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萬雄追憶與啟功結書緣

編輯︰黃皓頤

 與啟老認識後,我服務的香港商務印書館在1985年出版了他的《論書絕句》,1991年出版了他的《漢語現象論叢》,這兩本書日後在內地有出版,初版是在香港。後一本書的出版是我向他約稿的。

陳萬雄邀啟功寫《漢語現象論叢》 探討古籍詩文漢語語法

當代中國-名家-陳萬雄追憶與啟功結書緣
陳萬雄曾向啟功約稿撰寫了《漢語現象論叢》,1991年在香港出版,其後亦有推出內地版。(網上圖片)

  我拜讀他的一些討論漢語語法的文章,再在座談間聆聽到他對漢語特性的一些看法,雖然在漢語這門學問我少所認識,憑着出版人的職業敏感,覺得他對漢語語法、研究方法能另出蹊徑,別有見解,與主流研究者看法迥異,很有出版傳播討論的價值。

  對此種出版的書緣,啟老屢屢道及,雖然是小事一樁,可見他的秉性與為人。多年後,在《啟功叢稿·論文稿》前言也說「歷年教書,俱屬古典文學。教古文之第一步,實為譯古語為今語,於是有探索詩文古今語法之作,……其後探索漸多,陳萬雄先生囑輯有關漢語之論文,經香港商務印書館為刊《漢語現象論叢》」。

  延伸閱讀:陳萬雄憶跟隨老師初見啟功 獲贈畫作銘記心中

  其實我最為得意的,是勸請啟老撰寫了〈說八股〉一篇文章。八股文功過好壞,到底是影響中國文化和社會好幾百年的文體,影響歷史不淺。自五四新文化運動提倡以來,「八股文」一直成為文化思想界以至社會大眾,攻訐舊文化之焦點,口誅筆伐不遺餘力,甚於洪水猛獸了。

  幾十年來「八股文」一詞,雖日騰於人口,然對其來龍去脈,能了解者幾稀矣。於是經多次勸說,終得啟老出手,撰文論述,究其原委,探其結構,評騭其得失,不致日後湮沒無聞。稍後的1994年由北京中華書局結合啟老、張中行先生和金克木先生諸文,彙編成《說八股》一書,這是後話。我勸說啟老撰寫該文的用意,因此書的出版而更完備了。

  《漢語現象論叢》出版後,啟先生對該書腰封上書內容介紹的一句說他善作八股文,一句話,特別寫信給我。說「初版時編者有一條介紹本書之按語,印在封皮包頁封底摺疊部分(專名稱恕叫不出來) ,有一句話說作者是作八股文的高手,稍覺失實。功生於民國元年,距廢八股時已數年,何能承過譽?是以再版時亦希望有所修改。附修改之措詞……」,這是該書出版的一個可資助談的掌故。這是啟老與我在出版上的書緣。

陳萬雄:啟功談社會政情易動情 胸懷憂國憂民愛國心

當代中國-名家-陳萬雄追憶與啟功結書緣
陳萬雄憶述啟功每每談到社會、政情、文化及國際變化時,既健談也很動情,是個心懷強烈愛國愛民情懷的人。(網上圖片)

  從1982年認識啟先生後,每次到北京,只要時間許可,或啟先生在京,我總會到北師大紅四樓拜訪啟先生,每回總談二、三個小時。除談書藝學術外,啟老與我閒聊的話題很廣泛,或者以我不懂藝術和語言文字之故。

  啟先生雖然是一位藝術家、學者和教育家,閒談中,我總覺得他很關心社會人心、政情狀況、文化動向及以至海外國際動態,談及這些話題,他很健談,也很動情,說到激動處,聲容並茂,從中得見他心內蘊藏強烈的憂國憂民、關心社會人心的情懷。

  延伸閱讀:陳萬雄憶沈從文鼓吹「古為今用」 大眾加深認識中華文化藝術

  晚年,找啟先生的人,可說是絡繹不絕,門檻為之斷,他遂有想盡辦法躲避的各種逸事。晚年的他苦惱不過的是各種世情酬酢的纏繞,難得清靜。一次我到他府上拜訪,剛坐下,老人家就主動說起我在工作上剛處理了一件棘手的事,並連聲說:「只能如此處理!只能如此處理!」真讓我感動得要掉眼淚。

  一位遠在北京的老人家,對一個晚輩遠在香港的工作,竟然關注到,已令人感動。加上處理此事期間,我嘗盡委屈,一直鬱悶心中,今得老人家的言語上的寬慰,感動之外,鬱結亦為之一消。(三之三)

  (經作者授權,轉載自陳萬雄《讀人與讀世》,標題及分段經編輯整理)

