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兵馬俑考古 看中國文化古迹保育

撰文︰華思齊

  西安兵馬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法國前總理希拉克曾經說過:「不看兵馬俑,不算真正到過中國。」而這項備受讚歎、沉睡地底2000年的中國文化偉大古跡,就是在47年前春天被發掘出來。

農民打井 偶然發現中國文化偉大古跡

  1974年3月29日,天氣十分乾旱,幾個西安農民因為缺水,拿着鐵鍬鋤頭打井,挖了數米,鐵鍬被硬物打住,翻出來,居然挖出幾個真人般高大的殘破陶俑。若非消息傳到中國文化考古專家耳裏,這些陶俑,大抵會被當成垃圾丟棄。

  那時正值文革,「破舊」思想流行,稍一不慎,千年文化古物一朝盡喪。慶幸是,74年文革已近尾聲,政府對西安發現兵馬俑非常重視,隨即在現場展開大規模開鑿,但卻衍生另一問題。

  延伸閱讀:西安兵馬俑出土 見證中國文化崛起

最初打井的農民根本沒意識到這些陶俑的重要,有人甚至認為挖出「人頭」是不祥之兆,後來得到國家重視,才對兵馬俑進行大規模考古挖掘。(網上圖片)
最初打井的農民根本沒意識到這些陶俑的重要,有人甚至認為挖出「人頭」是不祥之兆,後來得到國家重視,才對兵馬俑進行大規模考古挖掘。(網上圖片)

  當時人民知識水平落後,考古團隊一心只想挖出國寶,但是缺乏適當技術支援,彩色兵馬俑甫出土,顏色迅即剝落,氧化成灰土色。為免過度開鑿造成破壞,考古團隊立即停止挖掘,邀請外國專家協助保護中國文化文物,減低傷害。然而,已出土的陶俑,色彩一去不返,非常可惜。

經修復後的彩繪跪射俑,栩栩如生、形神俱備。(網上圖片)
這是經修復後的彩繪跪射兵馬俑,栩栩如生、形神俱備。(網上圖片)

保育中國文化文物 拒絕胡亂開鑿

  兵馬俑,僅僅是秦始皇的陪葬品,已如此壯觀,秦始皇陵最核心的地宮,豈不更別有洞天?多年來,外間都想探索秦陵的奧秘,只是不得要領。

  有指秦陵地宮、甚至秦始皇葬身的確實位置,其實早已探明,只是考古團隊不去挖掘。主要原因,不僅是相傳秦陵佈滿水銀、毒氣和機關,更重要是,以人類現今科技,依然沒辦法保證出土的中國文化文物百分百周全。即使今天考古學家能延長兵馬俑顏料的保存時間,卻沒法阻止艷麗的彩繪變得黯淡。加上秦陵面積巨大,根據衛星圖推測,秦陵總面積可能相當於78個故宮,深埋地底,要在不坍塌情況下開鑿有一定難度,以致國家一直未有開鑿計劃。多年來,外間對應否繼續開挖秦陵地宮爭論不休,考古界一致因保育原因拒絕挖掘。

  「秦始皇帝陵不僅僅是一位帝王的埋葬之所,它更多承載著秦始皇構建宏大帝國的理念,這其中有源自諸子百家的思想之光,也有對秦帝國的政治體制、社會結構、都邑格局、宮廷生活、軍事制度等的映射,更對推動中華文明進程有重大意義。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科研規劃部主任張衛星

歷史上有許多史料,記錄了秦始皇帝陵的位置,包括司馬遷《史記》的「葬始皇酈山」,還有唐朝詩人李白的「刑徒七十萬,起土驪山隈」等。掘出兵馬俑後,考古界順滕摸瓜,循各種蛛絲馬跡推敲出秦始皇帝陵的位置。圖為秦陵一帶的地貌。(網上圖片)
歷史上有許多史料記錄秦始皇陵的位置,包括司馬遷《史記》「葬始皇酈山」及唐朝詩人李白的「刑徒七十萬,起土驪山隈」等。掘出兵馬俑後,考古界循各種蛛絲馬跡,推敲出秦始皇帝陵的位置。圖為秦陵一帶的地貌。(網上圖片)

  改革開放後,中國在1982年實施《文物保護法》,加強對中國文化古物的維護、復修和教育。當年倉卒挖掘,今天則考慮周全。

在發掘過程中,考古團隊隨時會進行保護工作,過程小心翼翼,力求百分百保存出土兵馬俑的周全。(圖片來源: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在發掘過程中,考古團隊隨時會進行保護工作,過程小心翼翼,力求百分百保存出土兵馬俑的周全。(圖片來源: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植樹造林 莫過清明

  你知道嗎?自古以來,中國有清明節植樹的習慣,所以也有人把清明節稱為植樹節。

  「植樹造林,莫過清明」是一個農諺,因為清明節前後,氣候條件很適合樹木生長,樹木種植以後,成活率高,生長快。

  這句農諺沒有文獻出處,但《歲時百問》記載:「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即是此時種植樹木成活率高,適宜植樹。

 

