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通識|「三山五岳」是甚麼地方?

編輯︰聞華

     大家常用「三山五岳」這個成語來代指中國名山,或是代指中國各地。那麼「三山」在哪裏?「五岳」又是哪五座山呢?

      「三山」通常指中國神話中海上的三座仙山:蓬萊、瀛洲、方丈,其具體方位無法考證。

      「五岳」則是指中國的五座名山:東岳泰山(位於山東)、西岳華山(位於陝西)、中岳嵩山(位於河南)、北岳恆山(位於山西)以及南岳衡山(位於湖南)。

      五岳的說法,最早出自儒家經典《周禮》和《禮記》,與遠古山川崇拜和君主的祭祀活動有關,形成獨特的五岳文化,但五岳具體是指哪五座山,是在秦、漢時期才獲得官方認證。

      歷史上,東岳、西岳、中岳這三座山地位穩固,南岳、北岳則有幾次變動。隋朝時確定南岳為衡山,明、清時期又將北岳改為恆山,沿用至今。

西嶽華山雲海
三山五岳中,西岳華山以險峻聞名,金庸小說《笑傲江湖》的主角令狐沖,就出身自華山的華山派。(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相關標籤

儂好:上海話與邵氏影城

  上海作為中國內地第二大城市,上海話,即上海吳語(又稱滬語)於1930年代曾盛極一時。50年代香港的文化及電影圈,曾是上海人的天下,不少圈內人都懂一兩句上海話。

  50年代,不少上海人移民香港,邵氏父子電影公司(即邵氏兄弟的前身)老闆邵醉翁便是其一。他操一口寧波上海話:「阿拉」(即我們)、「儂好」(即你好)、「謝謝儂」(即謝謝你),懂者不多。 

  老闆是上海人,編劇部聘用了不少上海文人,上海話曾一度充斥了整個片場,那年代曾有人吐嘈:「如果不懂上海話,千萬別...

「十三點」與「十二點六十分」

  「十三點」這上海方言,詞義大抵是怪裏怪氣、傻頭傻腦的,大多用作取笑或不傷感情的罵人話。

  由於使用頻率極高,由「十三點」這方言衍生出不少與「十三點」完全同義的隱詞或暗喻,看得令人會心微笑。

  例如「B拆開」便是「十三點」的同義詞,只不過這詞語已化身成一道謎題,要人動動腦筋猜一猜:把英文字母「B」字拆開,就成一豎一彎的阿拉伯數字「13」。

  另一個表示「十三點」的隱詞是「十二點六十分」...

趣談中國文化|孟母為何三遷?

2022-09-03
侗族鼓樓

中國文化通識|侗族鼓樓是甚麽建築?

2022-08-27
藻井

中國文化通識|藻井是甚麼?

2022-08-13

趣談中國文化|「人有三急」是指哪「三急」?

2022-08-06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荷蘭水蓋;荷蘭水;飽死荷蘭豆

趣談中國文化|勳章又叫「荷蘭水蓋」?盤點消失的「荷蘭」廣東話

2024-10-28
文化百科;趣談中國文化;陶淵明;五斗米

趣談中國文化|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 他的月薪有多少?

2024-04-17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