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1-07-06
1998年7月6日凌晨0時02分,最後一班由九龍城啟德機場飛往倫敦的航機起飛後,機場全部跑道關燈,象徵啟德機場的歷史任務完成。同時間,舊啟德搬遷往大嶼山赤鱲角香港國際機場的行動,已進展得如火如荼,同日早上6時30分,新機場正式開始運作,為回歸後的香港注入一支強心針。
興建香港國際機場 為回歸後穩定民心
為什麼要由舊啟德機場搬往大嶼山香港國際機場?一切源於「玫瑰園計劃」。
1989年六四事件後,香港出現信心危機,更觸發移民潮。當時港英政府為了穩定民心,推出「玫瑰園計劃」,耗資1,500億元大興土木搞基建,當中包括了新機場計劃,還有興建東涌新市鎮、機場鐵路及西區海底隊道等十項核心工程,為香港未來發展畫下藍圖。
延伸閱讀:九龍城寨清拆 「三不管」地帶寫入香港歷史
未遷往新機場前,位於市區的舊啟德機場自1980年代起,無論是跑道和停機坪的使用量,都已經逐漸飽和,不敷應用。1996年,啟德機場成為全球客運量第三位的機場,處理了2,950萬名旅客;在貨運方面,處理了156萬噸來自全世界各地的貨品,更列全球第1位,成績驕人。
香港國際機場啟用20年 客運貨運量升約3倍
啟德機場作為全球最繁忙的國際機場之一,對內對外都有興建新機場的需要。1998年搬至大嶼山香港國際機場後,客運及貨運量都快速增長,1998年的客運量為2,860萬人,增至2019年的7,150萬人;貨運方面,1998年為160萬噸增至2019年的480萬噸。同時,新機場的基建設施和擴大規模,亦帶動了大量職位的出現,刺激香港就業市場;香港航空交通的來往頻繁,也促成了旅遊業的興旺發展,成為香港的重要支柱行業。
香港要維持作為國際航空樞紐的競爭力,需要為未來長遠發展作出進一步規劃,在2015年通過興建第三跑道工程,並於2016年動工,預計2024完工;估計屆時每年可多處理3,000萬人次旅客。
延伸閱讀:國泰重組 港龍航空寫入歷史
香港航空交通由舊啟德年代開始起飛,98年轉戰香港國際機場繼續擴展規模,至2016年興建第三跑道,既是應付日益增加的航空交通需求,也為香港未來面對強大競爭對手籌謀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