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記沉迷中國古代科技 1:1復原《天工開物》工具

撰文︰言寺

  立軸式風車、水連九磨這些名詞現代人覺得陌生,但在古代,它們是常見的勞作工具,被記錄在「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天工開物》中。在重慶,75歲的湯家祿用50多年,按照《天工開物》1:1復原了近30件古科技工具,讓古代智慧重現眼前。

與《天工開物》相遇 開啟古代科技探索之旅

  1966年,湯家祿來到重慶某研究所工作。一次機緣巧合下,他看到山區農民通過木頭撞擊的方式榨取菜籽油,令他深感好奇。向農民細問,原來山區內還有很多不同的傳統農業生產工具,令他更有興趣一探究竟。

天工開物-復原古代科技01
20世紀80年代,湯家祿偶然得知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的《天工開物》,他不惜花「天價」複印。 (網上圖片)

  過去關於中國古科技研究的書籍極少,《天工開物》是當中其中一本最全面和詳盡的,於是湯家祿萌生了1:1復原書內工具的念頭:「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發明和製造,所以我們有這個任務,要把這個傳承下去。」

  2004年,湯家祿帶着他的《天工開物》到全國各地進行考察。他用了三年時間先後去過四川、陝西、貴州、江西、浙江等地,拜訪了不少研究古科技的專家。

  掌握了古科技的知識和圖紙後,湯家祿開始動手復原這些生產工具。雖然他從未學過相關技藝,卻能僅憑古書上的平面圖將一個個千百年前的古科技復原再現。

湯家祿復原漢代的一牛八磨。(網上圖片)

  時至今日,湯家祿已經收集了200多張古科技圖紙。他還按照《天工開物》書中記載,1:1復原了漢代水連九磨、一牛八磨、舂車、水力糅茶機等20多件古科技工具。

  其中最令他自豪的就是漢代水力鼓風機——利用水力作原動力,推動鼓風吹火的冶鐵裝置。這種機械用的力量少而效能大,發明時間更比歐洲早了上千年,是世界上最早的鼓風機,令人不禁讚歎中國古人的智慧。

  為了這項復原工程,他還邀請了4位農民木工一起製作,他們農忙時則回家務農,農閒時就一起復原,30年來風雨不改。

天工開物-古代科技復原03
湯家祿復原的中國立軸式風車。(網上圖片)

  延伸閱讀:廢棄材料製古風頭飾 女子「變廢為寶」傳承中國文化

用盡整副身家復原古代發明 傳承中國智慧

  有人不禁猜測:有這麼多資金拿來從事復原工程,湯家祿肯定是個有錢人。事實並非如此。

  湯家祿的經費源於自己的退休金和積蓄,買設備和材料的費用、農民木工的人工等等,大概就投入了40多萬元,除了自己的積蓄外,他還因此欠下債務。不少人表示不解,但他認為非常值得:「我自己花那點錢,我認為不是錢,因為我得到的東西遠超於它,我們可以向下一代傳播中國文化的發展史。」

天工開物-復原古代科技04
湯家祿從未學過相關技藝,卻能夠僅憑古書上的平面圖將一個個千百年前的古科技復原再現。 (網上圖片)

  除了研究和復原的工作,湯家祿還熱衷利用教育向大眾推廣古代科技。每到周末,不少親子團、遊客會到湯家祿的「古科技研發中心」,參與他「古科技大講堂」的講課。學生除了聽課,還可以親眼見識成品,動手製作模型。最忙的時候,「古科技研發中心」一天要接待1,200多名學生,湯家祿一天要講八九堂課。  

  湯家祿50年來最大的願望,就是可以成立「古科技博物館」和生產古科技的基地,將農業生產工藝、紡織、風力、冶金、土陶、古代交通工具、古兵器都復原出來,展示中國古代的偉大發明。

  好消息是,湯家祿多年來的願望終於要實現了,在國家的支持下,他很快就要啟程去北京準備建設生產基地,把幾千年燦爛的文化一點點傳承下去。

  延伸閱讀:玩物不喪志 當手工木偶遇見中國文化  

相關標籤

工夫茶 vs 功夫茶  

  潮州人吃飯喝茶,都用「食」字,「食飯」叫「蓆伴」,喝茶叫「食茶」(音:蓆嗲),當中又最愛喝「工夫茶」。

  「工夫茶」的「工夫」,跟「打功夫」的「功夫」並不一樣。「工夫茶」一詞最早出現在清康熙年間,據說是福建武夷山上最上品的茶種,慢慢演變成一種品茶的程式,即泡茶的動作及過程。 

  「工夫茶」(音:近扶爹)的「工夫」,在潮州話的意思是仔細、講究的意思,而不是耍功夫的「功夫」。

  泡工夫茶需要用一個細小的...

