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2-11-09
1980年代,最主要的突破性改革、並得到世界公認的,是在農村。當時要把農村轉軌變成一個西方樂於接受的解釋,就是我們在農村推進了市場化。市場化的前提是私有化,只有私有的產權,才方便在市場上做自由交易。
編出這樣一套故事,他們相信了,我們自己也相信了。
溫鐵軍憶國家財赤要減支出 農村投資建設首當其衝
1960年代,中國已經宣告無內債和外債,我們是一個債務非常乾淨的財政體制。1974年,國家財政赤字達100億,經濟發展受到相當大的壓抑。到了1978年、79年,財政赤字更翻倍至190億。
在這個財赤非常嚴重的時候,當時主管財政金融的李先念副總理,他跟鄧小平建議,現在財政背起這麼大的負擔,我們是不可能全管的,不如適當的甩掉一部分。哪個部分?當時最不能對財政作出貢獻的是農村。
三農向國家財政作出的貢獻是最小的,但得到的國家財政份額卻大大超過財政貢獻。尤其在1966年,當時是文化大革命之後,城市工業幾乎停擺,因此轉向經濟仍然沒有停下來的農村。那時候,農村佔財政開支接近20%,達到一個比較高的比重。
那時候大興水利等等工程,都是國家財政給錢的。農村終於有投資能力了,就利用集體化組織來大規模組織農民勞動力,組織農民去水庫工地。那時候,我還是插隊知青,就是所謂冬戰三九、夏戰三伏(一年中最凍和最熱的時間),勞動力都去做體力勞動,拿鐵鍬鐝頭去刨土方興建水庫。但這些工程建設,並不能立即見效變成你的收益。
在當時來說,這是正常的。我們要利用成千上萬的勞動力做出38,000多套水利工程,那是一代人的犧牲和奉獻。
後來,當財政沒有能力的時候,先拿掉的就是三農投入。
延伸閱讀:溫鐵軍看中國接收西方產業轉移的代價 1979年財赤近200億
溫鐵軍憶農村缺乏國家財政支持 包產到戶應運而生
如果說國家對於縣鄉村三級,連維持的費用都沒有,那怎麼辦?
於是,老百姓就出現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包產到戶)了。這其實就是又分了一次地,也就是毛澤東在1950年分給全國農民,按人頭平均分了一次地。到了1979年、1980年以後,各地又按照這套老方式分了一次地。
但這個東西,你怎樣解釋都可以。因為歷朝歷代新興起的時候,都要實現均田免賦。到了這一次,毛澤東時代就均了田,但沒有免賦。到了鄧小平,1980年又是均了田卻沒有免賦,所以後來才有農民負擔重不重的討論。
當財政不能再把全國都包的時候,先放下的就是農業農村這一塊。
我說過「億萬農民救中國」,億萬農民在解放以來,對中國作出了三次很大的貢獻,這是其中一次。當你把所有的農村的資源權利還給農民的時候,國家不再承擔對農村的開支。這些開支轉嫁到土地上,那就得把土地分給農民,連山地、泥灘、山溝、樹木等等這些資源性資產,就隨着分地一次性的轉移給村和農民。
這是給了農民一個好機會。農民本來就過着百業興旺的農村生活、農村經濟,譬如張三打鐵,李四織布,王五當瓦匠,王麻子去磨剪刀。突然把它開放了,於是出現了「種養產加銷、工商建運服」實業並舉等等。(八之四)
(轉載自Global University for Sustainability@YouTube,標題及內容經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