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詩9年奪兩牌 香港第一人

撰文︰華思齊

  她曾經攀上奧運高峰,但也試過在這裏跌入低谷。奧運,或許對李慧詩來說,又愛又恨。5年前,背負獎牌希望的「牛下女車神」在里約奧運不慎「炒車」,失落奪標資格,她事後哭成淚人,那一幕教人痛心。5年後,李慧詩跨過傷痛,不再計較得失,直言要享受賽事,為自己而戰。

  今屆東京奧運,李慧詩最終在爭先賽奪得一面銅牌,是繼2012年倫敦奧運凱琳賽銅牌後第二面奧運獎牌,成為香港有史以來首位在兩屆奧運奪獎的運動員,她的體育成就和堅毅精神,有目共睹。

里約奧運跌倒 恩師病逝 李慧詩大受打擊

  2016年,無疑是李慧詩最難捱的一年,先在巴西里約奧運重重摔了一跤,繼而失去陪伴征戰多年的恩師普林俊,連串打擊,一度讓她萌生去意。2018年,李慧詩離開單車3個月,賽場上英姿煥發的女車神,夜闌人靜也會寂寞也會累。

「輸得起才會贏,我並沒有氣餒,反而更明白人生無常,珍惜擁有的能力。無論結果如何,在十多年的運動員生涯裏,我嘗盡酸苦甘甜......每一段苦盡甘來的回憶和與團隊共同合作的成果,那美妙的經歷,已值得讓我回味一生。」儘管李慧詩(左一)未能在東京奧運凱琳賽奪獎,但相信她會在接着的爭先賽爭取好表現。 (圖片來源:Getty)

先天貧血 李慧詩克服訓練不言棄

  現年34歲的李慧詩,自小熱愛運動,中學時是短跑運動員,中三才被發掘出單車天賦;2004年會考後成為全職單車運動員,在體育界算是遲起步。

  單車運動,鍛煉高強度,要消耗大量體力。前香港單車隊領隊洪松陰曾經大讚李慧詩「骨格精奇」,但這位原來馳騁賽道多年的女車神,其實患有先天貧血,每次訓練後,疲勞及肌肉疼痛感覺,都會比一般人嚴重,恢復時間長,但她總不言棄。

  延伸閱讀【東京奧運】張家朗何詩蓓為港隊創歷史

李慧詩曾經說過:「有的痛只有自己承受,無法告訴別人。」她體育生涯最傷痛的事,莫過於2016年陪伴她征戰多年的教練普林俊(右)逝世。(圖片來源:Getty)

左手嚴重骨折 李慧詩曾被沈金康勸退

  2006年,僅成為全職運動員兩年的李慧詩,在一次公路訓練,因為閃避狗隻摔倒,左手嚴重骨折,一年間進行了3次手術,依然未能治癒骨裂,一度被教練沈金康勸退。但李慧詩不甘心,在漫長的養傷過程堅持練習。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獎牌光環背後,運動員背肩傷患,默默無聞練習,孤寂辛酸有誰知?

李慧詩是2012年倫敦奧運的持旗手。(圖片來源:Getty)

倫敦奧運一戰成名 李慧詩成牛下女車神

  2010年,李慧詩的努力迎來回報。她在廣州亞運平地一聲雷,在500米計時賽,擊敗中國「一姐」郭爽,打破亞洲紀錄;2012年再下一城,在倫敦奧運攀上運動生涯首個高峰,摘下女子場地單車凱林賽銅牌,為香港贏得有史以來第3面奧運獎牌。

  牛頭角屋邨妹一夜成名,成為家傳戶曉的「牛下女車神」,然而李慧詩後來說,獲獎之後她並不快樂。隊友相繼退役,加上奧運奪獎之後,她的名字變成香港單車隊的代名詞,彷彿比賽就有奪獎的責任,讓她迷失自己。

  延伸閱讀【東京奧運】港隊乒乓女團創香港創歷史

「每次訓練我都盡100%努力,無論最後得獎與否,我已在玩命,不會有遺憾。」圖為李慧詩於2012年摘下凱琳賽銅牌的一幕。(圖片來源:Getty)

幾年前人生低潮 李慧詩休戰重返校園

  2016年,李慧詩在里約奧運凱林賽,與澳洲選手Anna Meares撞車受傷,失落獎牌資格,成為她運動生涯的一道疤痕;加上恩師普林俊逝世,讓她的精緒跌入谷底。

  「無人會理解我的難過,我想用點時間放下一些事。」她開始逃避單車,逃避比賽。2017年亞洲室內運動會結束後,李慧詩宣布暫時不參予任何比賽,重返校園讀書,成為浸會大學創意及專業寫作系學生。

