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豆腐 人們對死亡的忌諱在俗語上亦反映出來。「冬瓜豆腐」並非指一道菜式,而是暗指遭逢不測,取自民間在辦理喪事後的解穢酒。 席上,一碗糖水、七道齋菜,傳統的主菜是冬瓜和豆腐,以藍邊白碟盛菜。因此,冬瓜和豆腐亦婉轉地比喻遇到不測。 另一俗語「衫長褲短」與「冬瓜豆腐」相似,前者來自成語三長兩短,也指遇到嚴重和威脅性命的事故或意外。正亦因為人們對死亡的忌諱,就連三長兩短都不願意直接說出來,而是以同音字「衫」取代「三」,「...
過五關斬六將 《三國演義》中的關羽是忠肝義膽的英雄人物,曾單人匹馬,過五關斬六將成功返回劉備的陣營。 故事描述一次劉備軍戰敗,關羽和結拜兄弟劉備的其中兩名夫人同被帶到曹營。愛才的曹操一直有意招降關羽,期間對關羽禮待有加,但關羽無意歸順,並請求一直到義兄劉備的消息就離去。曹操勉強答應了,而關羽在取得曹操的放行文書前,已急於帶兩名嫂夫人離開。期間遇到曹軍的阻撓,關羽過五關斬六將,單人突破了五個曹軍關...
籠裏雞作反 俗語「籠裏雞作反」意思是一幫人明爭暗鬥或公然鬥爭,並不團結,是貶義,亦即是所謂的窩裏鬥,同一個組織的人不止不團結,更自己人打自己人。 例如,某個家族成員為了謀奪祖宗的家財,多年來明爭暗鬥,互揭私隱與惡行,正是「籠裏雞作反」,並成為大眾茶餘飯後的笑話。 放在同一籠裏的雞隻被視為是一夥的,可惜並沒有團結起來,反而互相攻擊。 至於作反則是造反的意思,古時多指政變以推翻現有的政變,被視為叛逆的死罪,現在仍保留背叛或叛變的意思,亦可...
人為財死 鳥為食亡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的出處有不同說法,都是殊途同歸,訓誡人們切勿貪財。 有說古時有位家財萬貫的商人,家中各人為了霸佔家產,早已各懷鬼胎。這名商人於是請來兩名挑夫,把家中的金銀抬到山中埋掉。兩名挑夫也財迷心竅,一個在飯中下毒,不知道自己已中毒的那個挑夫,又用扁擔把另一個打死,當以為可以霸佔財寶,豈料亦告毒發身亡。兩名挑夫都因貪財而死,林中鳥兒啄食挑夫的屍體也中毒死去。...
無間道 演藝娛樂界對大眾文化影響重大,電影《無間道》的戲名便成為「間諜」的廣東話俗語。 電影講述警方和犯罪集團互相派出臥底到對方陣營,企圖取得情報,中間少不了血腥和打鬥場面。由於以臥底為主題,於是戲迷以「無間道」暗喻臥底或出賣情報的人。例如某人愛向上司打小報告,難怪同事們對他這名無間道特別避忌,也不願跟他來往了。 無間道這個俗語的興起,令人對佛家的無間地獄產生興趣。這是佛家中的第...
四大長老 武俠小說中的幫派四大長老一般是非常資深、功夫了得,加上地位舉足輕重,深受重視。 在金庸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中,丐幫的四大長老分別是—忠誠可靠的魯有腳、脾氣暴躁的梁長老、陰險的彭長老和在幫中威信最高的簡長老,為小說添上不少色彩。廣東話俚語「四大長老」採用了得高望重的元素,以「四大長老」指家中四位備受尊敬的長輩,即子女的外公、外婆、爺爺和嫲嫲。他們當然年紀不小,也符合了「老」...
竹織鴨 竹織鴨是民間一種手工藝品,以竹葉編織而成,具備鴨的形態,當然內裏是空心的,試問誰會花心思在這小玩意內加入皮肉或內臓? 偏偏人們就拿竹織鴨內裏空心作為話題,暗示人們沒有心肝。在感情事上,若遇上情場騙子或對自己沒有愛意的人,都可以說是碰上沒有心肝的竹織鴨。忘恩負義的人也是竹織鴨,因為沒心肝也指沒有良心的人。 沒有心肝也可解作沒有用心做事,例如這個人總是對事情愛理不理,對重要的事情毫不用心,失業的他竟然連見工的日期...
喇叭褲 喇叭褲曾於六、七十年代大行其道,由著名樂隊ABBA,到本港溫拿樂隊的成員,都對喇叭褲情有獨鍾,配上緊身上衣或襯衫,象徵當時年青人的時尚潮流,你又知不知道喇叭褲衍生了一句有趣的俗語? 這種流行了二、三十年的時裝潮物,也被人視為一種隱喻:「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此話何解? 喇叭褲是一種從膝蓋處向下變寬,褲腿呈鐘形或喇叭形的褲子,其上部分的剪裁是貼近大腿的,屬「髀上不足,髀下有餘」的設計,即髀上設計狹窄,但髀下則寬鬆。廣東話俗語愛借其音,遂成為「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即狀況處中...
