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5-03-13
2024年6月12日,英國著名雜誌《經濟學人》網站刊文,標題是《中國已經成為科學超級大國》。
它這樣寫道:「五年前的2019年,我們雜誌(《經濟學人》)曾發文探討中國科學研究的現狀,提出了一個問題:中國是否有一天會成為科學超級大國?五年後的今天,這個問題得到了明確的回答:是的。」
英國《經濟學人》:中國已崛起成科學超級大國
這雜誌隨後又刊發了一篇封面文章,標題是《中國科學的崛起——令人擔心還是令人歡迎?》。
文章寫道:中國科學正成為世界級水平,從植物生物學到半導體物理學,中國已變成主要力量,「某種意義上甚至使美國相形見絀」。
文章還就美國制裁華為公司的結果做了一個評估,指出這是一個「起反作用的失敗」。

英國《經濟學人》:中國成農作物研究領導者
我們對英國《經濟學人》雜誌關於中國的政治分析總體上評價不高,意識形態偏見使然,它誤判中國政治是常態。
但這個雜誌對政治領域以外的一些問題的分析,應該說品質參差不齊,時高時低。作為西方主流觀點的代表乃至風向標,它提出的一些觀點,還是值得我們注意乃至關注的。
《經濟學人》的這篇文章首先聚焦被它稱作「全球最大的科研機構」的中國科學院,以及中國科學院在植物生物學方面的成就。
它這樣寫道:「過去幾年裏,這裏的中國科學家發現了能夠增加小麥顆粒長度和重量的基因,發現了能夠提高高粱和小米等農作物在鹽鹼地生長能力的基因,發現了使玉米產量提高10%左右的基因……中國已被普遍看作是農作物研究領域內的領導者,但中國植物科學研究的興起絕非只是個例。」
延伸閱讀:中國科學院加持!深圳理工大學4大亮點 與港理大有關嗎?

張維為:周光召為中科院發展奠定重要基礎
談到中國科學院的成就,我想我們還要提及不久前去世的中國科學院前院長周光召院士,他是中國科技界的一面旗幟。
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他擔任中科院領導,我當時也有機會聆聽過他的報告。
在中科院面臨究竟何去何從的非常迷茫的時刻,他提出建設一個「人民的科學院,面向全國的開放的科學院」,探索「一個適應時代、適合中國的新科技發展模式」。
回頭看,他為中科院的跨越式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四之一)
(轉載自《這就是中國》第255集,標題和內文經編輯整理)
延伸閱讀:張維為看中國「不可能產生科學革命」論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