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標籤︰俗語

標籤︰俗語

確係認真「濕滯」

  廣東省為沿海省份,海洋性氣候令到廣東省不少地區在春夏時有着濕熱的天氣。在中醫角度上,南方人大部分會有濕熱、濕滯的情況,而濕滯更成為廣東人經常說的話語。例如歌神許冠傑的名作《半斤百兩》當中,其中一句歌詞就唱道:「確係認真濕滯。」

  「濕滯」,原本是中醫的一個概念。

  「濕」是指濕氣,「滯」就是不通暢的意思。

  每當飲食失調,脾胃功能受損之時,水液在體內停滯,影響了氣血運行,造成一系列濕滯的表現,例如會消化不良、胃口差、口淡、口乾等。

  「濕滯」雖然不是甚麼大病,但卻令人精神不振,渾身不舒服,但又只能通過飲食及休息改善情況,...

海軍鬥水兵

  「海軍鬥水手」這句廣東話俗語與本港足球發展有關。

  在50年代﹐本港有一支由英國駐港海軍艦隻人員組成的足球隊,名叫「海軍」。這支海軍隊曾是甲組足球員,成績每每差強人意,曾多屆在甲組成績包尾,最後更被踢出甲組之列。無獨有偶,同期本港的體育新聞亦以「水」或「水兵」(海軍又可叫作水兵)形容表現差勁的足球隊,標題有:「水﹐水﹐水!銅鑼灣足球賽,海軍又慘敗...

開「筆」禮  

   莘莘學子每逢開學,學校都會舉行開學典禮,由校長致詞寄予學生厚重期望,展開一個全新的學期。而古時,有一個儀式對每個讀書人都有著重大的意義,儀式被稱為人生四大禮之一,亦是人生第一大禮的「開筆禮」。

   「開筆禮」是個極為隆重的典禮,中國傳統中的「開筆禮」是對少兒開始識字習禮的一種啟蒙教育形式,俗稱「破蒙」。

   在古代舉行「開筆禮」,學童會在開學的第一天早早起床來到學堂,由啟蒙老師講授人生最基本的道理,並且教授讀書、寫字,最後參拜孔子像,才可以入學讀書。

   「開筆禮」所求的就是用博大精深的...

咪書

  在香港社會,不少人會將鑽研的書籍讀物說成「刨書」,其實還有一個類似的說法,而這個說法更多時候用來形容學生應付測驗考試時溫書的情況,這個說法就是「咪書」。

  在粵語當中,「咪書」是形容一個人認真學習及複習。「咪」是一個借用詞,原寫為「䀛」,「䀛」有久視的意思,《說文解字·目部》有載:「䀛:目冥遠視也。」《廣韻·䀛》有載:「䀛:䀛眼久視。」因此,長時間讀書的行為就會被稱為「䀛書」,而粵語口語中則常稱為「咪書」,而粵音則和「咪高峰」的「咪」一樣。 

  在...

三冬兩夏 五冬六夏 無冬無夏

  「冬」與「夏」,代表冬天和夏天外,原來可以還有不同有趣的延伸。

  「三冬兩夏」出自《後漢書·段熲傳 》 :「 今若以騎五千,步萬人,車三千兩,三冬二夏足以破定!」經歷兩個夏天、三個冬天,即是大約兩、三年時間。

  但「五冬六夏」不是指五、六年光陰,此處的「五」和「六」是虛詞,不是實數,意思是不論寒暑、不管什麼時候。出自魏巍《山雨》:「不論白天黑夜,五冬六夏,她穿...

夏蟲不可以語冰

  這句話出自《莊子·秋水》中「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意思是不要跟井裏的青蛙說大海有多大,因為牠的眼界狹小,受居處的局限;不要對夏天的蟲子談論冰雪的事情,因為他認知世界裏根本沒有冬天。

  後人就直接用「夏蟲不可以語冰」比喻人悖於見聞,知識短淺,不懂大道理,正如活不到冬天的夏蟲永遠無法理解「冰」是個怎樣的東西一樣。

  《資治通鑒 · 晉紀五惠帝》中有以下故事:「時天下饑荒,百姓餓死,帝聞之曰:『何不食肉糜?』曰:『夏蟲不可言冰,蟪蛄不知春秋!』」

  這裏的蟪蛄是蟬的一種,也叫寒蟬,...

