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5-02-28
本文基於新加坡前外交部長楊榮文2023年5月23日在意大利佛羅倫斯歐洲大學學院(EUI)跨國治理學院發表的演講翻譯記錄。該次演講的主題為「歐洲未來中的中國與中國未來中的歐洲」,內容聚焦中國與歐美關係。楊榮文的演講涉及多個主題,包括歐洲日益高漲的反華情緒、中國建造圍牆以保護其文化的傾向,以及美國的主導地位逐漸削弱,預示潛在的全球權力轉移,以及對世界的深遠影響。
楊榮文:當中國人均GDP達美國一半 GDP總量將等同歐美總和
今天的大問題是中美之間的激烈較量。美國是一個相對年輕的國家,中國人認為美國幾乎是幼稚的,因為它只有300年,這大約是一個王朝的長度。
想一想,美國憲法這張紙,可以永遠定義這個社會,他們感到好奇。但美國仍然很大,很強大,這幾乎令人恐懼 。問題就出在這裏。
美國認為,中國變得愈來愈強大時,會表現得像一個帝國主義國家。中國的人均GDP大約是今天美國的20%。我們不難想像,中國的人均收入會達到美國的一半,因為中國人很勤勞,有強大的家庭、高儲蓄率、熱衷於教育......如果中國的人均GDP達到美國的一半,中國的GDP總量將等同於美國和歐盟的總和。
延伸閱讀:羅思義:穆迪指中國「未富先老」致經濟放緩 說得通嗎?

楊榮文:中國認為取代美國霸主地位是愚蠢的
如果你是做生意的,他們會說:「是的,這是非常重要的資訊。」因為這意味着無論你身在何處,你最大的市場、最大的威脅、最大的機會都將會是中國。如果是這樣的話,你最好確保所有關鍵人物了解中國;如果不是出於攻擊目的的話,至少用於防禦目的。
這不是詛咒。我們可能會在2050年或到2070年,可以在10年、20年後出局,但前提是沒有核戰爭。這趨勢無法阻擋,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未來。
而到2050年,考慮到人口發展趨勢,世界人口的30%是非洲人,穆斯林佔40%,到2050年,也許2個嬰兒中就有1個是穆斯林。因此,要進入那個世界,我們必須看到未來,以及大國之間的關係。
中國不想取代美國的全球霸主地位,不是因為他們做不到,而是他們認為這是愚蠢的。他們認為嘗試去那樣做,會導致自我毀滅。他們自己的歷史上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當他們開始干涉他人事務,到頭來,它們會產生反效果。

有意見認為美國艦隊應該在波羅的海、在黑海、在南海、在鄂霍次克海,無論他們想去哪裏,你能做到這一點,因為你有能力,但卻花了你一大筆錢。美國現在能夠這樣做是因為你們擁有美元,以及美元帶來的超級特權。
還記得60年代,越南戰爭耗資巨大,尼克遜希望繼續偉大的社會計劃,所以最後美元必須與黃金脫鉤,導致了可怕的通貨膨脹,官員不得不讓全世界受苦來解決美國的通貨膨脹。他們(編按:中國)不想那麼做。(九之七)
(轉載自STG Campus@YouTube,標題及內容經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