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2-10-19
到位于内蒙古的室韦镇后,一连串的疑惑,给我们解开疑团的是年轻的镇长。他向我们介绍这个小镇,居民约2,000多人,七成却是俄罗斯裔。他们也有与汉族、蒙古族和满族人通婚的。
室韦镇七成人是俄裔 陈万雄:他们爱清洁
他们地地道道的都是中国籍,平日讲的亦是普通话,过的又是中国人的日子,但是,仍然保留不少俄罗斯民族的生活习惯。喜欢吃烤麵包,喝酒,啃整条的酸青瓜。

巡绕了镇上一圈,俄罗斯裔人给我较深印象的,首先是爱清洁。初抵镇上,每见房屋前后清洁整齐的,准是俄罗斯人的家庭。他们保持着俄罗斯族能歌善舞的性格。
那个时期,原来该镇因近中俄边界,属禁区,外来人不多,境外客更稀有,怪不得当地人这样好奇地瞧着我们。
陈万雄从小接触俄罗斯文化 访室韦镇亲睹俄裔居民豪情笑语

当晚,吃过饭,镇上为我们举行晚会,男女老少的挤满大厅。载歌载舞,载言载笑。拉的是俄式手风琴,跳着踢脚舞。一边还传递着小食和白酒,一直到午夜。这是我头一回体验了俄罗斯的风情,也认识了俄罗斯裔人的直率好客的性格,尤其是饮酒的时候。
在室韦镇饮酒的一役,在俄裔妇女面前的窝囊相,也是记忆难忘的。每提到当年旧事,口中笑谑的“俄罗斯大嫂”,是我在室韦镇上,高大、壮健、爽朗、能饮、辩言无碍、喜歌乐舞的俄裔年青妇女留下的印象。
或许与香港出生长大的同龄人不同,我个人最早接触的异民族和外国文化,不是英国与英国文化,而是俄罗斯。50年代在中国内地生活过的人,从小就透过电影、小说、歌曲以至时闻,认识了俄罗斯。能与童年时代俄罗斯印象邂逅,竟然是40年后在中国疆土东北偏远的室韦镇这个地方,那时还未到过俄罗斯。
初次邂逅,有点陌生,亦似曾相识。晚会上的手风琴,《莫斯科之夜》等歌曲,弹腿上下跃动的舞蹈,都拉我回到儿童时代《卓娅和舒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俄国小说和电影的世界中。
“室韦”,蒙古语是茂盛的森林的意思。在镇上走一遭,不难看出这是一个靠森林生活的地方。难怪历史记载,走下大兴安岭森林的蒙古人祖先,在这里过的主要仍是狩猎和捕鱼的生活。
十世纪西迁到现在蒙古国的斡难河的初期,蒙古人过的主要仍是狩猎和捕鱼的生活。羊马并不多。蒙古人完全成为真正的游牧民族,竟足足经过两个世纪的岁月。
历史是瞬间的,也是悠长的!瞬间与悠长,是完整认识历史的两面。(四之二)
(经作者授权,转载自陈万雄《成吉思汗原乡纪游──另一种文明的体验》,标题及分段经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