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1-05-22
編輯︰黃皓頤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任總理周恩來逝世45周年,在其任內,一直希望推動中日友好;而日本創價學會會長池田大作,就是日本民間致力為中日友好而努力奔走的有心人,多年來親自來訪中國不下10次,與周恩來總理建立深厚友誼。在1976年,池田大作得悉周恩來總理逝世後,寫了不少緬懷周恩來總理的文章,以表其追思之情。
池田大作憶周恩來 寬宏對待日本戰爭賠償問題
1962年,日本部落解放同盟的代表訪華時,團長向百忙中抽空接見的周恩來總理道謝。總理說:「為何這樣說呢!在日本最受欺壓受苦的人來到中國,身為總理竟不肯會見他們的話,他就不算是中國的總理!」
對總理來說,所謂「人民」不僅是中國的「人民」而已。
延伸閱讀:池田大作憶周恩來:他心裏只有人民
關於日本戰爭賠償問題亦如此。據估計日本侵略中國造成中方3,500萬人死傷,直接間接的經濟損失合計達6,000億美元。
假使中國能得到當中一部分的賠償,對重建凋敝荒廢的祖國何其有利啊!在戰後不久的中國,有人建議:「要撤除日本一切生產設備,以免她重建重工業,而把其中七成搬來中國,以振興中國之產業。」

池田大作憶周恩來說:中日人民同是軍國主義犧牲品
總理卻說:「我國不求賠償。日本人民也與我國人民一樣,都是日本軍國主義的犧牲品。假如要求賠償,就等於加害同為犧牲者的日本人民。」
延伸閱讀:鄧小平高瞻遠矚 中日關係友好發展
其實,如果日本光支付500億美元的賠款也要費50年,這麼一來,當然日本就沒有今日的經濟發展。日本人絕對不能忘記這份深厚的恩情。更何況,仗着經濟優勢,不尊敬有恩的國家,更是不通情理。(八之七)
(轉載自池田大作中文網《中國周恩來總理》,標題經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