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位女指揮家 91歲堅持工作傳揚中國文化

編輯︰紀小婷
撰文︰蘇言

  拿起指揮棒站上舞台,白髮隨旋律躍動,肢體隨拍子舞動,很難出這是一位已經91歲高齡的老人家,她就是中國首位女指揮家鄭小瑛。今年元旦,鄭小瑛在上海執棒指揮新年音樂會,持續3個多小時,為觀眾帶來了振奮精神的視聽體驗,「91歲奶奶指揮交響樂」也成為中國網絡熱話幾十年來,她用「洋劇中唱」「洋為中用」的方法,在中國推廣西方交響樂,也把中國音樂和中國文化帶向世界。 

 

 

將西方音樂和中國文化結合 

  出生在上海的鄭小瑛,兒時開始學習鋼琴。19歲考入大學成為一名醫學生,但懷抱革命理想的她奔向解放區,因為有音樂底子,成為了文工團的一員。那時的經歷,讓她意識到,音樂是民眾創造的,音樂家來自普通 

  1952年,她進入中央音樂學院學習,曾作為唯一的女性參加了前蘇聯專家舉辦的合唱指揮短期培訓班,她的天賦與勤奮獲得專家們的多次表演。後來,因為表現出眾,她獲得了公派留學的機會,在莫斯科音樂學院深造,學習歌劇、交響樂指揮。 

當代中國-中國文化-中國第一位女指揮家01
鄭小瑛經歷幾個時代,無論在什麼環境下都堅持音樂事業,成為中國第一位女指揮家。圖為年輕時的鄭小瑛正在彈鋼琴。(網上圖片)

  1962年,鄭小瑛登上國立莫斯科音樂劇院指揮了意大利歌劇《托斯卡》,大獲好評,她也因此成為第一位登上外國歌劇院指揮台的中國指揮家。 

  歸國之後,鄭小瑛在中央音樂學院指揮系任教,同時,她也經常擔任國家重要演出的指揮,指揮演出了中外大型歌曲《護花神》、《茶花女》、《蝴蝶夫人》、《卡門》等,同時,也改良了歌劇在中國的排練方式。 

  然而,後來因社會形勢變化,她被迫離開了指揮崗位。到國家復興改革開放時,她重新拿起了指揮棒,回到了舞台。 

當代中國-中國文化-中國第一位女指揮家02
鄭小瑛到很多全球知名的音樂聽指揮演奏會,當中不少是中國傳統曲目。(網上圖片)

91歲高齡堅持工作 只為推廣中國文化 

  為了普及歌劇,她創立了「鄭小瑛模式」,在演出前用直白樸實的語言向觀眾科普歌劇,拉近了歌曲和觀眾的距離。她堅持「洋劇中唱」、「洋為中用」,推出西方經典歌劇的中文版本。同時,她也不忘演奏中國交響樂、推廣中國文化,其中交響詩篇《土樓迴響》作為代表作,幾十年來,鄭小瑛帶它去過全球很多城市 

  1998年,69歲的鄭小瑛赴廈門創立廈門愛樂樂團,這支樂團隨後向全世界展現了中國一流的演奏水平。幾十年如一日,鄭小瑛堅持做一件事推廣交響樂。即便3次被查出身患癌症,她也沒有離開心愛的指揮台,用她的話說,「如果有一天能夠倒在指揮台上,那才是最浪漫的。」 

  「不工作幹什麼呢?工作就是我的生活。」在被問到「91歲高齡為何還工作」這個問題時,鄭小瑛這樣回答。生命不息,音樂不止。這位91歲的老奶奶,用自己的一生,講述了一個為理想奮鬥燃燒的追夢故事。

當代中國-中國文化-中國第一位女指揮家03
除了平時的演奏工作,鄭小瑛還不斷到各個大學舉辦講座,把自己的經歷的心得分享給更多年輕人。(網上圖片)

港產數學家丘成桐 如何從傳統中國文化家庭走向世界

2:34

潘文石廣西救葉猴 解決溫飽再談保育

瀕危動物守護者潘文石 科學家的良知

保育先驅潘文石 野外17年做一點改變

相關標籤

王羲之的「墨池」

    我們日常工作常常會遇到困難,如果抱着「將勤補拙」的心態,必定事半功倍。《禮記 · 中庸》就有「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這句話就是說:別人做1次能做到的,我做100次去完成它;別人做10次便做到的,我做1,000次去完成它。如果真的能夠跟這個方法去做,即使天性愚笨的,也必定可以聰明起來;即使本質柔弱的,也必定可以剛強起來的。

  書法家王羲之,成名之前一直都好學不倦,甚至因為瘋狂寫書法,令到家中池塘變成一池墨水。

 ...

