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新豹看南京条约影响深远 香港为何变成中西汇流窗口?

编辑︰黄皓颐

  今次讲座会透过不同个案,看看由晚清直到1949年中共建国前的内地和香港的关系。当中有些是香港官方和内地官方的关系,也有些是香港民间和内地一般老百姓的关系。

丁新豹忆三条约使香港接受殖民统治 直至1997年中国恢复行使主权

  香港自古以来是中国的一部分,但“南京条约”1842年8月29号签订后,将香港岛这个地方割让给英国。

  然后去到1860年,“北京条约”将九龙半岛和昂船洲割让给英国。再到了1898年,又签了“展拓香港界址条约”,将新界租借99年给英国。然后,经过99年后,(于1997年)中国恢复行使主权。

1899年在沙头角海的岸边竖起“大清国新安县界”木桩
1898年6月,满清政府和英国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图中是1899年3月,新界北部陆界的勘界情况,中方代表王存善(左二)及英方代表骆克(左三),在沙头角海的岸边竖起“大清国新安县界”木桩,自此分为华界和英界。 (图片来源:政府图片)

  香港经历了156年的受殖民统治的历史时间,究竟这些岁月中,内地和香港的关系是怎样的?今次主要谈到1949年之前。当中包括几个时期,第一个是清朝,直到1911年。然后是1912年之后,那时整个中国都是十分混乱的,因为中国的南边和北边是两个不同的政府。

  孙中山先生前后建立了3次政权,其他的时间就是各种的军阀割据,有来自广西和云南的军阀,都想拿广东的好处。但因为孙中山自己手上无兵,很多时候就要利用这些军阀,然而结果是搞到尾大不掉。最后,他有2次都是被这些军阀赶走了。所以可以看到,在那段时期整个广东是很混乱的。

  延伸阅读:丁新豹看广式变港式 粤剧云吞面广彩都有份

丁新豹看香港在殖民统治时期 华洋杂处成中西文化交流之地

1869年香港的街道
在19世纪的香港,已成为一个华洋杂处、东方和西方文化交流的地方,因此港人很早已接触西方思想。图摄于1869年香港一条繁忙的街道。(图片来源:Getty)

  至于内地和香港的关系,先说香港在殖民统治时期,反而成为了一个“中西汇流”的地方。很多时候,既有中国的东西,也有西方的东西,香港这个地方变成了一个窗口、中国的一个窗口,让中国可以看到西方的一个窗口。

  在1870年的中环,已有很多外国人在那里活动,因此香港就是中国里面最能够接触到西方人士的地方,所以西方思想在这里也是传播得比较早。

  可以说,从那时候起,香港就是一个华洋杂处、中西汇流氛围的地方。(八之一)

  (转载自香港中华文化发展联合会《历史文化学堂──和谐与矛盾:论清末至中共建国前的中港关系》讲座@YouTube,标题及内容经编辑整理)

  延伸阅读:丁新豹看佛山陶器扬名中外 武术家黄飞鸿叶问显赫有名

 

香港海员大罢工、省港大罢工

丁新豹看1920年代两次工潮 罢工卷进政治角力

2024-06-26

香港回归:1997年

  1997年,中国开始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至于为何是1997年呢?这就与一个历史遗留的问题有关。

  在19世纪末,满清政府积弱,外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强占中国土地。1898年,当时英国政府趁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之机,逼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以“租借”名义强占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土地及岛屿,为期99年,而这个所谓“租借期”结...

孙中山

丁新豹忆孙中山一番话 香港土壤萌生革命思想

2024-02-21
容闳、伍廷芳、何启

丁新豹回顾香港西式教育 培育首批华人精英

2024-01-31
澳门、中山、珠海

大湾区历史|丁新豹忆澳门最早接触西方文化 中山原名香山 珠海唐家湾人才辈出

2023-11-29
佛山祖庙

大湾区历史|丁新豹看佛山陶器扬名中外 武术家黄飞鸿叶问显赫有名

2023-10-17
我要回应

(可输入500字)

回应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代中国立场

中国经济-中国上海
罗思义
罗思义

罗思义:只有把中国变成西方 才能阻止中国实现经济增长目标

2025-04-06
外国人游览故宫
杨荣文
杨荣文

杨荣文鼓励西方年轻人到中国 认识中文 建立未来资产

2025-04-04
中国科研
张维为

张维为:比较64项前沿技术 中国53项排名第一 美国仅11项

2025-04-04
5.16中俄联合声明
温铁军

温铁军拆解中俄农业合作的喜与忧

2025-03-06
罗伦斯将军 潮游三国

三国旅游|成都北上三星堆遗址 打边炉遇马岱墓碑!

