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1-10-23
中国“地坑院”是中国特有的古民居建筑之一,被誉为是“地平线下的古村落”、“人类穴居的活化石”、“地下的北京四合院”!进入地坑院村落,你会听到村民的欢声笑语,但放眼过去却不会看到任何建筑物,所谓“进村不见人,见树不见村”正正就是地坑院的真实写照!现时若想去看地坑院,必定要到位于河南的“陜州地坑院”景区,因为此处的地坑院保护和活化做得相当之好,每年都吸引无数中外游客前来住地坑院、沐浴温泉神水、吃民间小吃、看豫西民俗风情!
中国民间“建筑奇迹” 河南地坑院冬暖夏凉极宜居
位于河南的地坑院被称为中国民间“建筑奇迹”。据专家考证,中国的地坑院有六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庙底沟文化时期就已经有了地坑院的雏形。20世纪前期,德国人鲁道夫斯基在《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一书中向全世界介绍了地坑院,称这种窑洞建筑为“大胆的创作、洗练的手法、抽象的语言、严密的造型”,在其书中还刊载了4幅航拍的陜县地坑院村落照片。
作为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民居样式,地坑窑院蕴藏著丰富的文化、历史和科学,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反映了古时人们的宗教信仰、社会壮况、经济发展水平等,记录着当时社会的历史发展轨迹和信息。
河南的地坑院又称“下沉式窑院”、“天井窑院”。它是在平地上向下挖6米左右,形成大小不一的方形或矩形土坑,然后在四壁凿出窑洞,供人居住的一种建筑形式,是豫西地区特有的一种民间建筑类型。
地坑院这种特色民居,具有坚固耐用、冬暖夏凉、挡风隔音、防震抗震的特点,冬季窑内温度在摄氏10度以上,夏天保持在摄氏20度左右,人们因而称它是“天然空调,恒温住宅”。地坑院内各个窑洞分为主窑、客窑、厨窑、等功用,按照主窑所处方位不同称之为“东震宅”、“西兑宅”、“南离宅”、“北坎宅”几种。
由于受到汉族传统文化八卦的影响,住在地坑院的老百姓往往会依“风水流脉”来确定院子主窑的朝向,然后会在四壁凿挖8至12孔窑洞,同时会在窑院一角的一孔窑洞中挖出一条斜向弯道通向地面,作为居民出入院子的门洞。中国特色的河南地坑院是在特定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文化因素影响下所形成的一种民居,包含了生态学、美学、建筑学、民俗学等方面的价值。
修缮活化焕发新生 河南“地坑院”成民俗文化园
随着历史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居住条件有了更高的要求,导致不少农户迁出了地坑院,改为在平地盖房,令河南陕州许多传统的地坑院因而废弃,甚至因年久失修而坍塌。
为此,当地政府加大了对地坑院这一民族瑰宝的保护力度,并于2011年开始对陕州全区近千座地坑院进行旅游开发保护规划,以北营村作为核心保护区。经过一番保育、修缮和活化,原本已然废弃的地坑院再一次焕发新生,形成了一个完整而多彩的“陜州地坑院”民俗文化园。
这个“陜州地坑院”民俗文化园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张汴乡北营村。文化园在保存地坑院历史和遗址之外,亦同时展示了豫西地区的民俗风尚和传统技艺,诸如地坑院的营造技艺、豫西婚俗表演、豫西农耕文化、陕州剪纸、陕州曲艺、陕州澄泥砚、陕州纺织刺绣、陕州锤草印花等,供游人在内游览参观。“陜州地坑院”民俗文化园内的地坑院相互贯通而又各自独立,每个地坑院都有门洞可以直通地面,灵活多变,妙趣横生。
穿行在民俗文化园中,犹如在迷宫中行走,内里一院一景,极具特色,当中有大量的实物、图片生动形象地介绍着地坑院的知识。游人来一趟“陜州地坑院”民俗文化园已可饱览豫西地区浓郁的民俗风尚和传统技艺,甚至可以进行互动体验,令人目不暇给,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