阿蘭嫁阿瑞 累鬥累 「阿蘭嫁阿瑞」,歇後語是「累鬥累」,阿蘭和阿瑞究竟是何許人也?他們二人婚後是否都不思進取、好逸惡勞,否則怎會出現「累鬥累」的局面? 坊間原來有兩個說法,但甚值得斟酌。第一,「阿蘭」和「阿瑞」分別指「蘭花」和「瑞香花」。這兩種花均是香氣濃郁的花朵,放在一起會「撞香味」、「累鬥累」。第二,「阿蘭」是指「花木蘭」,「阿瑞」是《西廂記》的「張君瑞」。君瑞並不愛那巾幗鬚眉的花木蘭,花木蘭也不會選擇這白面書生;所以如兩人成婚,就是錯點鴛...
養兒一百歲 長憂九十九 「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你認同這句話嗎?如果你已為人父母,相信十分明白箇中道理,但很多西方人卻未必有此觀念,這就看到中西文化的差異。 從佛學角度說,父母與子女之間存着一段緣份。早在懷胎之日,父母便會對小生命關懷備至,出生之後更多事情要處理,教養、升學、交朋友、做人處世之道,很多父母也會緊張,為子女安排或給予意見。 然而,子女到了成長期,就會覺得父母所謂經驗之談有點「過時」,並不完全接受,因而也有可能跟父母產生一定衝突。因...
不聽老人言 吃虧在眼前 如果女孩子晚上才洗頭,又或者沒把頭髮吹乾便走去睡,老人家便會說:「日後會經常頭痛!」男孩子穿短褲,經常膝蓋外露,老人家又好像預言般說:「老了就會風濕骨痛!」這些都是「不聽老人言」的日常實例,但到底老人言有多準? 老人家的生活閱歷豐富,有很多經驗之談,所謂「食鹽多過你食米」,累積的經驗著實不少。這些知識不是可以在書本裏獲得,因此往往能對年青一輩說出一些「忠言」,但聽進年青人耳中,就可能有點「逆耳」,一下子比較難接受的意見。 不過,老一輩人給予的意見,未必即時可以見到效果/影響,正如上述「頭痛」和「風...
鐵拐李踢足球 八仙是古時民間的八個道教仙人﹐年長而經驗豐富的鐵拐李是八仙之首。但古代民間的神仙也踢足球? 黑垢蓬頭兼跛右足的鐵拐李原來身材魁梧,一次修行時神魂出竅以赴太上老君的約會,臨行前吩咐徒弟,若七日不回便把自己的軀殼燒掉。結果徒弟在第六天便把鐵拐李的身體燒掉﹐鐵拐李回來神魂沒有身體可依,便附在一個乞丐的屍身上了。這個屍身右腳殘廢,只有用另一隻腳並倚着拐杖步行,鐵拐李亦因而有了這個稱號。 俗語...
反骨 俗語「反骨」形容某人忘恩負義,接受了別人好意不但沒有好好報答,反而不仁不義作出傷害的行為。 小說《三國演義》講述諸葛亮對大將魏延的不信任,出自劉備收復荊南四郡,關羽見魏延獻城有功遂欲引見於劉備,豈料諸葛亮卻下令刀斧手斬殺魏延,孔明曰:「吾觀魏延腦後有反骨,久後必反,故先斬之,以絕禍根。」劉備甚為吃驚並「因憐其勇,故姑留用」,雖然留住魏延的命,但魏延背上反骨之名,成為不夠忠義的例子。《三...
戥穿石 結婚擺酒講求意頭,氣氛熱鬧更好,於是新郎和新娘各自找好友們組成兄弟團或姊妹團,在現場搞搞氣氛。而兄弟團還有一個稱號叫「戥穿石」,原來與豬有密切的關係。 話說古時交通和搬運的工具也不發達,豬農會以木擔挑摃在肩上,木擔挑的一邊綁上豬,為了平衡的關係,要同時在木擔挑的另一邊以籃子放上與豬相同重量的石頭。豬農就是這樣挑起豬,步行至市場賣豬。「戥」字有平衡的意思,而這些為了平衡豬重量的石頭又叫「戥豬石」。 豬賣掉後,戥豬石亦再沒有特別用處了,就像婚宴完...
司馬懿破八陣圖 司馬懿並沒有成功破解諸葛亮的八陣圖兵法。「司馬懿破八陣圖」這句話完全刺中司馬懿的痛處,諷刺他不懂裝懂,也顯示了文字的殺傷力。 唐名將李靖《李衛公問對》所載,諸葛亮的八陣圖兵猶如「大陣包小陣,大營包小營,隅落鉤連,曲折相對」,所用的兵力不多卻能擊破敵對大軍。雖然司馬懿能一眼看出諸葛亮佈下八陣圖兵法,但並沒有想到方法破解。在上邽之戰中,諸亮更大破魏軍統帥司馬懿所部精兵,獲甲首三千級,自此司馬懿對蜀軍只是避而不戰。 今天我...
