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區孩子成就最強中國科技企業 華為創辦人任正非

編輯︰許可

  華為是最具知名度的當代中國科技企業之一,更是全球最大通訊設備供應商、第二大智能手機廠商,一手創立這個科技王國的,就是從山區走出來的任正非。不過任正非十分低調,在美國妄圖封殺華為等事件發生前,即便是天天用着華為手機的當代中國人,也未必知道這位中國科技巨人的名字。

中國科技:兒時記憶是吃不飽 

  締造當代中國科技傳奇的任正非,出生在1944年10月25日,祖籍浙江。他的父親任摩遜畢業於大學經濟系,教過書,抗戰期間南下廣州到一間軍工廠做會計。後來軍工廠因戰火輾轉內遷,任摩遜也隨廠搬到少數民族聚居的貴州,並落地生根和重執教鞭,所以任正非和6個弟弟妹妹都出生、成長在山區裏的鎮寧縣。

  在那個年代,剛經歷抗戰、國共內戰的中國還是一窮二白,在鎮寧這樣地處山區的小城,生活更是艱苦,任正非和家人甚至要挨餓。這位後來創造中國科技奇迹的傳奇人物曾說:「我從小到大,最大的記憶就是吃不飽,最困難的3年自然災害時期,我最大的夢想是想吃一個饅頭。」吃不飽對當代中國人來說,應該是難以想像的。

任正非有6個弟妹,當年一家生活全靠父母微薄的工資來維持,十分困難,甚至要兩、三人合用一張被。圖為任正非(右三)與母親和弟妹的合照,當時他11歲。(網上圖片)

  雖然生活困難,但父母始終教育孩子們,無論任何時候都不要放棄讀書。任正非也刻苦用功,終於在1963年考入重慶建築工程學院暖通(供暖、通風)專業,離開山區開始新的學習生活。在校期間,他除了原本的課程外,還自學了電子計算機、自動控制、哲學和3門外語,這些知識對他日後發展都大有幫助。

中國科技:國企任職被騙200萬 

  畢業後任正非在建築工程單位工作,至1974年因為專業背景,被招入解放軍的基建工程部隊,參加從法國引進技術的遼寧省遼陽化纖總廠建設。在部隊期間,他從技術員晉升到工程師、通訊研究所副所長,還因發明一個高精度計量儀器「空氣壓力天平」受表彰,在1977年得到當時的國家領導人華國鋒、鄧小平等的接見。

任正非1974年入伍,曾為技術副團級幹部,但沒有軍銜。(網上圖片)

  也正是任正非當兵這段經歷,西方有人認為華為有解放軍背景,甚至受軍方控制。但事實上,文革結束、改革開放開始後,當局以經濟建設為重點,並預計未來相當一段時間不會打仗,大規模裁軍隨之而來,而基建工程兵這「雜牌部隊」便首先在1983年被裁減,本來在軍營裏春風得意的任正非,也無奈早早脫下軍服。 

中國科技:華為並無軍方背景 

西方有人指華為有解放軍背景,甚至以此為由作封殺理由,但理據牽強。(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後來他被安排到深圳一間國企的小公司做副經理,當中又幾經曲折起伏,更因輕信他人令公司被騙200萬元(人民幣,下同),黯然去職,之後為了生活才被「逼上梁山」創辦華為,但這已是他離開解放軍後大約4年的事,而華為所涉及的通訊設備領域,也與任正非在部隊中的工作風馬牛不相及。所以任正非曾是軍人不假,但說華為有軍方背景,卻是「夾硬來」。

  至於華為如何從只有1.6萬元資金的蚊型公司開始,發展到市值過萬億元的世界百強企業和中國最大民企,這是另外的故事。

華為發布「純血鴻蒙」

華為|全球第三大手機作業系統「純血鴻蒙」 特別之處在哪?

2024-10-24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相關每周主題
當代中國-中國科技-馬化騰以創新顛覆自己微信開啟中國科技創新的典範

馬化騰以創新顛覆自己 微信開啟中國科技創新的典範

2021-01-10

中國科技界傳奇 芯片教父張忠謀的香港情緣

2021-01-07
當代中國-中國經濟-努力必然成功成就中國經濟巨人馬雲

努力必然成功 成就中國經濟巨人馬雲

2021-01-05

山區孩子成就最強中國科技企業 華為創辦人任正非

2020-12-31
當代中國-中國科技-汪滔的完美主義造就無人機成中國科技新標誌

汪滔的完美主義 造就無人機成中國科技新標誌

2021-01-09
除了技術創新張一鳴與抖音何以在當代中國成功?