2025-02-09
狒狒照镜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导航 狒狒照镜的启示

2025-02-05
紫禁城
葛兆光
葛兆光

葛兆光对“天下”的想像:国际秩序总依靠力量和利益

2025-01-12
中国与美国
编辑之选

高志凯:不管谁当总统 中美关系都会经历惊涛骇浪

2024-11-04
天安门广场、白宫
马凯硕

马凯硕:是时候与非西方开展对话了

2024-09-19
香港达德学院是共产党在港建立的一间大专院校。校舍原是泷江别墅,芳园是别墅的别称。
丁新豹

丁新豹回顾达德学院 汇聚共产党专才的香港大专院校

2024-08-01
2021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週,机器人表演
金灿荣

金灿荣看第四次工业革命 中国地位举足轻重

2024-07-03
当代中国 时评

人均寿命不断延长 中国人的“长寿密码”有哪些?

2024-04-02
共同富裕
Qiyuan Lu
卢麒元

卢麒元看共同富裕:中国扩大经济共同体成关键

2024-02-15
中国在智慧科技养老上仍有很大发挥空间
新华网 时评

智慧生活|以智慧技术赋能养老服务

2023-06-13
人民币暂时难以取代美元地位
雷鼎鸣

雷鼎鸣看中国经济|人民币取代美元的障碍

2023-06-07
中西交流
王德峰

王德峰看东西方人生态度大不同 西方哲学不能变成中国思想

2023-06-01
中青时评

“铁路+旅游”激发旅游市场新动能

2023-05-30
中美关系尚未到解冻阶段
环球时报 社评集

中美关系|欢迎中美关系“解冻” 但美国必须来真的

2023-05-27
呼伦贝尔草原
陈万雄

陈万雄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 三次生死大战皆在呼伦贝尔草原

2023-01-06
中国愿意和世界各国落实多边主义
央视快评

中国经济|携手共促开放共享的服务经济

2022-09-17
霞飞宸

霞飞宸解说马远《水图》:取材及手法绝无仅有

2022-08-25
 美元人民币
翟东升

翟东升从日德汇率政策 预示不干预人民币升值利多于弊

2022-08-16
当代中国-林奋强-林奋强的香港情:有实效的选举香港第一次
林奋强

林奋强的香港情:有实效的选举 香港第一次

2021-12-20
当代中国-名家-金一南:新中国给全世界提供精神和物质财富
金一南

金一南:新中国给全世界提供精神和物质财富

2021-12-16
当代中国-名家-樊锦诗:共同守护人类的敦煌莫高窟
樊锦诗

樊锦诗:共同守护人类的敦煌莫高窟

2021-12-07
当代中国-名家-张信刚看中国传统取代西方习俗?
张信刚

张信刚看中国传统取代西方习俗?

2021-11-12
当代中国-名家-莫言给文学创作人的贴士:发个好梦刺激灵感
莫言

莫言给文学创作人的贴士:发个好梦刺激灵感

2021-08-02
当代中国-名家-池田大作追思伟人周恩来病中推动中日友谊永不放弃
池田大作

池田大作追思伟人周恩来 病中推动中日友谊永不放弃

2021-06-17
当代中国-吴家玮-吴家玮穷小子美国发愤苦读成材
吴家玮

吴家玮穷小子 美国发愤苦读成材

2021-03-08
当代中国-李光耀-看中国崛起与中美关系
李光耀

看中国崛起与中美关系

2020-12-28
当代中国-单霁翔-今年故宫600岁
单霁翔

修缮保育 北京故宫迎来600岁生日

2020-12-09
WeChat
本网站使用Cookies来改善您的浏览体验, 请确定您同意及接受我们的私隐政策才继续浏览。
同意及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