賣仔莫摸頭 摸頭眼淚流

  「賣仔莫摸頭,摸頭眼淚流」這句話你聽過未?上一輩的應該耳熟能詳,因為這是上世紀流行的廣東俗語。

  在20世紀,擁有4個或以上孩子的家庭十分普遍,不過,那年代很多因為經濟能力不足以養活孩子,於是就有「賣仔」的情況出現。有時候,孩子未必真的「賣」出去,可能是「送」出去的。

  因為生計要賣出自己的孩子,已經十分難受的,若是在交出的一刻摸一摸孩子的頭或身體,孩子與父母難捨難離,真的會忍不住哭斷腸的,...

施恩莫望報

  施即給予,恩即恩惠,給予別人恩惠,不要(莫)期望回報,這話的後續是「望報莫施恩」,如果在期待別人給你回報,就不要施予恩惠吧!

  這話說來容易,實際行動時卻有點困難,例如一對夫妻,做妻子的為家庭盡心竭力付出一切,期望丈夫可以體恤自己,多點關心,但實際可能事與願違;中國傳統觀念之中,父母也期望養育子女長大成人之後,可以回報自己,但未必一定可以如願以償。即使朋友之間的情誼,也不應與回報掛勾,否則可能「希望愈大,失望愈大」。

  ...

割雞焉用牛刀

  雞和牛是兩種尺碼相差甚遠的禽畜,殺雞用宰牛的刀,實在有點小提大做,多此一舉。

  例如幼稚園生要做一個關於動物的研習報告,讓學生跟不同動物拍照,然後略為介紹一下便可,但用上博士論文的資料和方法,絕對是「割雞焉用牛刀」了吧!

  句子的典故是這樣的:孔子的學生子游,在擔任魯國武城首長時,用禮樂教化百姓。有一天,孔子到武城,聽到武城一片弦樂歌聲,便微微笑說:「割雞焉用牛刀?」意思是...

紅顏禍水

  中國歷代有不少皇帝,都是貪圖女色只顧逸樂,部份更導致國家衰落甚至覆亡,我們稱之為紅顏禍水。為甚麼叫「禍水」而非「禍國」呢?

  夏桀寵愛妺喜,種下夏朝滅亡的原因之一。妺喜被視為紅顏禍水的第一例證,其後又陸續出現商代妲己、周代褒姒。因此,當越王勾踐把西施獻給吳王夫差時,大臣伍子胥進言:「臣聞:夏亡以妺喜,殷亡以妲己,周亡以褒姒。夫美女者,亡國之物也,王不可受。」

  不過,英雄難過美人關。紅顏禍水持續不絕,唐玄宗寵愛楊貴妃,...

人在做 天在看

  當我們看見一些不公義的事情,但又無力扭轉結果的時候,我們總會說「人在做,天在看」,意思是人們現在做的壞事,上天都已看在眼裏,只是等待時機給予報應,因為此話的歇後語是「舉頭三尺有神明」。

  由遠古至今,很多人都相信有鬼神、報應之說。因此一個人所作的一言一行,必須對得住天地良心,才能做到「平心不作虧心事,半夜敲門也不驚」。既然一切事情由神明所掌握,所以最終也會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善惡皆報。

  在《三國演義》中,有人問諸葛孔明已經五次北伐魏國失敗,為何仍...

一樣米養百樣人

   「一樣米養百樣人」這句話相信大家一點都不陌生,比喻別人和自己之間的思想與行為各有不同,當然更不能期望跟自己一樣。

   例如某人一向十分豪爽,不拘小節,但為了那十元八塊的優惠,竟跟朋友鬧翻了天,實在超乎想像,真是一樣米養百樣人。

   事實上,每個人的思維方向、生活習慣、價值觀念等都不盡相同,即使要好的朋友,甚至一起成長的兄弟姊妹,食同樣的東西長大,都會對事物有不同見解,另一句俗語:「若要人似我,除非兩個我」,也...