除了技術創新 張一鳴與抖音何以在當代中國成功?

2020-12-29
當代中國-中國經濟-物流結合科技王衛憑智慧膽色為中國經濟注入新動力

物流結合科技 王衛憑智慧膽識為中國經濟注入新動力

2021-01-08
當代中國-中國科技-馬化騰以創新顛覆自己微信開啟中國科技創新的典範

馬化騰以創新顛覆自己 微信開啟中國科技創新的典範

2021-01-10

中國科技界傳奇 芯片教父張忠謀的香港情緣

2021-01-07
當代中國-中國經濟-努力必然成功成就中國經濟巨人馬雲

努力必然成功 成就中國經濟巨人馬雲

2021-01-05

山區孩子成就最強中國科技企業 華為創辦人任正非

2020-12-31
當代中國-中國科技-汪滔的完美主義造就無人機成中國科技新標誌

汪滔的完美主義 造就無人機成中國科技新標誌

2021-01-09
除了技術創新張一鳴與抖音何以在當代中國成功?

除了技術創新 張一鳴與抖音何以在當代中國成功?

2020-12-29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2025-04-08

運動健兒

桌球世界冠軍趙心童

桌球|世界冠軍趙心童創歷史 年少成名曾迷失毀前途

2025-05-07

影視巨星

謝霆鋒

謝霆鋒啟德開騷 香港歌手第1人 影視商界齊頭並進

2025-05-01

時代英雄

國產戰機一戰成名 懷緬「殲-10之父」宋文驄

2025-05-23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2025-03-20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2025-03-17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2025-04-08

運動健兒

桌球世界冠軍趙心童

桌球|世界冠軍趙心童創歷史 年少成名曾迷失毀前途

2025-05-07

影視巨星

謝霆鋒

謝霆鋒啟德開騷 香港歌手第1人 影視商界齊頭並進

2025-05-01

時代英雄

國產戰機一戰成名 懷緬「殲-10之父」宋文驄

2025-05-23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2025-03-20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2025-03-17
編輯推薦
1:40
團結香港基金呈獻節目《物暢其流》

持續更新|《物暢其流》第9集:數碼科技 推動香港物流「無紙化」

2025-05-19
香港故宮多媒體互動展 「『紋』以載道」

香港故宮多媒體新展 「『紋』以載道」探尋紫禁城的紋樣密碼

2025-05-20
大灣區現代園林

廣東現代園林中的跨界演繹|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2025-03-20

重生的廣東古城 延續的根脈|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2025-04-11
大灣區古迹

廣東古迹遺址中的破浪之路|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2025-05-03
大灣區古典園林-嶺南四大名園

廣東古典園林中的嶺南風情|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2025-03-15

廣東古鎮裏的唐宋明清|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2025-04-04
大灣區古迹遺址

廣東古迹遺址中的嶺南文脈|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2025-04-29
大灣區現代園林

廣東現代園林中的跨界演繹|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2025-03-20

重生的廣東古城 延續的根脈|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2025-04-11
大灣區古迹

廣東古迹遺址中的破浪之路|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2025-05-03
大灣區古典園林-嶺南四大名園

廣東古典園林中的嶺南風情|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2025-03-15

廣東古鎮裏的唐宋明清|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2025-04-04
大灣區古迹遺址

廣東古迹遺址中的嶺南文脈|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2025-04-29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1:40
團結香港基金呈獻節目《物暢其流》

持續更新|《物暢其流》第9集:數碼科技 推動香港物流「無紙化」

2025-05-19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1:40
團結香港基金呈獻節目《物暢其流》

持續更新|《物暢其流》第9集:數碼科技 推動香港物流「無紙化」

2025-05-19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Qiyuan Lu
盧麒元

盧麒元:500年殖民史本質就是階級鬥爭

2025-05-23
1888年5月30日

香港山頂纜車正式啟用

四月八 龍船透底挖

  這句話是廣東民間諺語,就是說從農曆四月初八開始,村民把龍船起出來,為端午節龍舟下水作準備。

  龍船為甚麼要「透底挖」?這與端午節的第一個傳統習俗——「起龍」有關。

  廣東地區水系發達、河網密布,龍舟競渡的風俗已有上千年歷史。為了保護龍舟免受潮濕天氣或蟲蛀等影響,會把龍舟深埋在河床泥土下,利用減少龍舟木與空氣的接觸,達到保護的效果。

  每年四月初八,就是村民從河底挖出來的日子了。為顯隆重,...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