務得事實 每求真是也

  如果有人做事態度認真,又有求真的精神,我們會讚美這人做事「實事求是」,是一位能幹可靠的人。

  在古聖言上,有一句更文雅的語句來形容,就是「務得事實,每求真是也」,出自班固《漢書 · 景十三王傳》,由顏師古作注而得出這優美的釋文。這句話意思就是務必尋求事實的真相,常常有求真的精神。

  這句話語原本出自《漢書 · 景十三王傳 · 河間獻王劉德》,劉德是西漢景帝第三子,被封為河間王。劉德修學好...

最新文章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相關每周主題
1:27

中國醫療的平凡英雄 只收一元的鄉村醫生

1:39
當代中國-中國文化-中國第一位女指揮家

中國首位女指揮家 91歲堅持工作傳揚中國文化

當代中國-中國教育-鄉村教師葉連平

奉獻中國教育40年 92歲山區教師成「不滅燭光」

當代中國-中國新聞-眼科醫生陶勇

遇襲獲中國新聞關注 眼科醫生化悲憤為正能量

中國環保-青海愚公

「愚公」移走垃圾山 57歲牧民投身中國環保30年

小人物的春節 堅守崗位「只為他人過好年」

中國民工 創世界工廠神話

時代英雄

打破珠峰北坡不可征服的神話 「攀登者」王富洲

傑出名人

飛天的文科生 神舟十八號太空人李廣蘇

創新先鋒

小米造車

小米造車|從無到有只需3年 雷軍:小米正式成為一家車廠

潮流人物

KOL時代|堅守「生死第一線」 85後醫生推廣醫學科普 救人無數

小城大事

女性第一人!董紅娟登頂全部14座8000米級高峰

運動健兒

乒乓球員之最 馬龍擁30個世界冠軍!

影視巨星

姜大衛,《新獨臂刀》、《大內群英》、《再見亦是老婆》、《白日之下》

金像獎2024|香港首位亞太影帝 姜大衛為一個原因堅持演武俠片

編輯推薦

垃圾徵費|4‧22齊「走塑」 禁膠餐具外賣點算?網購棉花棒會否犯法?

懸崖咖啡館

用生命來喝咖啡?這杯索價400元的「懸崖咖啡」有何特別?

茅台咖啡!「醬香拿鐵」首日熱銷1億元 喝完還能駕車嗎?

特調咖啡

生蠔咖啡、章魚拿鐵 為何這些創意特調咖啡席捲中國?

「世界最孤獨咖啡館」有多難到達?

深圳露營咖啡地圖

灣區打卡|深圳超火露營咖啡地圖 鬧市中體驗真實露營

15.9萬家企業|中國咖啡市場巨大 郵局藥店都「跨界」

1:20

百年同仁堂玩轉傳統 推「知嘛健康」Café歎中藥咖啡

2:30

總體國家安全觀10周年 一文認識「國家安全」

2:49
我們的故宮-榫卯

我們的故宮|榫卯和斗拱的關係密不可分?

2:05
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讓中國醫療「走出去」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1:58
一帶一路科普篇-綠色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綠色絲綢之路是甚麼?一文看清重點成果

1:54

一帶一路科普篇|如何以「中國方案」打造「數字絲綢之路」?

2:25

一帶一路科普篇|RCEP是甚麼?它與一帶一路如何1+1>2

2:46

一帶一路科普篇|「鋼鐵駝隊」是甚麼?解密中歐班列

敦煌保育80年|「敦煌癡人」常書鴻 放棄留法回大漠 「為它死也值!」

坐在輪椅的人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欣賞別人的幸福

道濟會堂
丁新豹
丁新豹

丁新豹憶基督教跟革命的關係密切?

當代中國 時評

人均壽命不斷延長 中國人的「長壽密碼」有哪些?

過則無憚改 獨則毋自欺

  當我們做錯事,但用諸多借口為自己開脫時,會被人說「不要再自欺欺人了」。古時一句類似的,即是周希陶《增廣賢文》的「過則無憚改,獨則無自欺」。

  這句話的意思是:犯了錯不要害怕改過,獨處時也不可自己欺騙自己。

  古時,能夠做到過則無憚改的,就有著名的「周處除三害」故事。

  周處是漢末三國時期東吳官宦之家子弟,有一身武藝,可是經常欺壓百姓,令百姓見他紛紛躲避。

  有一天,他聽到一位老人說起當地有「三害」:一害是山中有虎,經常傷人;二是水下有...

28年1次

  今年能「穿越」回1996年?大家都買起了1996年日曆?因為今年的公曆日曆,跟1996年完全一樣。為甚麼會有這樣的「巧合」呢?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