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1-06-01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任總理周恩來逝世45周年,在其任內,一直希望推動中日友好;而日本創價學會會長池田大作,就是日本民間致力為中日友好而努力奔走的有心人,多年來親自來訪中國不下10次,與周恩來總理建立深厚友誼。在1976年,池田大作得悉周恩來總理逝世後,寫了不少緬懷周恩來總理的文章,以表其追思之情。
鄧穎超代周恩來赴日實現願望 池田大作贈「周夫婦櫻」相

總理逝世後兩年,我在北京和鄧穎超女士見面。等於是與總理的「分身」會晤。
女士和顏悅色對我說:「我要在明年『櫻花盛開的季節』訪問日本」。意思是她要去實現總理的「願望」。
1979年4月,女士果然如約來訪日本,接受國賓般的禮遇。那是從總理告別京都櫻花以來第60年的春天了。
延伸閱讀:池田大作毋忘周恩來 寛宏之心建立中日友誼
不巧那年櫻花開得早,東京的櫻花因春嵐(初春大風)幾乎飄零殆盡。為了表示一點心意,我將較晚開花的八重櫻的樹枝和拍有創價大學之「周櫻」、「周夫婦櫻」以及留學生的相簿送到迎賓館給女士。
女士喜形於色地說:「這正象徵着我們的友誼。」「周夫婦櫻」是一對櫻花樹。其實,在總理夫婦住處的院子裏本來有兩棵櫻花樹,後來其中一棵枯死了。女士曾告訴我:「遺憾的是,夫婦倆沒機會在那兩棵櫻花樹下留影」。於是,我希望以一點心意回應女士的心。
池田大作獲贈周恩來夫婦最愛 睹物思人紀念友情

以後,我與女士還見過幾次面。最後一次(1990年5月)是我拜訪他們在北京的住處。
房間裏掛着一幅我送的總理夫婦肖像。「每次在這個房間歡迎外國朋友的時候,我都會介紹他們這幅畫,談起我對周總理的回憶與總理和池田先生之間的友情。在我一生中從未受過這樣美好的禮物。想必總理也很高興。」
她看那本「周櫻」、「周夫婦櫻」的相簿時,不禁感歎:「這樹長得這麼高了呀……」
延伸閱讀:偉人已逝 周恩來與日本的淵源
沒想到臨別時女士送我一把總理生前愛用的「象牙裁紙刀」和女士愛用的「玉石筆筒」。
我婉言推辭說:禮物太貴重,實在受之有愧。女士卻說:「我深知總理生前對池田先生的深厚情意,所以才決定將它贈送給您的。願您睹物思人,作為與總理友好之信物……」女士大概已預知這將是我們的最後一次會晤吧!
池田大作讚周恩來 改革開放對內對外不辭勞苦

中國有句古諺說:「交人要交心,澆樹要澆根。」
珍視內心、抓住人心……總理是一位懂得政治真諦的人。
他的聲音、眼神、氣魄,那不怕風霜、挺胸前進的「東方大丈夫」的英姿,現在仍歷歷在目。
臨終之際,周總理置身於敵人的包圍之中。然而最後獲勝的還是總理。為了改革開放,總理投注心血整頓國內,同時開拓以中美、中日為首的國際環境,直到他逝世為止。今天,中國推翻百年來屈辱與苦難的歷史,在總理以性命鋪設的軌道上,大步邁向輝煌榮光的二十一世紀。
總理終於獲得了勝利,歷盡艱辛的赤誠終於獲勝。
延伸閱讀:由周恩來逝世到「四五運動」
創價大學的「周櫻」石碑,正是面向中國而建。
抬頭仰望西面的天空,彷彿看見總理夫婦燦爛的笑容。(八之八)
(轉載自池田大作中文網《中國周恩來總理》,標題經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