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4-09-10
內地在推動改革開放前,糧食供應與農民生計是糾纏不清的大難題,極容易得此失彼。
1984年底開始,「包產到戶」的效果逐漸顯現,長達39年的「統購統銷」總算逐漸瓦解,最終在1992年底全面取消。此後,糧食供應不但愈來愈充足,農民也能夠慢慢地「富起來」。
改革開放|統購統銷由來已久 解決糧食供應緊張
統購統銷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的1953年就已實施,是一種控制糧食供應的計劃經濟政策。彼時城鎮人口迅速增加,且工業化建設和軍事國防均需要大量糧食。
為解決全國糧食供應緊張,統購統銷在1953年12月正式實行。所謂統購統銷,即「統一收購、統一銷售」。農民絕大部分的糧食,都按國家制定的價格被統一收購,且只能賣予國有糧食機構。
農民自己食用的糧食以及種子數量、品種,也必須由國家批准。
統銷則是全社會所需要的糧食,全部按國家規定的標准和價格統一配售。城鎮居民只能向國有糧食機構,按固定標准購買糧食。整個糧食市場被國家嚴格管制,本質上就是取消了歷史上長期存在的糧食自由銷售市場。
舉例來說,當時每家每戶都有一本「糧本」,憑此獲得糧食,且是按性別、年齡狀況、工作種類等每月分配一定配額。同時,在定額標准內設有「糧票」,以便流通和方便進食。
除了糧食之外,棉花、油料、黃麻、生豬、雞蛋、糖料、桑絲、蠶繭、烤煙、水產品等農副產品其後亦被列入統購統銷,最多時種類超過180種。
改革開放|統購統銷利弊兼具 農民被犧牲也難溫飽
統購統銷確實成功緩解糧食供應緊張,也控制物價上漲,有助國家渡過當時的困難時期。
但相反一面是,統購統銷時期的價格差異高達4481億元(人民幣.下同)至7000億元,變成是農民犧牲自己去支持國家工業化發展。
此外,統購統銷令農民失去積極性,生產力被壓抑,亦無助改善生活。在1978年,全國尚有多30%的農民(約2.5億人)未能解決溫飽。
統購統銷,加之後來實行的戶籍制度,城鄉二元結構更加壁壘分明,「商品糧」、「農業糧」兩大階層出現,不但限制人口和生產要素的流動,更擴大城鄉和工農之間的矛盾。
改革開放|糧食產量大增 國家放寬統購統銷
國家在1979年開始推動改革開放,其中一個關鍵政策是「包產到戶」,源於安徽鳳陽小崗村的十多名農民。
包產到戶極大地提高農民的積極性,全國推行後,糧食產量大增。
到了1983年至1984年,國家認為隨着生產和市場供給的改善,可以減少統購統銷的品種及範圍。1984年底,統購統銷的品種183種減少至僅剩38種。其後,國家進一步放寬,不再是指令性的收購計劃,變成合同定購、市場議購。
不過此時「統銷」仍未放開,糧食價格仍然被視為非常重要的政治問題。1992年底,由於庫存糧食愈來愈多,積壓不少資金,國家終於能夠放開糧食價格,不必再擔心會引發搶購潮,還會使糧食部門減輕負擔。
改革開放|自由市場成形 糧食供應農民生計兼得
這一年,全國各地陸續放開糧食價格,由供求決定,糧食市場基本成形,統購統銷正式退出歷史舞台。
從統購統銷到自由市場,改革開放促進生產、增加收入、改善生活,糧食供應與農民生計不再是難以調和的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