呼倫貝爾草原

陳萬雄讚歎呼倫貝爾草原風光 憶鮮卑蒙古崛起之路

2022-12-21
當代中國-名家-陳萬雄:啟功韻語作品嘗試為中國詩詞發展尋出路

陳萬雄:啟功韻語作品 嘗試為中國詩詞發展尋出路

2022-05-06
當代中國-名家-陳萬雄從啟功婉拒出傳記感受其為人謙遜謹慎

陳萬雄從啟功婉拒出傳記 感受其為人謙遜謹慎

2022-03-11
當代中國-名家-陳萬雄憶啟功新書封面出錯獲啟老親自來電寬諒

陳萬雄憶啟功新書封面出錯 獲啟老親自來電寬諒

2022-03-04
當代中國-名家-陳萬雄憶跟隨老師初見啟功獲贈畫作銘記心中

陳萬雄憶跟隨老師初見啟功 獲贈畫作銘記心中

2022-01-28
當代中國-名家-陳萬雄:陳萬雄悼念忘年之交──書畫家啟功先生

陳萬雄悼念忘年之交──書畫家啟功先生

2022-01-21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一條問題分高下

16分鐘前
小紅書中美對帳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張維為:中美民間大對帳 加速中國文化復興

2025-04-23
中國經濟
羅思義
羅思義

羅思義看中國經濟問題根源

2025-04-19
新加坡前外長楊榮文談李光耀
楊榮文
楊榮文

楊榮文談李光耀:與人互動 先思考彼此權力關係

2025-04-18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潮遊三國
羅倫斯將軍 潮遊三國

三國旅遊|雒城遺址 細看東漢戰亂與繁榮

2025-04-13
5.16中俄聯合聲明
當代中國-名家-溫鐵軍
溫鐵軍

溫鐵軍拆解中俄農業合作的喜與憂

2025-03-06
紫禁城
葛兆光
葛兆光

葛兆光對「天下」的想像:國際秩序總依靠力量和利益

2025-01-12
天安門廣場、白宮
新加坡前資深外交官馬凱碩
馬凱碩

馬凱碩:是時候與非西方開展對話了

2024-09-19
香港達德學院是共產黨在港建立的一間大專院校。校舍原是瀧江別墅,芳園是別墅的別稱。
丁新豹
丁新豹

丁新豹回顧達德學院 匯聚共產黨專才的香港大專院校

2024-08-01
2021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週,機器人表演
當代中國-金燦榮
金燦榮

金燦榮看第四次工業革命 中國地位舉足輕重

2024-07-03
當代中國 時評

人均壽命不斷延長 中國人的「長壽密碼」有哪些?

2024-04-02
共同富裕
Qiyuan Lu
盧麒元

盧麒元看共同富裕:中國擴大經濟共同體成關鍵

2024-02-15
中國在智慧科技養老上仍有很大發揮空間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新華網
新華網 時評

智慧生活|以智慧技術賦能養老服務

2023-06-13
人民幣暫時難以取代美元地位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雷鼎鳴
雷鼎鳴

雷鼎鳴看中國經濟|人民幣取代美元的障礙

2023-06-07
中西交流
王德峰
王德峰

王德峰看東西方人生態度大不同 西方哲學不能變成中國思想

2023-06-01
當代中國-中青時評
中青時評

「鐵路+旅遊」激發旅遊市場新動能

2023-05-30
中美關係尚未到解凍階段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環球網 社評
環球時報 社評集

中美關係|歡迎中美關係「解凍」 但美國必須來真的

2023-05-27
呼倫貝爾草原
陳萬雄

陳萬雄憶成吉思汗統一蒙古高原 三次生死大戰皆在呼倫貝爾草原

2023-01-06
中國願意和世界各國落實多邊主義
當代中國-央視快評
央視快評

中國經濟|攜手共促開放共享的服務經濟

2022-09-17
霞飛宸

霞飛宸解說馬遠《水圖》:取材及手法絕無僅有

2022-08-25
 美元人民幣
翟東升

翟東升從日德匯率政策 預示不干預人民幣升值利多於弊

2022-08-16
當代中國-林奮強-林奮強的香港情:有實效的選舉香港第一次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林奮強
林奮強

林奮強的香港情:有實效的選舉 香港第一次

2021-12-20
當代中國-名家-金一南:新中國給全世界提供精神和物質財富
當代中國-金一南
金一南

金一南:新中國給全世界提供精神和物質財富

2021-12-16
當代中國-名家-樊錦詩:共同守護人類的敦煌莫高窟
樊錦詩

樊錦詩:共同守護人類的敦煌莫高窟

2021-12-07
當代中國-名家-張信剛看中國傳統取代西方習俗?
張信剛

張信剛看中國傳統取代西方習俗?

2021-11-12
當代中國-名家-莫言給文學創作人的貼士:發個好夢刺激靈感
當代中國-莫言
莫言

莫言給文學創作人的貼士:發個好夢刺激靈感

2021-08-02
當代中國-名家-池田大作追思偉人周恩來病中推動中日友誼永不放棄
當代中國-池田大作
池田大作

池田大作追思偉人周恩來 病中推動中日友誼永不放棄

2021-06-17
當代中國-吳家瑋-吳家瑋窮小子美國發憤苦讀成材
當代中國-吳家瑋
吳家瑋

吳家瑋窮小子 美國發憤苦讀成材

2021-03-08
當代中國-李光耀-看中國崛起與中美關係
當代中國-李光耀
李光耀

看中國崛起與中美關係

2020-12-28
當代中國-單霽翔-今年故宮600歲
當代中國-單霽翔
單霽翔

修繕保育 北京故宮迎來600歲生日

2020-12-09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自從改革開放後,中國人談情說愛亦逐漸由含蓄到奔放。
當代中國-時空筆記
時空筆記

沒有自我到卿卿我我

2020-11-25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