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七號|重返「天宮」第一人 湯洪波打破了甚麼「規律」?

編輯︰許可

  誰會是重返「天宮」第一人?神舟十七號太空人名單公布後已有了答案,他就是湯洪波。湯洪波有甚麼故事?為何有航天迷說他執行這次任務是「打破規律」?

湯洪波駕戰機駐防邊疆

湯洪波18歲考入解放軍航校,這是他當年寄回家的照片。(網上圖片)

  湯洪波1975年出生在湖南湘潭農家,自小除上學讀書,還要幫忙做家庭和農活,勤勞刻苦成了他一生的財富。

  18歲那年,湯洪波如願考入解放軍航校;得知成功入圍,他自己買了一掛鞭炮慶祝。

  在航校裏,湯洪波練就了「教科書式」飛行技術,畢業後他成為戰機飛行員,駐守新疆部隊,並憑出色表現,逐步晉升為飛行大隊的大隊長。

  但湯洪波還希望飛得更高、更遠,2009年,他接到當局招募第二批太空人的消息,馬上報名。

湯洪波成「宇宙級攝影師」

湯洪波熱愛攝影,他從太空拍攝的地球照片,曾在雄安新區的學校展出。(網上圖片)

  體檢後某一個晚上,湯洪波和妻子在部隊大操場乘涼,妻子指着夜空說:「沒準你以後就駕駛飛船在上面飛呢。」湯洪波抬眼看繁星點點,心馳神往。

  終於,他通過層層選拔,並在極其嚴格的訓練後,成為中國第二批太空人之一。

  2021年6月,他和「師兄」聶海勝、劉伯明入選神舟十二號任務乘組,那是中國航天太空站階段首次載人飛行任務,是重要里程碑。

  「出差」3個月,湯洪波和搭檔建立了太空站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又執行了太空站階段的首次出艙;喜歡攝影的他,還用相機記錄了很多太空站飛越中國上空的照片,被網友稱為「宇宙級攝影師」。

湯洪波失去「特異功能」?

劉伯明和湯洪波拍檔,完成中國進入太空站階段第一次出艙。(網上圖片)

  駐守中國太空站時會牽掛地球嗎?湯洪波曾表示,初到「天宮」,他特別想念地球,只要有空,就會趴在舷窗邊凝視地球。但到了返回日子進入倒計時,他就覺得時間變得愈發珍貴。

  「快返回地球前的一個晚上,我夢見自己回到北京航天城跟家人團聚。我想給他們展示一下太空技能,翻個筋斗雲,可一跳起來就落地上了,才發現已經失去『特異功能』了,心裏頓時有點失望.....」

  那一年9月17日,神舟十二號太空人完成任務,返回地球。

  湯洪波撤離太空站前,特意回到艙內轉了一圈。他默默唸着:「不久的將來,我一定還會回來!」

湯洪波任神舟十七號指令長

湯洪波(右一)是中國第二批太空人,神舟十七號任務由他擔任指領長,率唐勝傑(右二)和江新林(左一)兩位第三批太空人出征。圖為三人乘車前往發射塔,準備進入飛船出征。(網上圖片)

  現在大家知道,湯洪波的願望很快實現了。

  回到地球,他用最短時間完成身心恢復,並同步展開新一輪訓練。不到一年,他便入選神舟十七號任務名單,更擔任「01」號指令長。

  其實當局公布湯洪波將再次出征,很多航天迷都覺得爆了「冷門」,因為這打破了太多存在於大家心中的「規律」。

  航天迷曾認為,參照四上太空的景海鵬,他出征間隔最短也近4年,按此湯洪波顯然沒到再出征的時間。

  延伸閱讀:開過坦克 飛過戰機 現在駕神舟飛船 江新林的人生「三級跳」

相隔兩年再飛天 湯洪波破紀錄

湯洪波第一次「出差」後迅速回復生理和心理狀態,很快又投入新一波訓練。圖為他進下水下模擬失重訓練。(網上圖片)

  航天迷又覺得,太空人出征前要封閉訓練,起碼一年時間會從公眾視野中「消失」,但湯洪波2023年初還回到家鄉湖南出席公開活動......

  還有航天迷說,擔任太空站任務指令長的,此前任務都做過乘組的「02」號,而湯洪波在神舟十二號任務只是「03」號......

