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4-03-09
粵菜一大特色是食物講求新鮮,這樣吃魚才能「魚有魚味」。
說起新鮮活魚,原來在改革開放之初的廣州,牠們竟然會成功「攪動」市場經濟這一池「活水」,令廣州從水產品流通體制改革出發,邁開農副產品價格鬆綁的第一步,成為全國第一個解決「吃魚難」的大城市。
改革開放|吃魚必需有「魚票」 沿海廣州曾經「望魚興嘆」
在改革開放之前的計劃經濟時期,哪怕是生活在沿海地區、魚米之鄉的廣州人,也只能「望魚興嘆」。當時想要吃上一條新鮮活魚是很難的事,最主要原因是買魚要用「魚票」。每人每個月有2張魚票,一個月差不多只能買到1斤魚,數量極少。
而且由於供應緊張,有時候有魚票都不一定能買到,因此很多市民要凌晨就去市場排隊,等待魚檔開門。
改革開放初期,廣州嘗試開放部分水產市場,並設置試點,讓新鮮活魚不再是政府指定的價格,允許市場議價出售。
隨後,廣州更在全國水產行業中,率先成立全國同行中第一間國營的河鮮貿易貨棧,對河鮮雜魚實行產銷見面、隨行就市、按質論價、議價成交。
接着當局又成立鹹魚海味服務部,開放鹹魚海味市場。1979年3月,塘魚、冰鮮魚市場亦陸續開放。
改革開放|市場開放後供應大增 廣州終解決「吃魚難」
價格開放後產生的效果極佳,漁民的生產積極性大大釋放,水產品的數量大增。在開放首年供應增加1萬多噸,第二年又再增加3萬多噸,品種也變得更豐富。
那時候,被戲稱為「天光墟」的河鮮貿易貨棧,即使天色已晚都仍舊燈火通明、人潮湧湧,路邊停滿放在竹筐的單車,交易買賣一直會持續到凌晨五六才點才結束。
到了1985年,廣州水產市場獲得全面放開,「魚票」正式成為歷史。全國各地的魚爭先恐後地「游」來廣州,市場供應大增,廣州就成為了全國第一個解決「吃魚難」的大城市,並逐漸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水產品集散地之一。
水產市場是一個起點,它更帶動了廣州其他農副產品市場逐步放開,為後來在全國範圍內進行的農副產品購銷制度改革,起到重要示範作用。
延伸閱讀:改革開放|首個中外合作項目 中山溫泉賓館打開投資內地大門
延伸閱讀:王家衛《繁花》:改革開放初期上海繁華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