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通識|髹漆貼金是甚麽?

編輯︰流螢

  在北京故宮太和殿中央擺放的龍椅,看起來金光燦燦,但原來並非用純金製作,而是通過一種髹漆貼金工藝打造而成。究竟甚麽是髹漆?整個工藝過程又是怎樣的?

  髹漆(髹 粵音:「休」),是中國傳統雕漆工藝的工序之一,意思即是將漆塗抹於器物上,最早發現的漆器為6,000多年前的「木胎朱漆碗」,可見髹漆工藝的歷史源遠流長。

  在北京故宮的太和殿内,同樣運用到了這項古老工藝。在大殿中央擺放的金色龍椅,正是通過髹漆貼金工藝,將木頭打造成黃金的效果。

  那麽過程是怎樣的?首先將黃金在特製的膠水中研磨,之後去膠、曬乾變成金粉,再用絲綿拂掃到上了膠的木製龍椅上,最後罩上一層透明的漆便大功告成,形成金光閃閃的效果。

太和殿龍椅
位於北京故宮太和殿中央的龍椅,原來並非純金打造,而是通過髹漆貼金工藝,形成黃金的效果,圖為太和殿内景。(圖片來源:北京故宮博物院)
相關標籤

光棍

  「光棍」這用語,對香港人而言一點都不陌生,人人都知道就是「單身一族」的意思。原來這個詞彙早在元朝已有,最初泛指流氓、無賴,甚麼呢?

  「光棍佬教仔,便宜莫貪」這諺語中的「光棍佬」,便是騙子的意思。古時民間一直稱無賴、流氓一類人物為「光棍」。在《元曲選·殺狗勸夫》楔子中有:「卻信着這兩個光棍,搬壞了俺一家兒也。」明清兩代,「光棍」成為官方對流氓的通稱,《大清律》中則有「光棍例」,用來處置流氓罪。

  「光棍」代指單身的用法,最早也...

九龍壁與「九五之尊」

  九五之尊象征帝位,這個詞出自《易·幹》:「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而紫禁城內就有不少象徵九五之尊的地標,其中一個就是九龍壁。

  位於紫禁城寧壽宮區的皇極門外,有一座長29.4米、高3.5米、厚0.45米的九龍壁,是一座背倚宮牆而建的單面琉璃影壁。該九龍壁建於乾隆三十七年(772年),壁上有九條大龍,正中央是黃龍,兩側各四條行龍。 

  古人把數字分為「陽」和「陰」,陽數之中,九是極數,五則居中,「九五」之制是為天子之尊的重...

香港故宮多媒體互動展 「『紋』以載道」

香港故宮多媒體新展 「『紋』以載道」探尋紫禁城的紋樣密碼

2025-05-20
更鐘

中國文化通識|更鐘是甚麽?

2022-10-22

中國文化通識|數字也分陰陽?

2022-10-15
中國文化

趣談中國文化|「三句不離本行」背後有段古?

2022-10-01

中國文化通識|面闊和進深的意思是?

2022-09-24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荷蘭水蓋;荷蘭水;飽死荷蘭豆

趣談中國文化|勳章又叫「荷蘭水蓋」?盤點消失的「荷蘭」廣東話

2024-10-28
文化百科;趣談中國文化;陶淵明;五斗米

趣談中國文化|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 他的月薪有多少?

2024-04-17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