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美食|中秋節喝桂花酒典故 寓意富貴高中狀元

編輯︰流螢
撰文︰龍在思

  中秋節除了食月餅外,還其他美食原來跟中秋甚有淵源。所謂一年秋意濃,十裡桂花香,桂花酒便是時令桌上佳品。桂花酒除了味道開胃外,又喻意富貴及登科高中,桂花更可製成各式甜品。為了節日討個好意頭,大家不妨在中秋節來個桂花宴,邊嚐桂花酒,邊回味有關中秋的典故。

中秋喝桂花酒討好意頭 祈求富貴登科高中

  唐朝詩人宋之問有一首詩寫道「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形容桂花在月光下靜靜飛落,好像來自天上的香氣隨風飄蕩,悠悠地傳至雲外,桂花的清雅高潔及香飄四溢,在古時已受人們所喜愛。

  入秋後桂花開始盛放,中秋節過後慢慢凋零,以前的人會憐惜地收集掉落的花朵,釀成桂花酒。一年過後,又迎來第二年中秋節,這時酒香郁郁,從此人們就習慣中秋節飲桂花酒。

當代中國-中國美食-百味中國-中秋美食-中秋桂花酒-桂花酒-01
桂花,又稱月桂,味辛性溫,有化痰、止咳、生津的功效。桂花雖然花型較小,但卻清香四溢,留香時間長,因此非常適合入饌製作美食。(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中國人最喜歡講好兆頭,原來他們喜歡飲桂花酒也跟兆頭有關。月餅象徵團圓,桂花酒則象徵富貴、科舉高中,在古時桂花已有多個美好寓意。

  延伸閲讀:【中秋飲食】中國傳統月餅千奇百趣 鹹甜酥軟樣樣有

當代中國-中國美食-百味中國-中秋美食-中秋桂花酒-桂花酒-04
中國畫中的吉祥圖案經常以桂花入畫,其中桂花與芙蓉花的紋圖為「夫貴妻榮」。圖為《清錢維城畫花卉 冊 芙蓉桂花》。(圖片來源:台北故宮博物院)

  「桂」也象徵「狀元高中」,以前的人將科舉考試及第比喻為「桂林一枝」,科舉及第者為「桂客」及「桂枝郎」。因此,傳統祈求富貴吉祥、多子多福及登科高中,桂花酒必定是宴客杯中物。

  要品嚐陳年佳釀桂花酒,背後釀造方法又是怎樣呢?

  原來,採集得來的桂花,首先要挑出枝葉及雜質,擺放於陰涼地方風乾一晚,然後加入白糖,大概比例是10斤桂花配4斤白糖。所有材料放入酒缸,發酵兩至三天便形成桂花露,然後加入40度至50度的陳釀,桂花與酒的比例為1:10,最後密封發酵,大概一年後,醇厚的桂花酒就釀造完成了。

  延伸閲讀:【中秋飲食】玩轉傳統!博物館文創月餅掀國潮熱

桂花美食五花八門 桂花鴨馳名南京

  對於不好杯中物的朋友來說,其他桂花酒入饌美食也是不錯的選擇。

  其中南京著名特產桂花鴨,迄今已有逾千年歷史,更因南京有「金陵」別稱,因此也稱「金陵鹽水鴨」。炮製桂花鴨的重頭戲,在於蒸鴨時灌入一小杯桂花酒入鴨肚,使鴨味增加清香,而鴨皮白肉嫩及肥而不腻,也是桂花鴨的特色之一。

當代中國-中國美食-百味中國-中秋美食-中秋桂花酒-桂花酒-02
桂花鴨中鮮嫩鹹香的鴨肉,配上香氣清新典雅的桂花,能適當地中和掉鴨肉脂肪的油膩感,是絕佳的搭配。(網上圖片)

  喜歡吃甜品的朋友,對桂花糕及桂花酒釀丸子一定不會陌生。

  桂花糕原料包括糯米粉、糖及蜜桂花,做法簡單,但美味爽口。加上可加入杞子及芝麻等配料,種類多樣化,滿足「甜品控」對味道的各種需求,亦是中國特色傳統小吃。

  延伸閲讀:吃一碗清甜爽滑的冰粉 細味川菜經典夏日甜品

   另外,桂花酒釀丸子是江南地區比較流行的小吃,軟糯的糯米丸子,配上香甜枸杞和酒釀,再以清香的桂花點綴,具有滋陰養顏及益氣生津的功效。由於酒釀沒有經過提純,酒精度數很低,所以不用擔心會醉酒。

當代中國-中國美食-百味中國-中秋美食-中秋桂花酒-桂花酒-03
桂花酒釀丸子雖然加入了酒糟但吃起來的酒味卻不濃烈,沒有苦澀的味道,每吃一口都是軟糯的口感,搭配桂花的清香,讓人吃着齒頰留香。(網上圖片)

   介紹了多款桂花酒和桂花美食,你喜歡哪一款呢?

嫦娥奔月

中秋節|中秋趣談 嫦娥奔月為了離婚? 月餅起義造就明朝崛起?