三魂唔見七魄

  當我們要形容某人精神恍惚、神不守舍,表現驚驚慌慌的時候,便是用廣東話俗語的「三魂唔見七魄」。

  魂魄難免令人想起鬼魂之說,但「三魂唔見七魄」未必因為遇上鬼魂,例如他在街上偶然碰到心儀的偶像歌手,頓時呆住了,「三魂唔見七魄」似的,只懂儍儍地、兩眼緊緊凝望着偶像。又例如遇到意外或突如其來的事情等,那一刻神不守舍,不懂反應,都可以是「三魂唔見七魄」。

  早在春秋時期,中國已有魂魄之說,其後道家提...

人心不足蛇吞象

  中國志怪小說《山海經》是一部結合人物地理和神話傳說的奇書,內裏記載了不少傳說中的妖怪和怪獸,亦有許多參考價值甚高、真實的大自然川河和動植物等。

  一條能吞掉大象的蛇,在《山海經》有所記載—「巴蛇吞象,三歲而出其骨,君子腹之,無心腹之疾。」這種蛇叫巴蛇,足以把大象吞噬,並在三年後才把大象的骨頭吐出來;而這種巴蛇,據說能夠醫治心腹的疾病。

  巴蛇是否真的存在,已無從得知,亦有說法指這是《山海經》的暗藏密碼,實際是另有所指。

  而俗語「人心不足...

妹仔大過主人婆

  俗語中的「妹仔大過主人婆」,這句歇後語的意思是喧賓奪主或本末倒置。

  「妹仔」是舊社會中未成年的婢女,跟現時的工人姐姐不同,前者是未成年兼賣身的,後者當然過了合法的聘用年齡,而且是合約制,有勞工法例作保障。

  中國舊社會有蓄養奴婢之陋習,加上重男輕女,出身貧家的年幼女童有機會被賣到富貴人家當妹仔,這些主人家甚至把妹仔如貨物般轉售。至於「主人婆」便是富貴人家的女主人...

大石砸死蟹

  在之前疫情期間,部分企業的管理層與員工缺乏溝通,例如在沒有諮詢下要求所有員工減薪,結果被批評做法「大石砸死蟹」,員工在強權下反抗不得,只能敢怒不敢言。這些「大石砸死蟹」的情況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出現。

  現實社會中的確「蟹影處處」,例如政府強推政策、公營運輸機構申請集體加價、學校要求家長捐款等等,也有「大石砸死蟹」的味道。

  俗語「大石砸死蟹」正是以蟹被大石重重壓住,比喻人們受制或屈服強權之下,沒有選擇和反抗的餘地。而「砸死蟹」並非指蟹已死去,而是指重重砸住的意思。「砸」字有壓住或打碎等意思。例...

浪子回頭金不換

  「浪子」是不務正業和生活不覊的人。俗語「浪子回頭金不換」來自明朝一個民間故事。

  主角名叫天寶(亦有指天賜)生於大富之家。他揮霍無道,未幾家財散盡,流落街頭。

  一天,天寶暈倒在街,獲王員外相救。天寶曾讀書識字,於是王員外讓他教自己的女兒讀書。過了一段時間,天寶竟故態復萌,輕薄王員外的女兒。為了保存名聲,王員外悄悄把天寶送走,叫他不要再回來。天寶感到萬分羞慚,並發奮讀書,其後...

打爛沙盤璺到㞘

  廣東話「打爛沙盤璺到㞘」的俗寫是「打爛沙盤問到篤」,因為「璺」與廣東話「問」、「㞘」和廣東話「篤」冋音,後者筆劃也較簡單,容易流傳。

  「璺」指裂紋,「㞘」是底部,而「沙盤」是以陶泥和沙子燒製而成的器皿,易碎亦不耐用。「打爛沙盤璺到㞘」原意是打破沙盤時,這個器皿會出現裂紋,並一直伸延至沙盤的底部。其後,民間以「璺」改為「問」,形容人們對事情追查得透徹、清清楚楚問個明白,尋根究底,其反義詞是一知半解。

  例如這名學者對研究認真專注...

