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好當代中國的故事 莫言筆下的鄉土情懷

撰文︰郭曉陽

  俗語說,作家都是會說故事的人。說故事的作家多,但能說好故事的作家少,能夠獲得大眾認同的作家就更少。莫言是首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當代中國作家,他的作品不但成功打入英語世界,更將當代中國的社會故事傳揚至世界舞台,靠的就是說好故事,說好真實的生活故事,說好一個屬於中國人的故事。

當代中國文學 刻畫中國人的面貌

  原名管謨業的莫言,因為作品包含極具個人特色的魔幻現實主義,讓他的作品獲得諾貝爾評審的肯定,獲得2012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是諾貝爾獎頒獎112年來,首個登上瑞典斯德哥爾摩市政大廳的頒獎殿堂的當代中國的中國籍作家。

  文學作品分很多種,莫言的作品可說是當代中國的人文文學經典,而分辨人文文學的高下,就在於作品對人性的刻畫有多深層次。從《透明的紅蘿蔔》到《紅高粱》、再到《豐乳肥臀》和《蛙》,無一不是關於中國人的故事,無一不是將中國人的精神面貌刻畫出來。

當代中國-莫言
莫言的作品充滿了鄉愁和情懷,也正是這種寫實的文學特色,讓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圖片來源:AP)

  莫言的創作路並非一帆風順。他首次發表作品是在上世紀80年代初,其小說處女作《春夜雨霏霏》沒有引起太大的迴響,直到1984年的一次軍藝文學研討會上,莫言對當時已經小有名氣的作家李存葆的作品《山中,那十九座墳塋》提出批評後,引發在座當代中國文學界同仁激烈反駁後,才令莫言狠下決心,埋首創作,決心寫出更好的作品。

  不久,首部為人熟悉的作品《金色的紅蘿蔔》誕生,小說描寫孤苦無依的黑孩在後母的虐待和社會的冷漠中,磨練出對苦難的非凡忍耐力,並在苦難中所產生的美麗幻覺的毀滅。故事其後改名為《透明的紅蘿蔔》,並由解放軍藝術學院推薦給當代中國小說雜誌《中國作家》,正式發表後,引發文壇的巨大關注。從那時候開始,莫言才正式走進文學界的視野。

當代中國-莫言
電影《紅高粱》的原作正是出自莫言。(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莫言的作品之所以吸引,就是因為他所寫的故事充滿對當代中國真實和對生活的刻畫,而且將他自己的所見所聞,以及身邊朋友的經歷表現出來,讓文章有種真實的存在感。這種從細節入手,從生活取材的風格,讓作品充滿現實性,但在現實的題材中,莫言又會加入一些魔幻的元素,讓故事有種與現實的衝擊在其中。

創作真實當代中國 融入生活化的經歷

  小說表面上是在講故事,實際上是對於人性的考察,這是莫言對寫文章的定義。

  從最初的短篇作品。到獲獎的長篇小說,莫言就是因為對人的深層次刻畫,以及對人性的寫實式描寫,獲得大眾的認同。

當代中國-莫言
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他在東北的舊居也成為了大眾參觀的景點。(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莫言的作品中,最為人熟悉的,相信是曾經改編過成為電影的《紅高粱》。這部以抗日戰爭,以及上世紀30、40年代的高密東北鄉民間生活為背景的故事,成為電影後不但紅遍當代中國,更開始被西方文化界認識,讓莫言的文學作品正式登上世界的舞台。

堅持風格 描寫當代中國農村鄉土風情

  即使被世界文學所接納後,莫言並沒有放棄自己的寫作原則和理念,並沒有為此去改編寫作方向。在《紅高粱》系列出版後的30年裏面,莫言還是一直講高密東北鄉的故事作為主軸:《紅高粱》寫的是「我爺爺我奶奶」、上世紀90年代中期的《豐乳肥臀》寫的是「我爹我媽」、直到2005年出版的《生死疲勞》就寫了「我」這一代人。

當代中國-莫言
莫言的作品充滿真實性,是認識當代中國的社會和風俗的一個好途徑。(圖片來源:Getty)

  正是堅持風格,讓莫言沒有迷失在寫作的道路上,也讓莫言的作品成功塑造出一個獨特的風格。

  莫言曾經說過,其實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講述當代中國的故事,作家用筆,演員在舞台,即使工人和農民,也在講中國故事,只不過大家的職業不同罷了。讓外國人了解到中國人的精神面貌,這是作家講故事的最根本的目的。這就是莫言心中的當代中國文學。

相關標籤

工夫茶 vs 功夫茶  

  潮州人吃飯喝茶,都用「食」字,「食飯」叫「蓆伴」,喝茶叫「食茶」(音:蓆嗲),當中又最愛喝「工夫茶」。

  「工夫茶」的「工夫」,跟「打功夫」的「功夫」並不一樣。「工夫茶」一詞最早出現在清康熙年間,據說是福建武夷山上最上品的茶種,慢慢演變成一種品茶的程式,即泡茶的動作及過程。 

  「工夫茶」(音:近扶爹)的「工夫」,在潮州話的意思是仔細、講究的意思,而不是耍功夫的「功夫」。

  泡工夫茶需要用一個細小的...