2022-09-08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相關每周主題

中秋美食|中秋節喝桂花酒典故 寓意富貴高中狀元

2021-09-15

中秋美食|玩轉傳統!博物館文創月餅掀國潮熱

2021-09-13
2:28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一小時生活圈-中秋舞火狗cover

【灣區中秋】不只舞火龍!增城和瑤族舞火狗 驅走瘟疫的中秋節慶

2021-09-07

中秋習俗|今年你賞燈了嗎?

2021-09-14

中秋美食|中國傳統月餅千奇百趣 鹹甜酥軟樣樣有

2021-09-06

中秋習俗|最好玩的活動 猜燈謎源於朝堂進諫?

2021-09-16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一小時生活圈-中秋田螺cover

【灣區中秋】月餅以外 三大中秋傳統美食都與廣東話有關

2021-09-12

中秋美食|中秋節喝桂花酒典故 寓意富貴高中狀元

2021-09-15

中秋美食|玩轉傳統!博物館文創月餅掀國潮熱

2021-09-13
2:28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一小時生活圈-中秋舞火狗cover

【灣區中秋】不只舞火龍!增城和瑤族舞火狗 驅走瘟疫的中秋節慶

2021-09-07

中秋習俗|今年你賞燈了嗎?

2021-09-14

中秋美食|中國傳統月餅千奇百趣 鹹甜酥軟樣樣有

2021-09-06

中秋習俗|最好玩的活動 猜燈謎源於朝堂進諫?

2021-09-16

百味中國

藕粉

哪吒2|重塑哪吒肉身為何用藕粉?哪裏的藕粉最好吃?

2025-02-26

旅遊風物

雲南環線列車

坐環線列車穿越大美雲南 3大主題景點玩法推薦

2025-05-01

影視時尚

溫馨母親節片單|4部感人電影 與媽媽共度暖心時光

2025-05-04

百味中國

藕粉

哪吒2|重塑哪吒肉身為何用藕粉?哪裏的藕粉最好吃?

2025-02-26

旅遊風物

雲南環線列車

坐環線列車穿越大美雲南 3大主題景點玩法推薦

2025-05-01

影視時尚

溫馨母親節片單|4部感人電影 與媽媽共度暖心時光

2025-05-04

百味中國

藕粉

哪吒2|重塑哪吒肉身為何用藕粉?哪裏的藕粉最好吃?

2025-02-26

旅遊風物

雲南環線列車

坐環線列車穿越大美雲南 3大主題景點玩法推薦

2025-05-01

影視時尚

溫馨母親節片單|4部感人電影 與媽媽共度暖心時光

2025-05-04
編輯推薦

金像獎2025|劉青雲四奪影帝 《九龍城寨》橫掃9獎成最大贏家

2025-04-28
大阪世博中國館

大阪世博|四川率先辦活動周 重點展陳三星堆及大熊貓|走進中國館

2025-04-23

高鐵話你知之五|坐高鐵不想被噪音騷擾?有靜音車廂

2024-03-11

高鐵話你知之六|高鐵為何很少「通宵車」?

2025-01-24

高鐵話你知之七|每天第一班高鐵為何不載客?

2025-02-05

高鐵話你知之一|列車座位為甚麼沒有E?

2023-12-04

高鐵話你知之二|買了無座票=全程站?「三色燈密碼」幫你找空位

2023-12-26

高鐵話你知之三|高鐵月台「彩色地標」要怎樣看?

2024-01-03

高鐵話你知之四|高鐵為何沒有安全帶?

2024-01-22

高鐵話你知之五|坐高鐵不想被噪音騷擾?有靜音車廂

2024-03-11

高鐵話你知之六|高鐵為何很少「通宵車」?

2025-01-24

高鐵話你知之七|每天第一班高鐵為何不載客?

2025-02-05

高鐵話你知之一|列車座位為甚麼沒有E?

2023-12-04

高鐵話你知之二|買了無座票=全程站?「三色燈密碼」幫你找空位

2023-12-26

高鐵話你知之三|高鐵月台「彩色地標」要怎樣看?

2024-01-03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一條問題分高下

2025-05-02
2008年5月8日
北京奧運聖火珠穆朗瑪峰頂峰

北京奧運聖火珠穆朗瑪峰頂峰點燃傳遞

蛙是朵趙冷

  「從未怨過命,一生都打拼。蛙是朵趙冷!」這是電視劇《我來自潮州》主題曲的歌詞,最後一句:「蛙是朵趙冷」,是用潮州話唱出,即「我是潮州郎」。

  資料顯示,在香港的潮州人約有70至80萬人,一些潮州富豪如李嘉誠白手興家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蛙是朵趙冷」(我是潮州人)、「架己冷」(自己人)等潮州話,大家都可能略有所聞。

  《我來自潮州》這套電視劇,也是以當時亞洲電視主席林百欣的生平做藍本。林百欣原籍廣東省潮陽縣,以製衣業起家,後來涉足地...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