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 世上最完整佛教藝術寶庫

撰文︰潘少權

  中國藝術寶庫敦煌莫高窟以壁畫見稱,既有最精采的講經變文,亦見精美的石窟彩塑,多樣的洞窟形制,而豐富的壁畫內容如漢唐元代的綠樹青山、庭台樓閣、壯麗城池、雄偉殿堂……更是多采多姿。

中國藝術寶庫敦煌 壁畫有助研究東西藝術史

  令人不解的是這些敦煌壁畫中的大千世界,竟孕育在戈壁荒漠中,而且延綿千百年,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藝術寶庫,既繼承了漢代以還的藝術傳統,又不斷吸收,融合印度、中亞和西亞的藝術風格,展現了佛教美術史的發展歷程,記錄了中國和西域地區藝術交流的歷史,對研究東西藝術史都提供重要條件。

經過數碼化,在洞窟以外也可以欣賞數碼版的敦煌壁畫。圖為在上海舉辦的敦煌VR互動展覽。(圖片來源:Getty)
經過數碼化,在洞窟以外也可以欣賞數碼版的敦煌壁畫。圖為在上海舉辦的敦煌VR互動展覽。(圖片來源:Getty)
莫高窟壁畫繪於洞窟四壁、窟頂和佛龕內,內容多元,有佛像經變文、佛教故事史迹,還有供養人和裝飾圖案等題材,其中更有不少當時日常生活的描述。(圖片來源:Getty)
莫高窟壁畫繪於洞窟四壁、窟頂和佛龕內,內容多元,有佛像經變文、佛教故事史迹,還有供養人和裝飾圖案等題材,其中更有不少當時日常生活的描述。(圖片來源:Getty)

  是甚麼成就了敦煌?

  是甚麼因緣出現了莫高窟?

  又是甚麼原因促使有些人在這麼長的時間,用這麼多的錢和精力,去持續的在敦煌這個生活條件不算理想的地方,開洞造像畫畫譯經呢?

  延伸閱讀《敦煌:生而傳奇》劇情式紀錄片 揭秘敦煌傳奇

歷經多個朝代,千多年擴大修建,有洞窟700多個,壁畫幾萬平方米、塑像2,000多尊,是全球現存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標。(圖片來源:Getty)
歷經多個朝代,千多年擴大修建,有洞窟700多個,壁畫幾萬平方米、塑像2,000多尊,是全球現存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標。(圖片來源:Getty)

  在壁畫中的敦煌變文內有一點綫索,就是出錢供養僧侶的供養人,有達官貴人,有商業巨賈,他們是虔誠佛教徒,願意持續的佈施,支持僧侶在此開洞畫畫譯經。他們明白到,即使繙譯了的佛經文字艱澀,不是一般人易明。

敦煌榆林第25號石窟,壁畫是精美的彌勒經變,被譽為最優秀的洞窟之一。建於中唐前朝,有盛唐餘風。不過,此鋪彌勒經變只畫了下生經變,沒有上生內容。(網上圖片)
敦煌榆林第25號石窟,壁畫是精美的彌勒經變,被譽為最優秀的洞窟之一。建於中唐前朝,有盛唐餘風。不過,此鋪彌勒經變只畫了下生經變,沒有上生內容。(網上圖片)

  中國農民多,又盡是文盲,要他們了解佛經是很困難的,即使有人說法解釋,也未必說得通、講得明;反而畫了出來,看着圖畫,不言自明,於是開創了洞窟文化。

  延伸閱讀中華文化守護者「敦煌女兒」樊錦詩

經過數碼化,在洞窟以外也可以欣賞數碼版的敦煌壁畫。圖為在上海舉辦的敦煌VR互動展覽。(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經過數碼化,在洞窟以外也可以欣賞數碼版的敦煌壁畫。圖為在上海舉辦的敦煌VR互動展覽。(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中國藝術畫師 妙筆生花勾勒艱澀佛經

  敦煌的每個洞窟就像一個寺院,僧侶窮多年精力,把不同佛經以壁畫形式勾畫出來,即所謂的經變文。由此看到僧侶對佛經的深刻認識,亦見畫師的妙筆生花,更重要的是當望見佛經壁畫彩塑,虔敬之心油然而生。

莫高窟受到環境侵蝕,壁畫不斷剝落退化。通過數碼化等現代技術手段,可以更好地將敦煌現狀保存下來。(圖片來源:Getty)
莫高窟受到環境侵蝕,壁畫不斷剝落退化。通過數碼化等現代技術手段,可以更好地將敦煌現狀保存下來。(圖片來源:Getty)

  至於現存洞窟,則採取技術穩固泥沙、減少流沙、控制參觀人流等。

  保育敦煌,認識過去,才放眼未來。

  延伸閱讀改革開放旅遊成風 莫高窟設人流管制保育壁畫

工夫茶 vs 功夫茶  

  潮州人吃飯喝茶,都用「食」字,「食飯」叫「蓆伴」,喝茶叫「食茶」(音:蓆嗲),當中又最愛喝「工夫茶」。

  「工夫茶」的「工夫」,跟「打功夫」的「功夫」並不一樣。「工夫茶」一詞最早出現在清康熙年間,據說是福建武夷山上最上品的茶種,慢慢演變成一種品茶的程式,即泡茶的動作及過程。 

  「工夫茶」(音:近扶爹)的「工夫」,在潮州話的意思是仔細、講究的意思,而不是耍功夫的「功夫」。

  泡工夫茶需要用一個細小的...

