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1-10-29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變種病毒感染強度極高。中國一直面臨「外防輸入」的壓力,其中廣東省每天承載全國九成入境人員。作為「南大門」和口岸城市,廣州投資17億元人民幣(約等於20.7億港幣),在郊區建設國際健康驛站,以代替市區的隔離酒店,統一接收境外入境旅客,减少市民接觸到輸入病例的情況。
「國際健康驛站」模式為全球首創,無論是布局設計和管理模式,還是技術應用等方面,都全面提升集中隔離場所的防疫安全係數。

延伸閱讀:冷凍食品藏新冠病毒 輻照技術有助殺毒
廣州國際健康驛站不到3個月建成 醫護人員已進駐
驛站於今年6月24日開工建造,由一片荒地到主體建築完工,不到三個月就建成,於9月下旬投入使用,再次見證了「廣州速度」。首批184名醫護人員日前已進駐驛站。
據介紹,廣州國際健康驛站位於白雲區鐘落潭鎮馬瀝村,去往市區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院、白雲國際機場約30至40分鐘車程,既遠離人口密集的住宅區域,又便於人員轉運和物資保障。總建築面積為25萬平方米,相當於46個足球場大小。
驛站建築群由一排排三層樓房組成,外觀簡約時尚,接近於度假村。其規模是武漢火神山醫院的5倍,共設有5074個客房,5種房型面積從18平方米到39平方米不等,另有11個無障礙房間,可滿足不同旅客的入住需求。

延伸閱讀:世衛報告:華南海鮮市場非新冠病毒源頭 籲各國積極配合研究
廣州國際健康驛站:世界上最先進的隔離中心
廣州國際健康驛站從動工到落成都備受外界關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絡(CNN)引述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全球衛生事務高級研究員黃延中(Yanzhong Huang音譯)的評價稱,該驛站是世界上最先進的隔離中心。它到底有多先進?
首先是驛站的布局科學。廣州國際健康驛站主體建築包含入境旅客居住區、健康服務中心、醫護及後勤生活區、綜合服務樓,同時設有安保、消防、餐厨、洗衣房、廢物暫存等配套設施。每個區域相對獨立,間隔均大於20米,一旦出現病例,可迅速將其所在組團封閉,第一時間切斷傳播途徑。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曾指出,普通酒店作為隔離酒店不太合格,「房間嚴格按照隔離標準,不會互相傳染,這樣才叫隔離酒店。」因此廣州國際健康驛站內嚴格執行「三區兩通道」標準要求,劃分污染區、半污染區和生活區。園區工作人員通道、隔離人員通道和物資運送通道獨立設置,潔污分開、閉環管理。每個房間均為分體式冷氣機和獨立管道,分區設置獨立的排放系統、過濾系統、污水系統,避免出現交叉感染情况。
此外,廣州國際健康驛站按照發熱門診標準建設,由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負責為園區所有人員提供健康監測、核酸檢測、基本醫療和急診急救服務。客房服務和營運則由熟悉酒店管理業務的嶺南集團負責。

廣州國際健康驛站打造智慧化健康園區
另一大亮點是智慧化。廣州國際健康驛站啓用後,入境旅客可在巴士轉運途中挑選客房,到埗後無需辦理登記手續,憑客房QR code「掃碼」入住,並通過智能化系統就能完成簽到、繳費、退房等手續。
客房內的智能設備還可以完成遠程測溫、流行病學調查和詢診問診,相關數據會傳輸到驛站系統,發現异常情况時會自動預警。智能設備亦有視訊功能,可供旅客跟房外的服務人員或其他客房的旅客視像通話。

武漢雷神山醫院使用過無接觸配餐機械人「智賽拉」,它的身影在廣州國際健康驛站也能找到。「智賽拉」的主要任務是送餐和收運垃圾,甚至可以實現跨樓層配送。至於負責消毒驛站的另一款機械人,每小時噴出1.6升消毒噴霧,可連續噴10小時,充電2小時就能工作半日。
實際上,除了廣州以外,東莞自8月起也在沙田鎮建設東莞國際健康驛站,設有2,000個獨立房間,以滿足入境旅客集中隔離需求。9月28日,廣東電網發布消息稱,東莞驛站已成功驗收通電,計劃10月正式投入使用。
延伸閱讀:淘大花園爆沙士 抗疫經驗成新冠肺炎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