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村婦「奮豆」10年 讓雲南咖啡豆走進星巴克和聯合國

編輯︰紀小廷

  你在星巴克買的咖啡,有可能來自中國雲南的小村落;不單如此,當地的咖啡豆甚至是聯合國官員的心頭好。

  而這背後,有佤族女子葉萍數十年的「奮豆史」。這位被陳貝兒《無窮之路》採訪過的村婦,如何讓中國咖啡豆走向世界?

不顧閒言「拋頭露面」 葉萍衝破傳統種咖啡

  年約四十的葉萍,來自雲南一個海拔約1,500米的佤族村落——普洱市芒冒村。

  作為村中為數不多讀過書的女性,葉萍年輕時候就為了貼補家用走出家門,做茶葉生意。

  這個舉動在當時稱得上驚人。

  數十年前,芒冒村幾乎是從原始世界直接過渡到現代社會,即使到了千禧年前後,村子還一直維持「男主外、女主內」的生活模式——女人吃飯不上桌、平時不外出,只能在家做家務、湊子女,不單沒有地位,更可能遭受家暴。

雲南咖啡星巴克02
葉萍家鄉所在的佤族地區,在新中國成立之前還處在原始社會階段,婦女出來做生意算得上是反叛之舉。(網上圖片)

  葉萍出來做茶葉生意,說她「拋頭露面」、「不正經」的大有人在,但好在她得到了丈夫的支持:「我的老婆我怎麼不相信?你走好自己的路就行了。」 家人的信任幫她度過了「萬事難」的開頭。

  後來,茶葉生意略有所成,幾年之後,葉萍開始了嘗試種咖啡豆。

  儘管這種紅紅黑黑的果子對葉萍來說很陌生:「苦苦的不知道有甚麼好喝,就連牛羊都不願意吃。」但只要有市場,葉萍還是打算一試。

  2011年,葉萍以兒子的名字命名,成立了天宇咖啡合作社,又動員同村的幾十個姊妹一起加入,種植面積接近500畝。

  一切漸入正軌之時,現實卻給了她當頭一棒。

  2013年,當地遭遇了百年一遇的嚴重霜凍,第一次嘗試種咖啡豆以失敗告終。葉萍意識到,種咖啡豆光有決心還不夠,還需要技術和專業知識。

雲南咖啡星巴克佤族葉萍01
普洱:中國咖啡之都。(圖片來源:當代中國製圖)

雲南咖啡入選星巴克 成為聯合國禮物

  就在這時候,有咖啡企業在當地成立了種植者支持中心,一些年輕的農藝師隨計劃入駐到村裏,為咖啡農提供免費培訓和技術支援。

  葉萍為了改進種植技術,趕緊前去取經,有系統地進行學習。

  在農藝師的指導下,合作社給咖啡田做了營養成分測試,量體裁衣地配置肥料,加之不斷改進除蟲、加工、排水等工序,種出來的咖啡豆產生了質的變化。

雲南咖啡星巴克03
葉萍堅持「奮豆」數十年遇到形形色色的困難,不過她堅信「不是見到希望才去堅持,而是咬緊牙關堅持,才會看到希望。」(網上圖片)

  除了種植,葉萍也開始學習歎咖啡,試着分析產地、品鑒香氣。「你不喝的話,別人問你好不好,你也說不出來。所以一定要方方面面去了解、學習,才能有主導權。」為了真正了解自己手中的豆子,她嘗遍了世界各地的咖啡,慢慢品出了其中的美妙之處。

  2018年,葉萍種植的咖啡豆拿下了行業大賽第一名。

  3年之後,她的豆子被星巴克高端線「臻選系列」選中,意味着在全世界的星巴克,都有機會喝到這款豆子。

雲南咖啡星巴克06
雀巢、星巴克等國際大牌,到瑞幸、Manner等國產潮牌,近年都開始採用雲南咖啡。圖為2021年,葉萍所產的咖啡豆被星巴克高端線選中。(網上圖片)

  不單如此,這款豆子還走進了聯合國。

  2021年,中國駐聯合國代表張軍將她的咖啡豆作為禮物贈送給各國代表。回看這件事,葉萍仍然很激動:「我的目標是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我們中國也能產出自己的好咖啡。」

雲南咖啡星巴克04
2021年,中國駐聯合國代表張軍給各國代表贈送來自中國的禮物,葉萍所生產的雲南咖啡豆(右)就位列其中。(網上圖片)

