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德國人阿福 推動中國文化交流

撰文︰郭曉陽

  擁有一個圓滾滾的身材,配上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在德國出生長大卻在中國成為網絡紅人,阿福的經歷不能說是非常特別,但絕對是近年中國文化與外國交流的典型例子。除了拍攝自己在當代中國的生活點滴,出書分享與岳父的關係,更重要是阿福經常推動善心活動,讓大眾看到一個更有正能量的當代中國社會。

到復旦學習中國文化 遇上愛情定居上海

  阿福原名叫Thomas,老家在德國的農村,位置偏僻而且生活節奏很慢,但他卻在6年前定居上海,全因在高中的時候選修了一科「中國文化與中國語言」,有機會在2007年前往中國作交流學習中國文化的時候,被中國的熱鬧氣氛所吸引,而對中國文化和社會生活產生濃厚的興趣。

  高中畢業後,阿福在德國的銀行工作,但阿福在工作期間忘不了有趣的中國文化,結果就辭去做了3年穩定但枯燥的銀行工作,下定決心進修中文。然後,他考進了德國的波鴻努爾大學修讀東亞經濟和政治,並且進修中文,其後又參加了上海同濟大學為期兩個月的語言學習課程,到了2013年,他在德國學術交流中心的幫助下,參加了上海復旦大學的交流學習活動,到中國深入學習中國文化。

當代中國-中國文化-阿福
阿福經常分享和自己的岳父的一些生活細節,襯托出中國文化和德國文化的差異。(網上圖片)

  而就在復旦大學學習的時候,他遇到了自己未來的太太朱莉,兩人相戀,最終阿福決定決定在上海。

  一開始的時候,阿福只是希望學習中國文化,後來對中國有了更多的了解之後,他覺得中德的文化差異,對自己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也是一個很好的話題,希望自己能夠在中德文化交流上做一些貢獻。

  在2016年,阿福第一次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傳了首個短視頻,在視頻裏,他扮演了自己的岳父、岳母,演繹自己在中國家庭遇到的一系列中國文化難題。自此,阿福的視頻就圍繞著生活中的所見所聞,並記錄下上海的傳統和變化。

  阿福雖然是一個外國人,但有兩個原因,令他在中國非常受歡迎。首先,他的視頻內容都是圍繞中國文化,非常真實,而且生活化。其中,在2019年上海開始實施垃圾分類之後,阿福特地拍了一個視頻,是在人民廣場上向大眾宣傳垃圾分類的措施及重要性,讓他不僅是一個視頻博客,更是一個生活化和人民關懷的記錄者。

當代中國-中國文化-阿福
阿福還出版了一本書講述自己和岳父的相處,書本更有德文版,讓更多外國讀者可以看到。(網上圖片)

  另外,他的視頻不但是講中國文化和日常生活,還有更多溫情的內容。包括他按照自己減肥的公斤重量,轉化成買多少公斤的食物,贈送給社會上的基層工人,例如《瘦了50公斤以後 送了50公斤的小龍蝦給建築工人》、《瘦了30公斤以後 送了30公斤的豬肉給環衛工人》等的系列,都充滿了正能量,並提醒大眾應該更多關注社會上的辛勤付出的勞動階層。

推動中國文化交流 讓外國人認識當代中國

  作為一個外國人,阿福最重要的是將中德文化的交流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例如他曾經給德國總理默克爾寫信,希望德國能夠仿效中國建立手機支付系統、還有他曾經受邀在德國總統訪華的時候全程陪伴、德國退役球星馬圖斯來華活動的時候作為翻譯並帶他認識中國等等,都成為他為中德交流的重要成就,也讓更多外國友人了解當代中國的變化。

  學習一種語言並不簡單,要融入一種文化就更困難。阿福曾經許願,在中德文化交流上,希望可以做更多,幫助兩地拉近關係;而對於上海,阿福則坦言上海就如同是自己的第二家鄉,希望通過拍攝視頻,分享生活,讓更多的正能量發光,令上海這座城市更溫暖。

當代中國-中國文化-阿福
阿福還會參加不同的文化交流活動,為中國文化和德國文化的互動做貢獻。(網上圖片)
相關標籤

工夫茶 vs 功夫茶  

  潮州人吃飯喝茶,都用「食」字,「食飯」叫「蓆伴」,喝茶叫「食茶」(音:蓆嗲),當中又最愛喝「工夫茶」。

  「工夫茶」的「工夫」,跟「打功夫」的「功夫」並不一樣。「工夫茶」一詞最早出現在清康熙年間,據說是福建武夷山上最上品的茶種,慢慢演變成一種品茶的程式,即泡茶的動作及過程。 

  「工夫茶」(音:近扶爹)的「工夫」,在潮州話的意思是仔細、講究的意思,而不是耍功夫的「功夫」。

  泡工夫茶需要用一個細小的...