董卓進京 不懷好意 董卓是東漢末期的歷史人物,史載董卓是一名擅長在馬背上指揮征戰的猛將,盤踞涼州。小說《三國演義》為董卓加入不少戲劇元素,強化了這位政治野心家的威力。 當中「董卓進京」一幕記載東漢中平六年漢靈帝死,漢少帝劉辯繼位。當時宦官當權弄政,朝野不滿,宮內權派之爭愈見激烈。此時,外戚大臣何進及其手下袁紹為誅宦官,無視大臣反對竟私召董卓帶兵入京。結果野心勃勃兼不懷好意的董卓率精兵入京,廢黜少帝,立劉協為漢獻帝,獨攬軍政大權。 董卓進京並非為保護漢室,而是...
黃皮樹了哥 唔熟唔食 「你要千萬提防這隻黄皮樹了哥,他可是不熟不食的!」要提防的不是愛挑好吃的了哥,而是專門向親朋戚友行騙或討便宜的人。 俗語「黃皮樹了哥」的歇後語是「唔熟唔食」,人們看到了哥在黃皮樹上專揀熟果來啄食,以黃皮樹的了哥暗喻混熟後才行騙的人。 例如,某人向朋友借了一大筆錢後便失去聯絡,連電話號碼和住址都換掉了,原來這名處心積慮的騙徒利用人家對自己的信任而騙財。 不過,這裡也要給了哥說句公道話,牠們性格並不是貪婪和狡...
落湯雞 被大雨淋濕身體或掉落水中,渾身濕透,我們會以「落湯雞」來形容,形象十分鮮明,就像煲雞湯時,將整隻雞放落水中一樣,但為什麼會叫落湯雞,而不叫落湯鴨呢? 鴨子是兩棲類動物,能在水中游,也能在地上走。牠的羽毛能防水,被雨淋後抖一抖身子,身體便能還原本來樣子;而雞的羽毛不能防水,被雨淋後就會不成樣子,十分狼狽,所以有「落湯雞」一說。 此外,「雞」也經常在廣東話語中出現,趕時間離開,我們會說成「雞咁腳」;有些東西看不清楚,但明明在眼前,我們會說「發雞...
怪獸家長 昨天講介紹的「直升機父母」一詞,大約2000年左右在美國首先出現,位處亞洲地區的日本,則在差不多時期則出現「怪獸家長」的稱號。 直升機父母以孩子為中心,盤旋在孩子周圍,需要時便降落,為孩子解決困難;怪獸家長則源於對學校、教育機構、老師、補習老師等的控訴。 怪獸家長,又稱怪物家長、恐龍家長,普遍認為這詞彙是一個名叫福向山洋一的日本人在教育雜誌上提出的,反映家長對學校提出不合理的要求。 基本上,怪獸家長是將不合理要求不斷...
直升機父母 有沒有見過直升機盤旋嗎?直升機盤旋的範圍其實很小,但可觀察到其飛行範圍內的狀況,「直升機父母」指的是對孩子各方面都十分緊張的家長,像直升機般在孩子的頭上盤旋,意味着全面介入孩子的一切事情。 這個直升機父母的隱喻,最早出現於Haim Ginott於1969年的暢銷書《父母和青少年》一書中,其中一名青少年抱怨:「媽媽像直升機一樣在我身邊盤旋」。 後來,Foster Cline和Jim Fay在1990年創建了helicopter parent(直升機父母)一詞。這個詞語於2000年開...
學霸 古代讀書人寒窗苦讀,上京赴考,一旦高中,被稱為狀元,其次為榜眼、探花。現代描述那些刻苦學習、成績超卓的學生為「學霸」。 「學霸」一詞起初完全屬於貶意。「霸」字指倚仗權勢,橫蠻欺凌百姓者。明代小說《二刻拍案驚奇》卷四曾出現過此詞:「其時屬下有個學霸廩生,姓張名寅 。」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很多學術權威被認定為「學霸」而受迫害。 近年「學霸」一詞流行於網絡,在2012至13年間先在內地興起,指那些刻苦學習、學識豐富...
每日一詞 市擔:STAMP 廣東台山有一個詞語「市擔」,大家知道是甚麼意思嗎? 這個詞語原來是由英語直接演變而成,並沿用英語的發音。 「市擔」意為郵票,來自英文「STAMP」。其餘例子還有:看球賽時說「骨波」,即好球,來自英文「GOOD BALL」。 另有部分詞語半中半英,例如:「老民」,意為老人,由「老」和「MAN」結合而成;「好反」即好玩,「好」和「FUN」融合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