初生之犢不畏虎

  「初生之犢不畏虎」中的「犢」是小牛,剛出生小牛是食物鏈中弱小的獵物,悍猛的老虎是捕食者。這句話比喻膽大敢做,無所畏懼的年輕人。

  例如為實現自己的理想,年輕人應當有「初生之犢不畏虎」的氣魄,面對困難也不要輕言退縮。

  「初生之犢」出自《莊子‧知北遊篇》,原意是要教人如何得道,其中一個條件是「汝瞳焉如新生之犢,而無求其故」,猶如新生的小牛無知無心,也無所求。其後﹐小說借用「初生之犢」,如《三國演義》中,曹軍有一名叫龐德的將軍...

打退堂鼓

  打退堂鼓又作「打散堂鼓」,是古代官吏審理案件時的儀式。

  公堂(即現代的法院)內鼓聲響起,表示官吏離堂休息,暫停辦公。被陷害殺人、含冤而死的小說人物竇娥被押上公堂,《竇娥冤》載「左右,打散堂鼓,將馬來,回私宅去也」,描述太守審理完案件後,命令左右差使打散堂鼓,自己也坐馬返回私宅了。

  俗語「打退堂鼓」又有一個意思,指人們決定完成某些事情後,卻畏縮不前或...

黑白天鵝

  俗語黑白天鵝的下一句是「日哦夜哦」。其實這句俗語與天鵝沒有多大關係,而是以黑天鵝的「黑」代表黑夜、晚上,白天鵝的「白」代表白天、日間。

  「鵝」的廣東話發音與象聲詞「哦」十分相近,它並非指天鵝的叫聲,因為天鵝的叫聲頗為高音,也沒不是哦哦般叫喚。這個俗語實際是取了「鵝」與「哦」發音近似,指某人說話囉唆、喋喋不休、令人煩厭。

  通常與自己朝夕相對的伴侶才可能「日哦夜哦」,這句俗語多形容伴侶,又以女性為主。例如某男士投訴,他的妻子跟從前...

編輯推薦

金像獎2025|劉青雲四奪影帝 《九龍城寨》橫掃9獎成最大贏家

2025-04-28
大阪世博中國館

大阪世博|四川率先辦活動周 重點展陳三星堆及大熊貓|走進中國館

2025-04-23

高鐵話你知之五|坐高鐵不想被噪音騷擾?有靜音車廂

2024-03-11

高鐵話你知之六|高鐵為何很少「通宵車」?

2025-01-24

高鐵話你知之七|每天第一班高鐵為何不載客?

2025-02-05

高鐵話你知之一|列車座位為甚麼沒有E?

2023-12-04

高鐵話你知之二|買了無座票=全程站?「三色燈密碼」幫你找空位

2023-12-26

高鐵話你知之三|高鐵月台「彩色地標」要怎樣看?

2024-01-03

高鐵話你知之四|高鐵為何沒有安全帶?

2024-01-22

高鐵話你知之五|坐高鐵不想被噪音騷擾?有靜音車廂

2024-03-11

高鐵話你知之六|高鐵為何很少「通宵車」?

2025-01-24

高鐵話你知之七|每天第一班高鐵為何不載客?

2025-02-05

高鐵話你知之一|列車座位為甚麼沒有E?

2023-12-04

高鐵話你知之二|買了無座票=全程站?「三色燈密碼」幫你找空位

2023-12-26

高鐵話你知之三|高鐵月台「彩色地標」要怎樣看?

2024-01-03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一條問題分高下

21小時前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菩薩與女鬼之間

2025-04-25
2004年5月3日
秦山核電站

中國第一座大型商用核電站建成投產

市擔:STAMP  

  廣東台山有一個詞語「市擔」,大家知道是甚麼意思嗎?

  這個詞語原來是由英語直接演變而成,並沿用英語的發音。

  「市擔」意為郵票,來自英文「STAMP」。其餘例子還有:看球賽時說「骨波」,即好球,來自英文「GOOD BALL」。

  另有部分詞語半中半英,例如:「老民」,意為老人,由「老」和「MAN」結合而成;「好反」即好玩,「好」和「FUN」融合所致...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