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4-09-09
編輯︰謝小明
現代孩子開學,家長會悉心準備上學的用品,包括:整齊校服、新款書包、全新課本和文具等等,期待孩子在新學年能夠學業進步。古代開學則有三件套:一份「束脩」、一件「青衿」和一套「笈囊」。究竟這是甚麼?
第一件:「束脩」
「束脩」,又可說是古代學費,是學生在開學日與教師初見面時所送贈的禮物。根據學業的不同階段,又有「入塾費」、「拜師費」或「謝師酬金」等說法。
春秋之前,因為只有官府人家才有機會上學,一般孩子是被拒於門外的,即所謂「學在官府」。到了春秋時期,孔子提出「有教無類」的觀點,讓平常百姓的孩子都有學習的機會。
《論語》中說:「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悔焉。」此處的「脩」指的是肉脯,「束脩」即十條乾肉。字面意思是:只要給我十條乾肉,就能做我的學生。
束脩也可以泛指學費。早期束脩多為實物,但到後來就是銀兩錢幣一類了,亦稱為「脩金」。
第二件:「青衿」
「青衿」是中國古代最傳統的「學生服」。青衿,又稱為「青襟」。早在先秦時期,學子已開始穿青衿。 《詩經·鄭風》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描述的就是穿着青衿的學子。家中父母不在的話,學子所穿的則稱為「素」。
除校服外,學子所用的帽子和鞋也都有講究,如春秋時期,學子戴高高的「峨冠」,宋朝時則戴高而方正的「巾帽」,明朝時則戴「四方平定巾」等。
第三件:「笈囊」
「笈」可以視為古代的「行李箱」。古人喜歡把珍貴書籍放笈內收藏,於是「笈」又被用來代指孤本好書,「秘笈」這個字就是這麼來的;「囊」是古代學子外出求學盛裝物品的用具,也可稱為「書囊」。古代學子尊重學習,會用「笈囊」來放置學習所需的用品,好像今天的書包一樣。
延伸閱讀:趣談中國文化|「文房四寶」是哪四寶?文房不是書房?
延伸閱讀;趣談中國文化|皇帝有十種尊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