1:57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訪華,是歷史上英國國家元首第一次訪華。

英女王逝世|英女王訪華與鄧小平會面 解決香港問題 二度訪港 展現親和力

2021-10-12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相關每周主題
2:06

「再造」莫高窟 保育大漠中的中國文化

2020-11-05
2:48
當代中國-中國藝術-中國文化-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 世上最完整佛教藝術寶庫

2021-10-25

《敦煌:生而傳奇》:劇情式紀錄片 揭秘敦煌傳奇

2021-10-01

敦煌保育80年|「敦煌癡人」常書鴻 放棄留法回大漠 「為它死也值!」

2024-04-22

735個洞窟

敦煌莫高窟洞窟有咁多種?

2023-10-29
2:13
當代中國-中國文化-敦煌-樊錦詩

中華文化守護者「敦煌女兒」樊錦詩

2020-12-23
當代中國-名家-樊錦詩憶堅守敦煌莫高窟的前輩們

樊錦詩憶堅守敦煌莫高窟的前輩們

2021-11-01
2:06

「再造」莫高窟 保育大漠中的中國文化

2020-11-05
2:48
當代中國-中國藝術-中國文化-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 世上最完整佛教藝術寶庫

2021-10-25

《敦煌:生而傳奇》:劇情式紀錄片 揭秘敦煌傳奇

2021-10-01

敦煌保育80年|「敦煌癡人」常書鴻 放棄留法回大漠 「為它死也值!」

2024-04-22

735個洞窟

敦煌莫高窟洞窟有咁多種?

2023-10-29
2:13
當代中國-中國文化-敦煌-樊錦詩

中華文化守護者「敦煌女兒」樊錦詩

2020-12-23

改革開放

深圳巴士站

深圳特區45年|巴士服務如何從無到有?香港經驗助公共交通發展

2025-05-15

十四五規劃

2:28

十四五民生篇|中國怎樣應對老齡化?

2024-02-09

一帶一路

2:05
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讓中國醫療「走出去」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2024-03-05

90秒看中國

1:30
香港展覽盛事

《香港機遇新里程》 認識變革掌握新機遇

2024-11-18

非凡75年

3:07

非凡75年·科技篇|從跟跑到超越 中國前沿科技不斷突破

2024-10-05

國策通識

2:17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策通識|「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構建?

2025-01-15

改革開放

深圳巴士站

深圳特區45年|巴士服務如何從無到有?香港經驗助公共交通發展

2025-05-15

十四五規劃

2:28

十四五民生篇|中國怎樣應對老齡化?

2024-02-09

一帶一路

2:05
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讓中國醫療「走出去」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2024-03-05

90秒看中國

1:30
香港展覽盛事

《香港機遇新里程》 認識變革掌握新機遇

2024-11-18

非凡75年

3:07

非凡75年·科技篇|從跟跑到超越 中國前沿科技不斷突破

2024-10-05

國策通識

2:17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策通識|「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構建?

2025-01-15
編輯推薦

深圳也有沙田 葵涌 西貢?香港 深圳有多少相同地名?|神州冷知識

2025-05-08
1:59
當代中國-智慧生活-亦莊無人駕駛

科幻變現實!北京亦莊打造「無人駕駛之城」

2022-07-04
廣州南沙區在自動駕駛發展上一直處於廣州及至粵港澳大灣區前列

公民科考察|無人駕駛、智能碼頭全國前列 南沙科創機會處處

2022-10-18
2:01

無人駕駛小巴免費坐 廣州智能汽車項目規模居內地前列

2022-01-19
新能源汽車

競逐中國「新能源汽車之都」 哪座城市脫穎而出?

2024-01-04

中國電動車的「領航員」 香港科學家陳清泉

2023-11-08
電動車電池;寧德時代

從無名之輩到全球霸主 中國建立電動車電池王國

2023-09-25

近400萬個|中國新能源車充電樁 規模全球最大

2022-08-24
1:59
當代中國-智慧生活-亦莊無人駕駛

科幻變現實!北京亦莊打造「無人駕駛之城」

2022-07-04
廣州南沙區在自動駕駛發展上一直處於廣州及至粵港澳大灣區前列

公民科考察|無人駕駛、智能碼頭全國前列 南沙科創機會處處

2022-10-18
2:01

無人駕駛小巴免費坐 廣州智能汽車項目規模居內地前列

2022-01-19
新能源汽車

競逐中國「新能源汽車之都」 哪座城市脫穎而出?

2024-01-04

中國電動車的「領航員」 香港科學家陳清泉

2023-11-08
電動車電池;寧德時代

從無名之輩到全球霸主 中國建立電動車電池王國

2023-09-25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Qiyuan Lu
盧麒元

盧麒元從殖民主義看現代國際關係

2025-05-16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同學們的40個信封

2025-05-14
2001年5月18日
昆曲

昆曲入選首批「人類口述和非遺代表作」

樓主與板主

  現代人喜歡在網絡討論區討論話題或發帖文,發帖文的人叫做板主或樓主,原來板主叫法來自香港,樓主的叫法則來自內地。

  樓主是網絡用語,是內地討論區對發帖人的稱呼。因為發帖人所發的帖文處最頂,有其他人回覆的話,就像建成一層一層樓,所以將最頂的發帖人叫做樓主。

  在香港討論區中,一般稱發帖的人為「板主」,但在兩地互動下,發帖人的稱呼已漸趨模糊,大家亦傾向以「樓主」替代。

  樓主的漢語拼音是「Lou Zhu」,所以有...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