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正宗」湖南菜為甚麼在深圳?

編輯︰莫利
撰文︰禾末

  周末北上深圳,你會選擇吃甚麼菜?坊間有句流傳的玩笑話,「最正宗的湖南菜在深圳」;還有網友稱深圳是湖南「第二省會」。不止因為深圳的湖南菜館數量已近7,000家,而且有不少餐廳的水準也確實十分出色。

  為甚麼湖南菜能在深圳擁有這樣的地位?下次北上去尋覓美食,有哪些經典湖南菜必須要試一試?

深圳湖南菜館近7000間 僅次於長沙

據統計,深圳湖南菜的門店數量已近7,000家,穩居當地外來菜系裏的第一。(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湖南菜,也叫湘菜,可分為三大流派,每個流派擅長的食材跟偏好烹調方式都不一樣。位於湖南中部的湘江流域,這裏有長沙、湘潭等城市,這裏擅長於小煎小炒。

這一帶也是大家印象中最具代表性湖南菜的所在,例如小炒肉等。(網上圖片)

  在湖南北部的洞庭流域,有眾多河湖,這一帶因此更擅長烹調水產類食材,吃魚、吃蝦、吃龜是當地一大特色,也更多使用燉、蒸等的烹飪方式。

  湘西地區則遍布群山,食材偏向使用各類山珍野味,而且擅長製作熏味、腊味、腌酸味等山區風味的食物。

雖然湖南菜內部流派存在一定差異,但走出湖南來到深圳後,湖南菜整體離不開香辣、重口味這樣的標籤。圖為湖南菜攸縣香乾。(網上圖片)

  那麼,在口味清淡、重視食物本味的嶺南地區,湖南菜為甚麼能佔得重要的一席之地?

  多年來,數百萬湖南人來到深圳闖蕩,南下打工的大潮也令湖南菜到這裏生根、改良、交融。

  同時,深圳是一座年輕的城市,除了湖南人之外,這裏還有很大部分的新深圳人,也是來自其他「吃辣大省」,例如四川、江西等地。

  對他們來講,湖南菜的辣也許與家鄉味道稍有不同,但在飲食清淡的廣東,湖南菜算是相當親切的口味。

湖南菜能在深圳站穩腳跟的原因之一,還有食材大多常見,烹飪方式不複雜,製作速度快,送飯一流又實惠。(網上圖片)

  而且,熱烈香辣的湖南菜也符合深圳快節奏、高強度的生活氛圍。如今,天寶兄弟、農耕記、費大廚辣椒炒肉、小辣椒、李師傅脆肚等,都是深圳人氣比較旺的湖南菜館。

  延伸閱讀:北上必食|深圳人氣餐廳農耕記 必試「辣椒中的愛馬仕」 300元1斤值不值?

  湖南菜經過多年化繁為簡,根據深圳的口味喜好和快節奏生活,慢慢保留下一批受人歡迎的家常菜,幾乎每間湖南菜館都有售賣:農家小炒肉、炒黃牛肉、剁椒魚頭等等。這些菜的上菜速度快,口味和價格對許多人來說都較容易接受。

必試經典湖南菜:農家小炒肉 臭豆腐

  農家小炒肉是一道非常出名的經典湘菜小炒,青椒、乾辣椒配上五花肉薄片翻炒鮮香,有輕微辣度,同時不帶油膩感,被稱為「送飯之王」。

農家小炒肉
農家小炒肉通常選用口感比較嫩的豬前腿,肉要切薄片。(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它用料不貴而且做法簡單,但就齊集五花肉的焦香和鮮嫩的肉質、乾豆豉的咸香味,以及湖南剁辣椒的酸辣,確實是下酒、下飯良伴。

  另一道湖南經典的臭豆腐,則是深圳各大湖南菜館都有的小吃。

臭豆腐
長沙人普遍把這臭豆腐稱為「臭乾子」。(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雖然南京、長沙和紹興都以臭豆腐聞名,但是它們的成品跟味道差異甚大。長沙臭豆腐跟其它臭豆腐的分別,在於滷水的製作方式。

  長沙臭豆腐的滷水,以香菇、莧菜、芥菜、豆豉和冬筍等原料,花至少1年半以上的時間發酵而成。用黃豆作為原料的水豆腐,在滷水中浸泡半個月後,才會用文火在油鍋下慢炸,等臭豆腐表面膨脹後,就可以撈上來,放入調料食用。

  想食得地道,就要先在豆腐中間挖個洞,然後填入辣椒等配料,如此一口吃下去,不單止可以一併吃到酥脆、軟綿兩種口感,又不失鮮辣味道。

  當然,要論深圳的湖南菜正宗與否,必定是比不上湖南真正的省會長沙,但深圳湖南菜館的數量、多樣化及改良水平,在全國來講都是前列。

  「最正宗的湖南菜在深圳」這樣的調侃,不僅是對深圳湘菜的認可,背後更是無數異鄉人在這座城市裏打拼的歲月。下次周末北上,不妨找間湖南菜館去試一試吧!

