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4日

為新冠肺炎疫情舉行全國性哀悼活動

  2020年4月4日清明節,中國舉行全國性哀悼活動,以表達對全國對抗新冠肺炎疫情犧牲者及逝世者的深切哀悼。

  新冠肺炎疫情在2019年底開始出現,隨後在2020年初迅速擴散至全球多國,並逐漸演變成一場全球性傳染病。截至4月1日,全球累計報告有超過4.88億宗確診個案,其中有614.3萬人死亡,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流行病之一。在中國,根據國家衛健委最新通報,全國亦累計有15.1萬宗確診病例、4638人死亡。在4月4日舉行全國性哀悼活動,是中國首次因「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依法啟動全國性哀悼活動。

  4月4日當天,中國全國及駐外使領館均有下半旗誌哀,並且停止所有公共娛樂活動。淩晨零時起,幾乎所有電視台都將各頻道的台徽調成灰或黑白色,同時停播一切劇集、電影、綜藝、動漫類節目,亦暫停商業廣告播出,僅播放新聞、紀實類節目和公益廣告。在早上10時起,全國人民默哀3分鐘,汽車、火車、艦船鳴笛,防空警報鳴響。

  除了現實層面,當天全國各大網站均將頁面換成黑白色,各大線上遊戲及直播平台也響應號召,停服停播一天。

相關標籤

清明晴六畜興 清明雨損百果

  古代農夫相信,一年收成好不好,看清明就知道。為甚麼呢?

  傳統上,清明節的天氣,預示一年的農耕,是人們十分重視的重要節氣。

  其中一個廣為人知的諺語,就是「清明晴六畜興  清明雨損百果」。

  意思是清明這天如果放晴的話,就預示整年作物豐收、牲畜興旺;相反,清明節下雨的話,各種果樹和作物,產量品質便受到很大的傷害了。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中國成功研製巨型激光裝置「神光二號」

2002年4月7日

中國研製巨型激光裝置「神光二號」

2024-04-06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乒乓球運動員容國團為中國贏得第一個世界冠軍

1959年4月5日

容國團為中國贏得第一個世界冠軍

2024-04-04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建設三峽工程獲全國人大審議通過

1992年4月3日

建設三峽工程獲全國人大審議通過

2024-04-02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中國軍艦首次靠泊外國港口執行撤僑任務

1983年4月2日

藝術大師張大千逝世

2024-04-01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