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讀中國文化|生虱竟然代表風雅?

編輯︰紀小婷

  古件差,身上「生可以理解。但古人不但不因此苦將「生虱」成是一雅的象徵 

  東期,火紛會動盪,以前的傳統教不受重視,士人思想比較放,追求一些更加另度,在魏晉到巔峰。 在這個時期,捫虱而談,也就是一邊摁着虱子一邊清談成為一種流行,象此人不拘小節、談吐從容。 

  當時還流行服用一種叫五石散的藥劑,服用後容易燥熱皮膚敏感,也更容易招致虱子。但在當時的人看來這正是風雅和氣度的象徵。,在不同的境之下,大家雅的理解可以很不同。 

相關標籤

學問勤中得 螢窗萬卷書

  成材必須苦學,所以有不少古語都與勤學有關,例如「學問勤中得,螢窗萬卷書」,當中還隱含了一個典故。

  「學問勤中得,螢窗萬卷書」出自汪洙《神童詩》,意思是學問需要勤奮學習才能得到,就像前人以囊螢取光,勤奮夜讀詩書一樣。

  「螢窗」就是指晋人車胤的故事。車胤少年時十分窮苦,吃都吃不飽,更別說晚上有油點燈供自己學習了。為了能夠利用晚上讀書,他廣捉螢火蟲載在小袋子內,取螢火蟲的一點點光來讀書,終能成才...

王羲之的「墨池」

    我們日常工作常常會遇到困難,如果抱着「將勤補拙」的心態,必定事半功倍。《禮記 · 中庸》就有「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這句話就是說:別人做1次能做到的,我做100次去完成它;別人做10次便做到的,我做1,000次去完成它。如果真的能夠跟這個方法去做,即使天性愚笨的,也必定可以聰明起來;即使本質柔弱的,也必定可以剛強起來的。

  書法家王羲之,成名之前一直都好學不倦,甚至因為瘋狂寫書法,令到家中池塘變成一池墨水。

 ...

務得事實 每求真是也

  如果有人做事態度認真,又有求真的精神,我們會讚美這人做事「實事求是」,是一位能幹可靠的人。

  在古聖言上,有一句更文雅的語句來形容,就是「務得事實,每求真是也」,出自班固《漢書 · 景十三王傳》,由顏師古作注而得出這優美的釋文。這句話意思就是務必尋求事實的真相,常常有求真的精神。

  這句話語原本出自《漢書 · 景十三王傳 · 河間獻王劉德》,劉德是西漢景帝第三子,被封為河間王。劉德修學好...

1:10
中國文化-傻瓜

趣讀中國文化|傻瓜是指什麼瓜?

當代中國-中國文化-錦標

趣讀中國文化|「錦標」為何象徵勝利?

1:07
當代中國-中國文化-龍的傳人

趣讀中國文化|為甚麼中國人是「龍的傳人」?

當代中國-中國文化-古人化妝品

趣讀中國文化|古人化粧品 花款多到你不信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