  延伸閱讀:不只有辣 解構色香味俱全的兩大特色湘菜

  延伸閱讀:中國地理小知識|「芙蓉國」湖南 為什麼又名「三湘四水」?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相關每周主題

北上消費|深圳羅湖美食盤點 哪些人氣餐廳最值得打卡?

2024-01-02
阿嬤手作

「阿嬤手作」堅持純手工奶茶 成網紅店火遍廣州上海

2023-01-17

網紅新中式糕點店 為何「永遠在排隊」?

2022-11-28
潮汕牛肉火鍋

北上美食|深圳潮汕牛肉火鍋必吃大盤點 不止八合里

2024-01-16

盤點香港出發高鐵沿線3大熱門城市 這些美食必打卡

2023-03-28

中國「最正宗」湖南菜為甚麼在深圳?

2023-10-11
農耕記

北上必食|深圳人氣餐廳農耕記 必試「辣椒中的愛馬仕」 300元1斤值不值得?

2023-07-20

北上消費|深圳羅湖美食盤點 哪些人氣餐廳最值得打卡?

2024-01-02
阿嬤手作

「阿嬤手作」堅持純手工奶茶 成網紅店火遍廣州上海

2023-01-17

網紅新中式糕點店 為何「永遠在排隊」?

2022-11-28
潮汕牛肉火鍋

北上美食|深圳潮汕牛肉火鍋必吃大盤點 不止八合里

2024-01-16

盤點香港出發高鐵沿線3大熱門城市 這些美食必打卡

2023-03-28

中國「最正宗」湖南菜為甚麼在深圳?

2023-10-11

百味中國

藕粉

哪吒2|重塑哪吒肉身為何用藕粉?哪裏的藕粉最好吃?

2025-02-26

旅遊風物

港鐵中環站《同萌社區》貓店長攝影展

跟着「貓店長」打卡9間香港老舖 細味舊社區人情味

2025-04-12

影視時尚

劉青雲再攀演技高峰 《爸爸》內斂詮釋獲封「從影最佳」

2025-04-20

百味中國

藕粉

哪吒2|重塑哪吒肉身為何用藕粉?哪裏的藕粉最好吃?

2025-02-26

旅遊風物

港鐵中環站《同萌社區》貓店長攝影展

跟着「貓店長」打卡9間香港老舖 細味舊社區人情味

2025-04-12

影視時尚

劉青雲再攀演技高峰 《爸爸》內斂詮釋獲封「從影最佳」

2025-04-20

百味中國

藕粉

哪吒2|重塑哪吒肉身為何用藕粉?哪裏的藕粉最好吃?

2025-02-26

旅遊風物

港鐵中環站《同萌社區》貓店長攝影展

跟着「貓店長」打卡9間香港老舖 細味舊社區人情味

2025-04-12

影視時尚

劉青雲再攀演技高峰 《爸爸》內斂詮釋獲封「從影最佳」

2025-04-20
編輯推薦
1:40

世界名毯之一 加牙藏毯怎樣「活」在現代?

2022-06-29
1:40

讓燃料變身貢品?神奇「非遺」麥稈剪貼

2022-09-11
1:40

從工具到藝術品 油紙傘「撑起」中國風景

2022-08-10
1:40

驚艷世界的非遺「獨竹漂」絕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備?

2022-05-25
1:40

果核變身萬元藝術品 核雕的秘密是「千刀萬剮」?

2022-08-26
1:40

中國風象徵 千年瓷都景德鎮怎樣「復活」?

2022-08-31
1:40

烤鴨變「肯德鴨」?百年北京烤鴨怎樣創新傳承?

2022-08-19
1:40

世界名毯之一 加牙藏毯怎樣「活」在現代?

2022-06-29
1:40

讓燃料變身貢品?神奇「非遺」麥稈剪貼

2022-09-11
1:40

從工具到藝術品 油紙傘「撑起」中國風景

2022-08-10
1:40

驚艷世界的非遺「獨竹漂」絕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備?

2022-05-25
1:40

果核變身萬元藝術品 核雕的秘密是「千刀萬剮」?

2022-08-26
1:40

中國風象徵 千年瓷都景德鎮怎樣「復活」?

2022-08-31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小紅書中美對帳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張維為:中美民間大對帳 加速中國文化復興

2025-04-23
中國經濟
羅思義
羅思義

羅思義看中國經濟問題根源

2025-04-19
新加坡前外長楊榮文談李光耀
楊榮文
楊榮文

楊榮文談李光耀:與人互動 先思考彼此權力關係

2025-04-18
「甩底」原來與吃有關?

  做人做事,最重要就是有交代、守信用。答應別人卻臨時失約,這種「甩底」的行為的確要不得。

  「甩底」,在廣東話當中有失約、失信於人的意思,原來這個說法與廣東的飲食文化有關。

  在古時,廣東人喜以瓦煲作煮食工具,特別是煮粥煮湯時便會用到。然而,瓦煲時間用得長了,煲底因長期受爐灶之火所燒,變得脆弱;重複使用後最終可能底部脫落,那麼原本在瓦煲中煮好的食物也因而傾倒出來,令原本餚煮的美食遭泡湯...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