黐線 音︰ci1 sin3本意是電器短路,其後指人精神有問題、精神錯亂,甚至簡單地作為用來罵人的說話,也引申為「黐孖筋」等加重語氣的用語。 「黐線」一詞,起源於60年代的香港。那時電話開始進入普通人的家庭,但當時整個香港電話線路不足,經常失靈,在聽筒中偶爾會聽到另外兩人的對話,名符其實是「黐線」。慢慢地, 香港人就用「黐線」來形容不正常、怪誕的行為,或指精神病、發神經的人,如「黐線佬」、「黐線婆」。 據《漢典》介...
每日一詞 二百五 說人「二百五」,就是嘲諷別人蠢,不會動腦袋。這個詞在不少地方都流行。而吳語、客家話也長期流行它的變體「兩百五」。現時,全國普遍都懂「二百五」這個方言,但你又知道它的來歴嗎? 據說戰國時期,齊國大臣們嫉妒蘇秦,派刺客殺了他。齊王誓要捉拿刺客報仇,謊稱蘇秦是內奸,表示要以千兩黃金獎賞除掉這內奸之功臣。結果有四人自稱是刺客,請齊王各賞他們二百五十兩黃金,齊王就將這四個「二百五」斬了。 另外一個說法,古時五百兩銀子稱為「一封」,二百五十兩就是「半封」,「半封」諧音「半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