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0-11-07
繆斯無處不在,一般人都會覺得設計美學是由天分影響,但設計的靈感卻原來可以來自生活。被譽為現代主義建築的最後大師的貝聿銘,竟然是從桌球場上找到設計靈感,那些精緻的建築就是從幾何概念而來;而從他的概念當中,我們還可以看到不少結合了西方和中國文化的建築思維。
上海結合西方與中國文化 接觸全新思想風格
原來,少年貝聿銘是位桌球好手,這是當代中國年輕人流行的娛樂活動,而他很多年後意識到,桌球令他了解幾何的概念,同時,也是一種策略遊戲,「桌球中確實存在一些作為建築師所需具備的要素」。
說起桌球,便不得不提到上海,這座令貝聿銘萌發建築師夢想的當代中國城市。1920年代的上海被譽為「東方巴黎」,非常國際化,10歲的貝聿銘隨父親由香港移居上海後,新的思想、建築、藝術和生活方式,都讓他受益匪淺。他從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中看到了西方新建築風格的萌芽,並深深為之吸引,「從那一刻起,我開始想做建築師」。
上海令貝聿銘「看到未來」,蘇州園林給他留下了難以磨滅的「中國印記」。貝聿銘出身蘇州望族,少年時期,每年夏天都會回蘇州生活。他對貝家私家園林「獅子林」中的有着傳統中國文化的建築和稀奇古怪的太湖石深感興趣,這段經歷令他領會到日常生活與建築之間的關係,對他的設計理念產生相當大的影響。
蘇州園林讓貝聿銘認識到,創意是人類的巧手和自然的共同結晶。「建築師要使他所設計的建築與那裏的流水相一致,並成為既對流水充分考慮又受人歡迎的表現形式。」他在一次採訪中如是說。
故鄉蘇州園林 作品蘊含傳統及當代中國元素
這正暗合了中國傳統哲學及中國文化當中的「天人合一論」。雖然在美國留學、成名,但貝聿銘的作品中,常蘊含中國傳統文化元素。
例如他的代表作之一,香港「地標」中銀大廈,被視為傳統中國文化與先進技術的結晶,成功克服了環境、成本、風水三大挑戰。其設計靈感來源於竹子的「節節高升」,以四組三棱柱作為主要承重點;使用混凝土充當「膠水」黏合所有的結構,內部毋需建造支柱,這個創新的設計成功解決了環境和成本的難題:足夠堅固以抵禦強烈颱風,所用鋼筋節省逾三成。
貝聿銘坦言,「風水」是他在香港遇到的主要問題。中銀大廈獨特的四面體造型被指棱角過多,前港督衞弈信(David Wilson)曾投訴其尖角正對港督府(現禮賓府),要種樹化解。大廈外墻的鋁條原本呈X型,中銀高層認為不吉利,貝聿銘於是取走部分鋁條,令整體造型看似鑽石形狀。他將大樓外空間設計成「中式園林」,瀑布、假山、花木自成一景,流水從大樓兩側潺潺而下,匯入水池,隱喻聚財。
又如日本美秀美術館的設計靈感,則來源於東晉詩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
東方與西方、商業與藝術、現代與傳統的融合,造就了貝聿銘的獨特風格。1983年普利茲克建築獎授予貝聿銘時,稱讚他帶來了「本世紀最優美的內部空間和外部形體」,始終關注建築周邊的環境,對於材料的嫺熟運用達到了「詩一般的境界」,可謂名副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