「我感謝自己走過的路。如果我不是在牛下(牛頭角下邨)長大,如果我沒有斷骨,就沒有今天的我。只要想想自己如何走到今天的位置,我就會踏實跟自己說:要謙卑。」李慧詩在上屆里約奧運不慎炒車,失落獎牌資格。(圖片來源:Getty)

認定對單車熱愛 李慧詩歸隊兼任助教

  她嘗試離開單車,過別的生活,但是,內心的「單車魂」終究還是把她帶回賽場。幾個月後,李慧詩重新歸隊,一邊當教練助理,一邊備戰雅加達亞運,取得兩金一銀的佳績。

  沉澱數年,李慧詩重整旗鼓,再度登上奧運舞台。她在比賽前說:「疫情下能夠參與一個那麼特別的奧運,已是奇迹。我能以最佳狀態去參加,很感恩香港有這樣一個環境給我,只要我準備得好,對我來說就是成功的奧運。」心理質素明顯成熟了。

  今屆東京奧運,李慧詩在伊豆單車館與世界各地的車手較勁,縱然先後在凱琳賽及競輪賽失利,但她抵住壓力,最終在閉幕日的爭先賽扳回一城,為自己、為香港贏得一面銅牌,成為本港有史以來首位在兩屆奧運登上頒獎台的選手。

  套用她上屆奧運給自己的勉勵:「輸得起才會贏,我並沒有氣餒,反而更明白人生無常,珍惜擁有的能力。無論結果如何,在十多年的運動員生涯裏,我嘗盡酸苦甘甜......每一段苦盡甘來的回憶和與團隊共同合作的成果,那美妙的經歷,已值得讓我回味一生。」

 
相關標籤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2025-04-08

運動健兒

挑戰人無類極限 何靜「無氧」登頂14座8000米高峰

2025-04-02

影視巨星

林子祥

樂壇傳奇林子祥 深情款款又豪邁激昂 用音樂感動觀眾

2025-04-24

時代英雄

王承書 鮮為人知的原子彈女功臣

2025-02-10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2025-03-20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2025-03-17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2025-04-08

運動健兒

挑戰人無類極限 何靜「無氧」登頂14座8000米高峰

2025-04-02

影視巨星

林子祥

樂壇傳奇林子祥 深情款款又豪邁激昂 用音樂感動觀眾

2025-04-24

時代英雄

王承書 鮮為人知的原子彈女功臣

2025-02-10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2025-03-20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2025-03-17
編輯推薦
大阪世博中國館

大阪世博|四川率先辦活動周 重點展陳三星堆及大熊貓|走進中國館

2025-04-23
1:40

世界名毯之一 加牙藏毯怎樣「活」在現代?

2022-06-29
1:40

讓燃料變身貢品?神奇「非遺」麥稈剪貼

2022-09-11
1:40

從工具到藝術品 油紙傘「撑起」中國風景

2022-08-10
1:40

驚艷世界的非遺「獨竹漂」絕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備?

2022-05-25
1:40

果核變身萬元藝術品 核雕的秘密是「千刀萬剮」?

2022-08-26
1:40

中國風象徵 千年瓷都景德鎮怎樣「復活」?

2022-08-31
1:40

烤鴨變「肯德鴨」?百年北京烤鴨怎樣創新傳承?

2022-08-19
1:40

世界名毯之一 加牙藏毯怎樣「活」在現代?

2022-06-29
1:40

讓燃料變身貢品?神奇「非遺」麥稈剪貼

2022-09-11
1:40

從工具到藝術品 油紙傘「撑起」中國風景

2022-08-10
1:40

驚艷世界的非遺「獨竹漂」絕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備?

2022-05-25
1:40

果核變身萬元藝術品 核雕的秘密是「千刀萬剮」?

2022-08-26
1:40

中國風象徵 千年瓷都景德鎮怎樣「復活」?

2022-08-31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菩薩與女鬼之間

2025-04-25
小紅書中美對帳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張維為:中美民間大對帳 加速中國文化復興

2025-04-23
中國經濟
羅思義
羅思義

羅思義看中國經濟問題根源

2025-04-19
一鑊粥  

    「一鑊粥」是廣東方言,比喻一團糟、一個爛攤子。這個詞由來是怎樣的呢?

  「一鑊粥」源自歇後語「煲燶粥——大煲夾渴」。

  粥的特性是粘稠,有如漿糊。粥煲燶了,便更為黏稠,又不能吃。粥的這個形態,反映做事並未完成,半途而廢,一塌糊塗。

  如果有人把「一鑊粥」來個胡搞,把粥搞成「泡沫」,就等同「搞到一鑊泡」,事態便更嚴重了。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