儂好:上海話與邵氏影城

  上海作為中國內地第二大城市,上海話,即上海吳語(又稱滬語)於1930年代曾盛極一時。50年代香港的文化及電影圈,曾是上海人的天下,不少圈內人都懂一兩句上海話。

  50年代,不少上海人移民香港,邵氏父子電影公司(即邵氏兄弟的前身)老闆邵醉翁便是其一。他操一口寧波上海話:「阿拉」(即我們)、「儂好」(即你好)、「謝謝儂」(即謝謝你),懂者不多。 

  老闆是上海人,編劇部聘用了不少上海文人,上海話曾一度充斥了整個片場,那年代曾有人吐嘈:「如果不懂上海話,千萬別...

「十三點」與「十二點六十分」

  「十三點」這上海方言,詞義大抵是怪裏怪氣、傻頭傻腦的,大多用作取笑或不傷感情的罵人話。

  由於使用頻率極高,由「十三點」這方言衍生出不少與「十三點」完全同義的隱詞或暗喻,看得令人會心微笑。

  例如「B拆開」便是「十三點」的同義詞,只不過這詞語已化身成一道謎題,要人動動腦筋猜一猜:把英文字母「B」字拆開,就成一豎一彎的阿拉伯數字「13」。

  另一個表示「十三點」的隱詞是「十二點六十分」...

2:30

當代中國藝術家張曉剛《血緣—大家庭》 家族社會與歷史的時代觀景

2020-11-12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2025-04-08

運動健兒

桌球世界冠軍趙心童

桌球|世界冠軍趙心童創歷史 年少成名曾迷失毀前途

2025-05-07

影視巨星

謝霆鋒

謝霆鋒啟德開騷 香港歌手第1人 影視商界齊頭並進

2025-05-01

時代英雄

王承書 鮮為人知的原子彈女功臣

2025-02-10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2025-03-20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2025-03-17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2025-04-08

運動健兒

桌球世界冠軍趙心童

桌球|世界冠軍趙心童創歷史 年少成名曾迷失毀前途

2025-05-07

影視巨星

謝霆鋒

謝霆鋒啟德開騷 香港歌手第1人 影視商界齊頭並進

2025-05-01

時代英雄

王承書 鮮為人知的原子彈女功臣

2025-02-10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2025-03-20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2025-03-17
編輯推薦

金像獎2025|劉青雲四奪影帝 《九龍城寨》橫掃9獎成最大贏家

2025-04-28

高鐵話你知之五|坐高鐵不想被噪音騷擾?有靜音車廂

2024-03-11

高鐵話你知之六|高鐵為何很少「通宵車」?

2025-01-24

高鐵話你知之七|每天第一班高鐵為何不載客?

2025-02-05

高鐵話你知之一|列車座位為甚麼沒有E?

2023-12-04

高鐵話你知之二|買了無座票=全程站?「三色燈密碼」幫你找空位

2023-12-26

高鐵話你知之三|高鐵月台「彩色地標」要怎樣看?

2024-01-03

高鐵話你知之四|高鐵為何沒有安全帶?

2024-01-22

高鐵話你知之五|坐高鐵不想被噪音騷擾?有靜音車廂

2024-03-11

高鐵話你知之六|高鐵為何很少「通宵車」?

2025-01-24

高鐵話你知之七|每天第一班高鐵為何不載客?

2025-02-05

高鐵話你知之一|列車座位為甚麼沒有E?

2023-12-04

高鐵話你知之二|買了無座票=全程站?「三色燈密碼」幫你找空位

2023-12-26

高鐵話你知之三|高鐵月台「彩色地標」要怎樣看?

2024-01-03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老鐵匠的古董紫砂壺

2025-05-07
1958年5月12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東風轎車

第一輛「東風」牌國產小轎車出廠

打牙祭

  「打牙祭」乃四川方言,原本是四川人祭祀財神(或稱土地神)的習俗,後來泛指吃肉或豐盛的菜餚。「打牙祭」有甚麼故事呢?

  《犍為縣誌·風俗》記載:「工商業家月以初二、十六兩日肉食二次,名為打牙祭,已成為各家普遍之習慣。」四川商人傳統每逢月初及月中都以雞、豬、魚等肉類祭拜土地神,祈求保佑自己生意興隆,客似雲來。拜祭過後,上上下下自然要大吃一頓,「祭」自己的牙齒,於是便有了生動貼切的「打牙祭」之說。

   以前肉價十分昂...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