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2-03-20
現在我們去逛街,首選多數是大大小小的商場,但在1970、80年代,香港的商場寥寥可數,當時很多人假日逛街都會選擇去旺角「女人街」(通菜街)。這個1975年成立、全港第1個小販認可區,勝在貨品種類繁多,價錢便宜,必定找到平靚正的水心貨。
50、60年代大批內地移民抵港 謀求生計做街頭小販
1950、60年代,大批內地民眾湧往香港,他們大多數學歷不高和低技術,為了謀求生計,都紛紛成為小販,販賣各式食品、日用品、衣服等。漸漸地,街頭小販成為香港的特色之一。
在人多聚集的街道、行人天橋、隧道、學校附近等,都可以發現小販的蹤迹。不少人放工後,或中、小學生放學後,都愛穿梭在多檔流動熟食小販檔之間,吃串魚蛋、燒賣,再來兩串豬頭肉和墨魚,或者叫個車仔檔油麵加大腸、蘿蔔和豬皮,即場大快朵頤。家庭主婦就喜愛到鄰近的地攤小販檔,添置蔬菜、肉食或日用品等。
延伸閱讀:【香港街市】從小販「走鬼檔」 變成如今的市政商場街市
小販聚集引起衛生阻街問題 劃定小販認可區方便管理
當時港英政府對小販甚少監管,有估計1970年代香港超過30萬人從事小販行業。很多小販都是無牌經營,他們聚集街頭逐漸造成健康衛生、交通阻塞和環境滋擾等問題。
為了改善情況,將小販規範化管理,當時的市政局於1975年3月14日劃定首批20個地點為小販認可區;而旺角亞皆老街至山東街的一段通菜街,就成為了首個小販認可區。
由於這個小販認可區初期專門售賣女性服裝、手袋、手錶、飾物等女性用品,因而俗稱女人街。
延伸閱讀:回顧香港歷史 為什麼上環大笪地會消失?
女人街成為首個小販認可區 價廉物美吸引遊客觀光購物
通常小販會用鐵枝架起十多呎高的紅白藍色帆布,來區分開攤檔位置,再在上面掛上各種商品。當你走進女人街時,一抬頭就可以看到高高懸掛着的各種潮流產品,琳琅滿目,令人目不暇給。
由於出售的商品都價廉物美,所以不單吸引港人幫襯,也有很多中外遊客前來觀光購物,被譽為訪港必到的熱點。
延伸閱讀:中環街市舊照片 看香港歷史變遷
女人街自70年代成為小販認可區後,便是香港人的逛街熱點。轉眼間走過了40多年,時至今日,女人街售賣的商品已變得多元化,包括男女服裝、內衣、化粧品、手錶飾物、玩具、書包、背囊、旅行喼、毛公仔等等,林林總總,依舊為香港人提供廉價的消閒購物選擇,也讓很多人做小販拼搏謀生養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