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通識|園林中的「軒榭廊舫」是甚麽?

編輯︰流螢

  中國傳統園林建築中,除了有大家廣為熟悉的亭、台、樓、閣外,還有軒、榭、廊、舫這4種建築類型。究竟「軒榭廊舫」分別是甚麽?該如何分辨呢?

  「軒」其實和「亭」非常相似,首先,兩者都是供遊人休息、納涼、賞景的地方,傳統園林布局中,同樣屬於點綴性質的小型建築。

  軒,古意指的是有窗的長廊或小屋,多為高而寬敞的建築,一般置於園林中比較高或臨水的位置,類型多款且多變。

  如果要仔細區分軒和亭的話,可以看看内裏有沒有窗戶,有窗的多是軒,而沒有窗的則多是亭。

蘇州拙政園與誰同坐軒
蘇州拙政園是中國四大名園之一,當中,擁有扇形窗戶的「與誰同坐軒」是園林的一大特色。(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延伸閲讀:中國古鎮最多的地方在哪裏? 原來是這兩個省!

  榭,一般都是指水榭,顧名思義,這種建築是臨水而建的,平台的一部分會伸出水面,人們可以在此倚欄賞景。

  榭除了多建在水邊,也多建在水的南岸,這是為什麽?原來建築在南,水面在北,看到的景色是向陽的,如果反過來,水面反射陽光,除了十分刺眼之外,景色也不好看,可見古人對園林布局的講究。

南京鐘山流徽榭
流徽榭位於南京鐘山,頂為乳白琉璃瓦,綠色立柱支撑,三面臨水,外形十分別致。(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延伸閲讀:廬山中的「西湖」 如何迷倒詩魔白居易?

  廊,顧名思義就是長廊、走廊的意思,一般都會建在建築物的前面,在園林布局中,增加了空間的層次感。

  有了廊,建築的室内空間就不會輕易受到風雨侵襲,夏天的時候還能遮擋太陽,避避暑,為行走的途人提供一個舒適的空間。

北京頤和園長廊
北京頤和園長廊,又稱千柱廊,全長728米,梁枋上有逾14,000幅精美彩繪,被健力士世界紀錄評為世界上最長的木廊。(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與榭一樣,同樣都屬於園林中的水面建築,其實還有舫。

  舫是一種以仿照船隻造型的建築,雖然形似船但不能划動,因此又被稱為「不繫舟」。

  舫大多三面臨水,一面與陸地相連,除了供遊人觀賞水景外,還是一個遊玩設宴的地方。雖然不是真正的船,但置身於舫之上,也能享受在水中蕩漾的感覺。

北京頤和園清晏舫
北京頤和園石舫,又名清晏舫,位於昆明湖西北面,「船體」以巨石雕成,精巧華麗,是頤和園的著名建築之一。(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延伸閲讀:從漁民歌堂船到海上食府 回顧珍寶海鮮舫的前世今生

相關標籤

儂好:上海話與邵氏影城

  上海作為中國內地第二大城市,上海話,即上海吳語(又稱滬語)於1930年代曾盛極一時。50年代香港的文化及電影圈,曾是上海人的天下,不少圈內人都懂一兩句上海話。

  50年代,不少上海人移民香港,邵氏父子電影公司(即邵氏兄弟的前身)老闆邵醉翁便是其一。他操一口寧波上海話:「阿拉」(即我們)、「儂好」(即你好)、「謝謝儂」(即謝謝你),懂者不多。 

  老闆是上海人,編劇部聘用了不少上海文人,上海話曾一度充斥了整個片場,那年代曾有人吐嘈:「如果不懂上海話,千萬別...

「十三點」與「十二點六十分」

  「十三點」這上海方言,詞義大抵是怪裏怪氣、傻頭傻腦的,大多用作取笑或不傷感情的罵人話。

  由於使用頻率極高,由「十三點」這方言衍生出不少與「十三點」完全同義的隱詞或暗喻,看得令人會心微笑。

  例如「B拆開」便是「十三點」的同義詞,只不過這詞語已化身成一道謎題,要人動動腦筋猜一猜:把英文字母「B」字拆開,就成一豎一彎的阿拉伯數字「13」。

  另一個表示「十三點」的隱詞是「十二點六十分」...

中國文化通識|四大名樓是哪四座?

2023-05-14

中國文化通識|甚麼是須彌座?

2023-05-07
亭台樓閣

中國文化通識|「亭台樓閣」你分得清嗎?

2023-04-15

中國文化通識|甚麼是明間?

2023-04-09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荷蘭水蓋;荷蘭水;飽死荷蘭豆

趣談中國文化|勳章又叫「荷蘭水蓋」?盤點消失的「荷蘭」廣東話

2024-10-28
文化百科;趣談中國文化;陶淵明;五斗米

趣談中國文化|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 他的月薪有多少?

2024-04-17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