儂好:上海話與邵氏影城

  上海作為中國內地第二大城市,上海話,即上海吳語(又稱滬語)於1930年代曾盛極一時。50年代香港的文化及電影圈,曾是上海人的天下,不少圈內人都懂一兩句上海話。

  50年代,不少上海人移民香港,邵氏父子電影公司(即邵氏兄弟的前身)老闆邵醉翁便是其一。他操一口寧波上海話:「阿拉」(即我們)、「儂好」(即你好)、「謝謝儂」(即謝謝你),懂者不多。 

  老闆是上海人,編劇部聘用了不少上海文人,上海話曾一度充斥了整個片場,那年代曾有人吐嘈:「如果不懂上海話,千萬別...

「十三點」與「十二點六十分」

  「十三點」這上海方言,詞義大抵是怪裏怪氣、傻頭傻腦的,大多用作取笑或不傷感情的罵人話。

  由於使用頻率極高,由「十三點」這方言衍生出不少與「十三點」完全同義的隱詞或暗喻,看得令人會心微笑。

  例如「B拆開」便是「十三點」的同義詞,只不過這詞語已化身成一道謎題,要人動動腦筋猜一猜:把英文字母「B」字拆開,就成一豎一彎的阿拉伯數字「13」。

  另一個表示「十三點」的隱詞是「十二點六十分」...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相關每周主題

放下傷心往事 崔琦63年後重踏故鄉

2021-03-18
當代中國-高錕初到香港

舉家離開上海 高錕初到香港

2020-12-10
當代中國-高錕-高錕中大面試記

高錕中大面試記

2020-11-26

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 屠呦呦用「中國神藥」改變世界

2021-11-29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百歲楊振寧的家國情懷

2022-03-12
當代中國-莫言

說好當代中國的故事 莫言筆下的鄉土情懷

2020-11-06

12歲隻身從河南農村來港 崔琦踏上諾貝爾獎之路

2021-02-18

放下傷心往事 崔琦63年後重踏故鄉

2021-03-18
當代中國-高錕初到香港

舉家離開上海 高錕初到香港

2020-12-10
當代中國-高錕-高錕中大面試記

高錕中大面試記

2020-11-26

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 屠呦呦用「中國神藥」改變世界

2021-11-29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百歲楊振寧的家國情懷

2022-03-12
當代中國-莫言

說好當代中國的故事 莫言筆下的鄉土情懷

2020-11-06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2025-04-08

運動健兒

桌球世界冠軍趙心童

桌球|世界冠軍趙心童創歷史 年少成名曾迷失毀前途

2025-05-07

影視巨星

謝霆鋒

謝霆鋒啟德開騷 香港歌手第1人 影視商界齊頭並進

2025-05-01

時代英雄

王承書 鮮為人知的原子彈女功臣

2025-02-10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2025-03-20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2025-03-17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2025-04-08

運動健兒

桌球世界冠軍趙心童

桌球|世界冠軍趙心童創歷史 年少成名曾迷失毀前途

2025-05-07

影視巨星

謝霆鋒

謝霆鋒啟德開騷 香港歌手第1人 影視商界齊頭並進

2025-05-01

時代英雄

王承書 鮮為人知的原子彈女功臣

2025-02-10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2025-03-20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2025-03-17
編輯推薦

深圳也有沙田 葵涌 西貢?香港 深圳有多少相同地名?|神州冷知識

2025-05-08
1:59
當代中國-智慧生活-亦莊無人駕駛

科幻變現實!北京亦莊打造「無人駕駛之城」

2022-07-04
廣州南沙區在自動駕駛發展上一直處於廣州及至粵港澳大灣區前列

公民科考察|無人駕駛、智能碼頭全國前列 南沙科創機會處處

2022-10-18
2:01

無人駕駛小巴免費坐 廣州智能汽車項目規模居內地前列

2022-01-19
新能源汽車

競逐中國「新能源汽車之都」 哪座城市脫穎而出?

2024-01-04

中國電動車的「領航員」 香港科學家陳清泉

2023-11-08
電動車電池;寧德時代

從無名之輩到全球霸主 中國建立電動車電池王國

2023-09-25

近400萬個|中國新能源車充電樁 規模全球最大

2022-08-24
1:59
當代中國-智慧生活-亦莊無人駕駛

科幻變現實!北京亦莊打造「無人駕駛之城」

2022-07-04
廣州南沙區在自動駕駛發展上一直處於廣州及至粵港澳大灣區前列

公民科考察|無人駕駛、智能碼頭全國前列 南沙科創機會處處

2022-10-18
2:01

無人駕駛小巴免費坐 廣州智能汽車項目規模居內地前列

2022-01-19
新能源汽車

競逐中國「新能源汽車之都」 哪座城市脫穎而出?

2024-01-04

中國電動車的「領航員」 香港科學家陳清泉

2023-11-08
電動車電池;寧德時代

從無名之輩到全球霸主 中國建立電動車電池王國

2023-09-25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老鐵匠的古董紫砂壺

2025-05-07
1989年5月15日
戈爾巴喬夫訪華

蘇聯最高領導人戈爾巴喬夫訪華

旺角為何叫Mongkok?

  旺角是九龍繁盛區域之一,每天車水馬龍,行人肩摩轂擊,配上「旺」這個字最貼切不過,但在近一百年前,旺角仍叫舊有稱呼「芒角」,而其英文名亦一直叫Mongkok,而非Wongkok。

  古時的旺角,一點也不旺,更有芒草叢生,像一隻牛角伸入海,故稱為芒角咀,附近的村落便稱為芒角村。根據《新安縣誌》所載,早期的香港,芒角村以客家人居住為主,約有200人聚居,村民以種菜(西洋菜、通菜)、種花、養雞、養豬為生。

  1860年代,九龍半島被割讓給英國,芒角村村民於是將所種的蔬菜、花朵、家...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