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1-01-16
探望當代中國保育先驅潘文石的時候他不在四川,而是在廣西崇左。崇左近越南邊境,他正在拯救那裏的白頭葉猴。白頭葉猴是中國瀕危動物,中國獨有物種,全球25種最瀕危的靈長類動物之一,棲息在廣西崇左的喀斯特石山裏。
村民砍伐樹林 令白頭葉猴無處棲息
潘文石在千禧年前到了崇左,當時白頭葉猴正面臨生存危機,只剩96隻。白頭葉猴都住喀斯特石山上,喀斯特地貌是廣西和越南獨有,即桂林山水樣子。
由於山地勢險,人類很難爬上去,於是白頭葉猴在山上居住遊走,不易被捕獲。但因為村民開始砍伐樹林,令白頭葉猴採食果實困難;牠們被迫走下山覓食,和民居太接近,加上文化緣由,村民認為以猴子的骨製酒可以治療風濕,於是也引來獵人捕獵。

60歲的他帶着研究生去到崇左,開始對白頭葉猴的研究和保護。大家以為他一去到崇左,就是叫村民不要捕獵猴子、不要砍伐樹木、不要這樣、不要那樣,原來都不是。
他跟我說第一件事就是去籌錢替村民建設沼氣池,這樣村民就不用去砍伐山上木材作燃料了。之後他又籌錢搞醫院、建小學和食水工程,教導他們種價值較高的甘蔗,取代原先的水稻和雜食,以增加收入,幫村民解決溫飽問題。
這樣的話,他們在保護的大自然或者瀕危動物時,才不會惹來村民反彈和批評,因為連人也吃不飽,你管動物幹什麼。
大清早,潘教授和他北京大學研究生會山上山下去觀察猴群的生活,中午以即食麵充飢,到晚上才回來。晚上吃完飯後,就抱早上拍下的相片和錄影紀錄⋯⋯日復日,月復月⋯⋯
用不到十年,白頭葉猴數量增至200隻,他又急不及待開展另一計劃就是保育另一種中國瀕危動物──中華白海豚。

今天白頭葉猴數量更增加至800隻,這些事或許不會登上中國新聞頭條,但一個有心人,專注做一件事,卻是一道漂亮的人文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