儂好:上海話與邵氏影城

  上海作為中國內地第二大城市,上海話,即上海吳語(又稱滬語)於1930年代曾盛極一時。50年代香港的文化及電影圈,曾是上海人的天下,不少圈內人都懂一兩句上海話。

  50年代,不少上海人移民香港,邵氏父子電影公司(即邵氏兄弟的前身)老闆邵醉翁便是其一。他操一口寧波上海話:「阿拉」(即我們)、「儂好」(即你好)、「謝謝儂」(即謝謝你),懂者不多。 

  老闆是上海人,編劇部聘用了不少上海文人,上海話曾一度充斥了整個片場,那年代曾有人吐嘈:「如果不懂上海話,千萬別...

「十三點」與「十二點六十分」

  「十三點」這上海方言,詞義大抵是怪裏怪氣、傻頭傻腦的,大多用作取笑或不傷感情的罵人話。

  由於使用頻率極高,由「十三點」這方言衍生出不少與「十三點」完全同義的隱詞或暗喻,看得令人會心微笑。

  例如「B拆開」便是「十三點」的同義詞,只不過這詞語已化身成一道謎題,要人動動腦筋猜一猜:把英文字母「B」字拆開,就成一豎一彎的阿拉伯數字「13」。

  另一個表示「十三點」的隱詞是「十二點六十分」...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2025-04-08

運動健兒

桌球世界冠軍趙心童

桌球|世界冠軍趙心童創歷史 年少成名曾迷失毀前途

2025-05-07

影視巨星

謝霆鋒

謝霆鋒啟德開騷 香港歌手第1人 影視商界齊頭並進

2025-05-01

時代英雄

王承書 鮮為人知的原子彈女功臣

2025-02-10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2025-03-20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2025-03-17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2025-04-08

運動健兒

桌球世界冠軍趙心童

桌球|世界冠軍趙心童創歷史 年少成名曾迷失毀前途

2025-05-07

影視巨星

謝霆鋒

謝霆鋒啟德開騷 香港歌手第1人 影視商界齊頭並進

2025-05-01

時代英雄

王承書 鮮為人知的原子彈女功臣

2025-02-10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2025-03-20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2025-03-17
編輯推薦

深圳也有沙田 葵涌 西貢?香港 深圳有多少相同地名?|神州冷知識

2025-05-08

高鐵話你知之五|坐高鐵不想被噪音騷擾?有靜音車廂

2024-03-11

高鐵話你知之六|高鐵為何很少「通宵車」?

2025-01-24

高鐵話你知之七|每天第一班高鐵為何不載客?

2025-02-05

高鐵話你知之一|列車座位為甚麼沒有E?

2023-12-04

高鐵話你知之二|買了無座票=全程站?「三色燈密碼」幫你找空位

2023-12-26

高鐵話你知之三|高鐵月台「彩色地標」要怎樣看?

2024-01-03

高鐵話你知之四|高鐵為何沒有安全帶?

2024-01-22

高鐵話你知之五|坐高鐵不想被噪音騷擾?有靜音車廂

2024-03-11

高鐵話你知之六|高鐵為何很少「通宵車」?

2025-01-24

高鐵話你知之七|每天第一班高鐵為何不載客?

2025-02-05

高鐵話你知之一|列車座位為甚麼沒有E?

2023-12-04

高鐵話你知之二|買了無座票=全程站?「三色燈密碼」幫你找空位

2023-12-26

高鐵話你知之三|高鐵月台「彩色地標」要怎樣看?

2024-01-03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老鐵匠的古董紫砂壺

2025-05-07
2017年5月14日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舉行

二百五

  說人「二百五」,就是嘲諷別人蠢,不會動腦袋。這個詞在不少地方都流行。而吳語、客家話也長期流行它的變體「兩百五」。現時,全國普遍都懂「二百五」這個方言,但你又知道它的來歴嗎?

  據說戰國時期,齊國大臣們嫉妒蘇秦,派刺客殺了他。齊王誓要捉拿刺客報仇,謊稱蘇秦是內奸,表示要以千兩黃金獎賞除掉這內奸之功臣。結果有四人自稱是刺客,請齊王各賞他們二百五十兩黃金,齊王就將這四個「二百五」斬了。

  另外一個說法,古時五百兩銀子稱為「一封」,二百五十兩就是「半封」,「半封」諧音「半瘋」...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