  確實,很多大家心中的「規律」打破了,湯洪波成為首位重返「天宮」太空人,更是至今兩次任務間隔最短的中國太空人,從上次完成任務返回地球,到神舟十七號出發,只有兩年多一點。

  延伸閱讀:進駐天宮最年輕太空人 唐勝傑是黃土高原走出來的窮孩子

湯洪波:我要回太空的那個家

搭載的神舟十七號飛船的長征二號F火箭,於2023年10月26日11時14分點火發射,約10分鐘後船箭分離,飛船進入預定軌道。同日下午5時許,飛船與中國太空站交會對接,湯洪波等三位太空人進入「天宮」。(圖片來源:Getty)

  當然,航天迷應該會為「猜錯了」而高興,因為打破「規律」反映了中國載人航天的成熟、自信。

  2023年10月26日,湯洪波率領第三批太空人唐勝傑和江新林,乘神舟十七號飛船一飛沖天。

  他出征之前說:「我現在是要回到太空去了,要回到太空的那個家,那個探索宇宙的起點......我覺得應該是一個充滿挑戰,充滿了未知,應該也是一次很美妙、佷浪漫的太空之旅。」

  第一次從太空歸來,湯洪波給自己打了100分滿分,大家期待着,他的神舟十七號任務也將是滿分。

湯洪波再進駐「天宮」,將進行一連串科學實驗。圖為他出征前作植物培養訓練。(網上圖片)

神舟十七號|開過坦克 飛過戰機 現在駕神舟飛船 江新林的人生「三級跳」

2023-10-30

神舟十七號|進駐天宮最年輕太空人 唐勝傑是黃土高原走出來的窮孩子

2023-10-27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2025-04-08

運動健兒

桌球世界冠軍趙心童

桌球|世界冠軍趙心童創歷史 年少成名曾迷失毀前途

2025-05-07

影視巨星

謝霆鋒

謝霆鋒啟德開騷 香港歌手第1人 影視商界齊頭並進

2025-05-01

時代英雄

國產戰機一戰成名 懷緬「殲-10之父」宋文驄

2025-05-23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2025-03-20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2025-03-17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2025-04-08

運動健兒

桌球世界冠軍趙心童

桌球|世界冠軍趙心童創歷史 年少成名曾迷失毀前途

2025-05-07

影視巨星

謝霆鋒

謝霆鋒啟德開騷 香港歌手第1人 影視商界齊頭並進

2025-05-01

時代英雄

國產戰機一戰成名 懷緬「殲-10之父」宋文驄

2025-05-23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2025-03-20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2025-03-17
編輯推薦
香港故宮多媒體互動展 「『紋』以載道」

香港故宮多媒體新展 「『紋』以載道」探尋紫禁城的紋樣密碼

2025-05-20
大灣區現代園林

廣東現代園林中的跨界演繹|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2025-03-20

重生的廣東古城 延續的根脈|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2025-04-11
大灣區古迹

廣東古迹遺址中的破浪之路|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2025-05-03
大灣區古典園林-嶺南四大名園

廣東古典園林中的嶺南風情|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2025-03-15

廣東古鎮裏的唐宋明清|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2025-04-04
大灣區古迹遺址

廣東古迹遺址中的嶺南文脈|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2025-04-29
大灣區現代園林

廣東現代園林中的跨界演繹|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2025-03-20

重生的廣東古城 延續的根脈|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2025-04-11
大灣區古迹

廣東古迹遺址中的破浪之路|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2025-05-03
大灣區古典園林-嶺南四大名園

廣東古典園林中的嶺南風情|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2025-03-15

廣東古鎮裏的唐宋明清|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2025-04-04
大灣區古迹遺址

廣東古迹遺址中的嶺南文脈|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2025-04-29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1:40
團結香港基金呈獻節目《物暢其流》

持續更新|《物暢其流》第8集:跨境一鎖 科技簡化清關流程

2025-05-19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1:40
團結香港基金呈獻節目《物暢其流》

持續更新|《物暢其流》第8集:跨境一鎖 科技簡化清關流程

2025-05-19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Qiyuan Lu
盧麒元

盧麒元:500年殖民史本質就是階級鬥爭

2025-05-23
清明插柳 端午插艾

  端午節的習俗,除了吃糉子划龍舟外,還有插艾,古時便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一詞。

  這句話最早見於南朝《荊楚歲時記》(南朝梁):「五月五日……採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

  宋朝《東京夢華錄》:「端午……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賣桃、柳、葵花、艾草等,士庶家釘艾人於門上。」

  清朝《燕京歲時記》:「端午日用菖蒲、艾子插於門旁,以禳不祥。」

  艾有去袪濕毒、邪氣之效,古時...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