州炒米、厦门炒米、福建炒饭、扬州炒饭等各种以地名命名的茶餐厅菜式,亦与豉油西餐同出一辙,全部均是加入了香港饮食文化的茶餐厅菜式,是其他地方难以吃到的香港人情味。

茶餐厅为世界美食注入香港饮食文化

  事实上,世界各地的餐厅都会稍为调整一下外来菜式的食谱,让食物吃起来更符合在地人口味。例如,英国一间有卖熟食的连锁百货店,便曾推出“红椒寿司”,而加拿大、美国亦将日本的寿司“加工”制作成更适合当地人口味的新菜式“加州卷”,甚至传回了亚洲地区。

  不过,能够在同一间餐厅里集天下之大成,融合来自中国不同地区、东南亚、欧美国家等多国美食,再创出多款地道的香港饮食文化菜式,却只有香港的茶餐厅才做得到。

  延伸阅读:当舖与霓虹灯招牌 照亮香港文化历史

当代中国-粤港澳大湾区-香港文化-香港饮食文化-茶餐厅-豉油西餐-3
茶餐厅瑞士鸡翼虽然以瑞士为名,却非源于瑞士,而是因为使用了“瑞士汁”烹调而成,是香港饮食文化特有的调味汁。(图片来源:kiuu922@Instagram)

  正因为香港茶餐厅的菜式选择太多、太符合香港人口味,所以许多香港人到外国旅游、生活一段时间后,最挂念的仍然是代表着香港饮食文化的茶餐厅。

  延伸阅读:搭棚技术建摩天大厦 让外国人惊叹的香港文化

当代中国-飞凡香港-回顾香港“1997”的来由

回顾香港历史“1997”的来由

1:54
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中国历史-金缕玉衣

1978年前引起全港热话的中国文化展──金缕玉衣

2:08

香港科学馆30周年 曾展出神舟七号返回舱

繁体字手写招牌如何传承香港文化 在变幻中求存?

我要回应

(可输入500字)

回应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代中国立场

《破·地狱》剧照

《破·地狱》|破地狱为超渡亡者还是慰借生者?“跳油锅”为何已很少见?

“建筑女王”扎哈‧哈迪德香港情缘 设计山顶俱乐部 夺生涯首个国际奖

香港抗战及海防博物馆

香港海防博物馆原是鲤鱼门炮台 改名“抗战及海防博物馆”是回归初心?

香港回忆鬼节篇|调景岭因谁自杀变“吊颈岭”?阴澳改名多得迪士尼?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