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3-03-29
2021年,国家制定“十四五”规划,为中国未来五年(2021-2025年)定明了前进方向,描绘出发展蓝图。
当中,对中国经济如何规划?对各领域发展有何策略?“十四五”系列主题文章经济篇,以数据配合实例,为大家进行简明易懂的解读。
本文为经济篇的第二篇文章,主要拆解“十四五”规划如何进行区域经济布局。
十四五经济篇|“第一梯队”3大区域分处北中南
何谓区域经济布局?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程度不尽相同。“不谋全域者,不足谋一域”,区域经济布局即是将全国作为一盘棋来部署发展。
如何优化区域经济布局至关重要,“十四五”规划就用了整整一章、接近5,000字来阐述相关内容。
根据“十四五”规划,国家对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黄河流域这5大区域的发展,都作出了部署,联南接北,承东启西,擘画全局。
5大区域中,又数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3个区域最为关键,它们分处北、中、南3个方位,地区生产总值超过全国的40%,在“十四五”中更被定位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梯队”。
接下来,本文就逐个拆解“第一梯队”3大区域有何特点及示范意义。
十四五经济篇|京津冀:政治中心 解决“大城市病”
京津冀,即北京、天津、河北的简称,顾名思义包括京、津这两个直辖市,以及河北省的11个市,总面积超过21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亿。
此处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首都经济圈,但发展不平衡、交通不畅、大气污染,一度成为困扰该区的“大城市病”。
京津冀多年来一直探索如何将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往周边纾解,近年先是划定通州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后又设立雄安新区,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如今北京35个机关部门已入驻通州,到2035年将承接40至50万人口。而京雄城际铁路已经开通,北京到雄安新区最快50分钟通达,超过200个建设项目正在全力推进,城市框架初步显现。
京津冀还打破“自扫门前雪”的思维,共同推行蓝天保卫战行动,近年该区的空气质素得到明显改善。有媒体评价,京津冀找到了解决“大城市病”的金锁匙。
延伸阅读:为什么说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
十四五经济篇|长三角:经济中心 聚焦“一体化”及“高质量”
长三角一体化,指的是以上海为龙头的41个城市所组成的城市群,通江达海、连南接北,以全国1/26的面积,创造约1/4的经济总量,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
长三角各城市的发展相对均衡,因此未来主要围绕两个关键词:一体化和高质量。
何为一体化? 简单来说就是打破城市之间的硬件软件隔阂,实现交通、产业、人才之间的快速流动和相互配合。
长三角高铁总里程突破6,500公里,覆盖90%以上的市,织起全国最密集的高铁网,轻鬆实现双城甚至多城生活。除了交通,公共服务、证件互认等138个政务服务在41座城市跨省市办理,大大方便企业发展和民众日常生活。
至于高质量,最有代表性的要数长三角在绿色生态上的探索。为了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长三角着力发展清洁能源。以江苏为例,海上风电装机规模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目标是到2025年,省内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的15%以上。
中国要达至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长三角这片经济重地,势必将在能源结构调整上做出示范。
延伸阅读:中国环保成就 尽在《绿色新视野》
十四五经济篇|粤港澳大湾区:创科中心 谋建世界级城市群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澳门、香港两个特区,以及广东省的9座珠江三角洲城市,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是纽约、东京、旧金山3大湾区的总和,人口约8,600万。
大湾区以建设世界级城市群为战略定位,其中香港、澳门、广州、深圳为4大中心城市,定位各有侧重:香港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航空中心地位;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广州增强国际商贸中心、交通枢纽功能;深圳则努力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
作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大湾区还有一个重要定位,就是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例如,深港两地共同规划占地87公顷的落马洲河套地区,发展“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是香港历来最大的创科平台。
又如国家在东莞建设了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为大湾区乃至全国的研究者提供研究数据。
作为“一国两制”的重要实践,大湾区的发展在国家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总括来讲,中国区域经济布局从宏观到精细,从区域到城市,而3大区域作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梯队”,正努力建设世界级城市群,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
延伸阅读:粤港澳大湾区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