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讀中國文化|古代已經有「紳士」?

編輯︰紀小婷

  現在說一個男子很紳士或者說他是gentleman,就是讚賞他文雅有風度。很多人以為紳士是外來詞彙,是英文gentleman的翻譯。但其實紳士一詞在中國文化中已經存在很久,只不過含義完全不同。 

古代中國文化中 紳士特指某一階層

  在原本的中國文化中,「紳」和「士」是分開用的。「紳」指的是古代士大夫束在外衣上的帶子,用來指代有一定地位和身份的士大夫階層。「士」指的是取得了一些功名,但不夠資格為官的人。 

  到了近代,「紳」和「士」之間的這種區別逐漸消除,都是指社會地位高於平民百姓的人。 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後,紳士階層作為一種特權階級被消除了。 

  如今我們所說的紳士或者紳士風度跟英文gentleman的含義類似,用来讚揚男士有風度、有禮貌。 所以,很多我們以為是舶來品的詞彙,其實古代已經有了,只不過含義隨時代和歷史的變化而有所不同。

相關標籤

「十三點」與「十二點六十分」

  「十三點」這上海方言,詞義大抵是怪裏怪氣、傻頭傻腦的,大多用作取笑或不傷感情的罵人話。

  由於使用頻率極高,由「十三點」這方言衍生出不少與「十三點」完全同義的隱詞或暗喻,看得令人會心微笑。

  例如「B拆開」便是「十三點」的同義詞,只不過這詞語已化身成一道謎題,要人動動腦筋猜一猜:把英文字母「B」字拆開,就成一豎一彎的阿拉伯數字「13」。

  另一個表示「十三點」的隱詞是「十二點六十分」...

植樹造林 莫過清明

  你知道嗎?自古以來,中國有清明節植樹的習慣,所以也有人把清明節稱為植樹節。

  「植樹造林,莫過清明」是一個農諺,因為清明節前後,氣候條件很適合樹木生長,樹木種植以後,成活率高,生長快。

  這句農諺沒有文獻出處,但《歲時百問》記載:「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即是此時種植樹木成活率高,適宜植樹。

 

中國文化-爛醉如泥

趣讀中國文化|爛醉如泥的「泥」 是動物?

2021-05-04
中國文化-拍馬屁

趣讀中國文化|說話奉承為何叫拍馬屁?

2021-04-29
中國文化-鴛鴦

趣讀中國文化|鴛鴦竟然是兄弟?!

2021-04-22
中國文化-馬桶來源

趣讀中國文化|馬桶與馬有無關係?

2021-04-20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1
荷蘭水蓋;荷蘭水;飽死荷蘭豆

趣談中國文化|勳章又叫「荷蘭水蓋」?盤點消失的「荷蘭」廣東話

2024-10-28
文化百科;趣談中國文化;陶淵明;五斗米

趣談中國文化|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 他的月薪有多少?

2024-04-17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