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2-05-28
中國文化中,成語「口不二價」是指商人做買賣時定價說一不二,或商品明碼實價,絕不議價。奇特的是,「口不二價」這種銷售方式背後有一個隱士逃名避世的故事。
相傳於東漢時期,有一位才華橫溢的名人叫韓康,性格孤僻古怪,喜歡獨來獨往。根據《後漢書·逸民列傳·韓康》記載,他常到深山採藥後,於長安集市賣藥補貼家用,而他賣藥三十年價格都不變。
這種怪脾氣令韓康聲名大噪,但他自己卻並不喜歡。
有次,一名女子買藥時討價還價,韓康堅持價格不變,因此被識破身份,被認出的韓康跑回霸陵山隱居,從此不再賣藥。
後來,韓康的名聲更傳到朝廷,漢桓帝認為他是有才之人,多次派人進山尋訪韓康,邀他入朝做官,但韓康死活不肯。漢桓再命人捧着聖旨和厚禮來到韓康山中的草廬,韓康假裝答應,卻在進京途中趁機逃走,從此歸隱山林。
韓康賣藥「口不二價」的故事在歷史上留下佳話,此詞在中國文化中被用作指賣商品的價錢實在或不許討價還價,也用以指說出口的話不再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