  葉萍此時已經成了半個名人,就連TVB《無窮之路》節目組來到雲南,也一眼看中了她的故事,將她的經歷介紹給香港觀眾。

透過咖啡細味人生 「先苦後甜然後是錢」

  與此同時,村裏的情況也在一點點發生改變。

  目前咖啡合作社當中,女性員工佔8成,她們有了收入,在家裏有了地位和話語權,「自己賺錢自己花,感覺很爽」。

雲南咖啡星巴克05
葉萍帶動當地的婦女就業,令她們的收入和地位都有所提高。(網上圖片)

  數十年與咖啡日夜相伴,對葉萍來說,咖啡豆不再是簡單的謀生工具,更是她的愛好和事業,讓她從中細味人生。

  「咖啡就像我們的人生,剛開始你不懂的時候只覺得苦,其實它苦中有甜。先苦後甜、再是錢。苦已經過了......」後半句話她沒有說出口,但當中的期盼和希望不言自明。

雲南咖啡佤族種植08
雲南少數民族:佤族。(圖片來源:當代中國製圖)

  延伸閱讀:6400家咖啡店|最愛咖啡的城市是上海?

  延伸閱讀:Manner Coffee「上海咖啡性價比之王」登陸香港 成功能否複製? 

《小小的我》擁抱大大的夢想 易烊千璽演繹腦癱患者勵志人生

2025-04-01
手工耿;KOL;網紅

發明廢品吸引千萬fans?他是「無用良品」創始人手工耿|KOL時代

2023-02-20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2025-04-08

運動健兒

桌球世界冠軍趙心童

桌球|世界冠軍趙心童創歷史 年少成名曾迷失毀前途

2025-05-07

影視巨星

謝霆鋒

謝霆鋒啟德開騷 香港歌手第1人 影視商界齊頭並進

2025-05-01

時代英雄

國產戰機一戰成名 懷緬「殲-10之父」宋文驄

2025-05-23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2025-03-20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2025-03-17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2025-04-08

運動健兒

桌球世界冠軍趙心童

桌球|世界冠軍趙心童創歷史 年少成名曾迷失毀前途

2025-05-07

影視巨星

謝霆鋒

謝霆鋒啟德開騷 香港歌手第1人 影視商界齊頭並進

2025-05-01

時代英雄

國產戰機一戰成名 懷緬「殲-10之父」宋文驄

2025-05-23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2025-03-20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2025-03-17
編輯推薦
香港故宮多媒體互動展 「『紋』以載道」

香港故宮多媒體新展 「『紋』以載道」探尋紫禁城的紋樣密碼

2025-05-20
大灣區現代園林

廣東現代園林中的跨界演繹|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2025-03-20

重生的廣東古城 延續的根脈|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2025-04-11
大灣區古迹

廣東古迹遺址中的破浪之路|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2025-05-03
大灣區古典園林-嶺南四大名園

廣東古典園林中的嶺南風情|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2025-03-15

廣東古鎮裏的唐宋明清|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2025-04-04
大灣區古迹遺址

廣東古迹遺址中的嶺南文脈|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2025-04-29
大灣區現代園林

廣東現代園林中的跨界演繹|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2025-03-20

重生的廣東古城 延續的根脈|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2025-04-11
大灣區古迹

廣東古迹遺址中的破浪之路|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2025-05-03
大灣區古典園林-嶺南四大名園

廣東古典園林中的嶺南風情|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2025-03-15

廣東古鎮裏的唐宋明清|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2025-04-04
大灣區古迹遺址

廣東古迹遺址中的嶺南文脈|灣區自由行人文篇

2025-04-29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1:40
團結香港基金呈獻節目《物暢其流》

持續更新|《物暢其流》第8集:跨境一鎖 科技簡化清關流程

2025-05-19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1:40
團結香港基金呈獻節目《物暢其流》

持續更新|《物暢其流》第8集:跨境一鎖 科技簡化清關流程

2025-05-19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Qiyuan Lu
盧麒元

盧麒元:500年殖民史本質就是階級鬥爭

2025-05-23
清明插柳 端午插艾

  端午節的習俗,除了吃糉子划龍舟外,還有插艾,古時便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一詞。

  這句話最早見於南朝《荊楚歲時記》(南朝梁):「五月五日……採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

  宋朝《東京夢華錄》:「端午……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賣桃、柳、葵花、艾草等,士庶家釘艾人於門上。」

  清朝《燕京歲時記》:「端午日用菖蒲、艾子插於門旁,以禳不祥。」

  艾有去袪濕毒、邪氣之效,古時...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