2:06

改革開放|最年輕省份也是最大經濟特區 海南省從小漁村變大都會

2021-03-26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相關每周主題

由兵馬俑考古 看中國文化古迹保育

2021-04-01
2:18

西安城牆|發展與保育 古今風貌並存

2021-10-12
2:48
當代中國-中國藝術-中國文化-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 世上最完整佛教藝術寶庫

2021-10-25

100周年|中國考古大發現(上):從河南小村出發 探尋文明起源

2021-11-02

100周年丨中國考古大發現(中):三星堆與兵馬俑 震驚世界的奇迹

2021-11-12

100周年|中國考古大發現(下):從地底到海洋 重現唐宋文明之光

2021-11-19
1:51

「太空艙」裏挖文物?三星堆考古「黑科技」開創先河

2023-10-08

由兵馬俑考古 看中國文化古迹保育

2021-04-01
2:18

西安城牆|發展與保育 古今風貌並存

2021-10-12
2:48
當代中國-中國藝術-中國文化-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 世上最完整佛教藝術寶庫

2021-10-25

100周年|中國考古大發現(上):從河南小村出發 探尋文明起源

2021-11-02

100周年丨中國考古大發現(中):三星堆與兵馬俑 震驚世界的奇迹

2021-11-12

100周年|中國考古大發現(下):從地底到海洋 重現唐宋文明之光

2021-11-19

改革開放

深圳特區45年

深圳特區45年|圖說深圳改革開放史 從邊陲農業縣到國際大都市

2025-03-18

十四五規劃

2:28

十四五民生篇|中國怎樣應對老齡化?

2024-02-09

一帶一路

2:05
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讓中國醫療「走出去」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2024-03-05

90秒看中國

1:30
香港展覽盛事

《香港機遇新里程》 認識變革掌握新機遇

2024-11-18

非凡75年

3:07

非凡75年·科技篇|從跟跑到超越 中國前沿科技不斷突破

2024-10-05

國策通識

2:17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策通識|「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構建?

2025-01-15

改革開放

深圳特區45年

深圳特區45年|圖說深圳改革開放史 從邊陲農業縣到國際大都市

2025-03-18

十四五規劃

2:28

十四五民生篇|中國怎樣應對老齡化?

2024-02-09

一帶一路

2:05
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讓中國醫療「走出去」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2024-03-05

90秒看中國

1:30
香港展覽盛事

《香港機遇新里程》 認識變革掌握新機遇

2024-11-18

非凡75年

3:07

非凡75年·科技篇|從跟跑到超越 中國前沿科技不斷突破

2024-10-05

國策通識

2:17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策通識|「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構建?

2025-01-15
編輯推薦
1:40

世界名毯之一 加牙藏毯怎樣「活」在現代?

2022-06-29
1:40

讓燃料變身貢品?神奇「非遺」麥稈剪貼

2022-09-11
1:40

從工具到藝術品 油紙傘「撑起」中國風景

2022-08-10
1:40

驚艷世界的非遺「獨竹漂」絕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備?

2022-05-25
1:40

果核變身萬元藝術品 核雕的秘密是「千刀萬剮」?

2022-08-26
1:40

中國風象徵 千年瓷都景德鎮怎樣「復活」?

2022-08-31
1:40

烤鴨變「肯德鴨」?百年北京烤鴨怎樣創新傳承?

2022-08-19
1:40

世界名毯之一 加牙藏毯怎樣「活」在現代?

2022-06-29
1:40

讓燃料變身貢品?神奇「非遺」麥稈剪貼

2022-09-11
1:40

從工具到藝術品 油紙傘「撑起」中國風景

2022-08-10
1:40

驚艷世界的非遺「獨竹漂」絕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備?

2022-05-25
1:40

果核變身萬元藝術品 核雕的秘密是「千刀萬剮」?

2022-08-26
1:40

中國風象徵 千年瓷都景德鎮怎樣「復活」?

2022-08-31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中國經濟-中國湖南長沙
羅思義
羅思義

羅思義:中國經濟增長跑輸國際?這些數據拆穿了荒謬

2025-04-12
外國人遊覽故宮
楊榮文
楊榮文

楊榮文談特朗普的4個核心立場

2025-04-11
小紅書中美對帳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張維為:中美對帳帶來民間覺醒 兩地生活比較 堅定了中國自信

2025-04-09
1987年4月16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鄧小平論述香港「五十年不變」

鄧小平提出香港「五十年不變」

壞過凱婷

  網絡潮語是新生代的語言,有些甚為有趣,「壞過凱婷」就是其中之一。   到底「凱婷」是何人?為何80、90後會以凱婷作為一個比較好與壞的標準?

  「壞過凱婷」一詞是起源於一篇過氣的網絡潮文,帖文中一名「愛鬥壞」的中一女生自稱是凱婷朋友,而且號稱「中一女仔最壞就是我和凱婷」,在校內亦會被經常「扣分扣至負分」,所以就自覺是一名壞學生。

  由於帖文當中的作者以及凱婷都是同樣的壞,所以後來如果想形容一個人行為很壞,網友們就會打趣道「壞過凱婷」,這...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